
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治疗铅中毒的研究概况.doc
4页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治疗铅中毒的研究概况 1965年我国首先报告了二巯基丁二酸钠(Na-DS)治疗铅中毒后,相继在日本、苏联、美国也开场使用但是,Na-DS在空气中不稳定,需要装在安部瓦内供静脉注射,不太方便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新亚制药厂制成口服二巯基丁二酸(DSA)胶囊,远较钠盐稳定经毒理学和药理研究对多种金属如铅、锡、铜、锑、锶、铊等有促排作用,其效果不亚于Na-DS,而且具有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优点我们于1985年12月试用临床并开展系列研究现将上述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一、DSA治疗慢性铅中毒疗效[1,2] 根据对100例慢性铅中毒、63例铅吸收患者治疗结果显示,二巯基丁二酸(DSA)有明显驱铅作用,表现为尿排铅量增加,血铅降低,平均最高排铅量为9.249μl/d,为治疗前的17倍血铅于第二疗程后降至正常程度同时能恢复和改善铅中毒所致的异常生化指标,使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活力恢复,尿α-乳白蛋白(ALA)于第一疗程完毕后已恢复正常,使血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和血锌原卟啉(ZPP)程度下降临床病症如头昏、乏力、便秘、关节酸痛等病症大局部消失或明显好转 二、DSA治疗铅绞痛疗效[3,4] 共治疗4例铅绞痛患者,其疗效非常显著,2d内腹绞痛明显缓解,1周内消失,1月左右可痊愈出院。
18h内口服DSA4.0g,驱铅量达43.97μl/d(9.02g/d) 三、DSA门诊治疗铅中毒疗效[5] 曾有人认为铅中毒患者脱离工作环境可以自行排铅,无需治疗但是我们在一个蓄电池厂对62名铅中毒患者随机分DSA治疗组(49人)和对照组(13人,用抚慰剂)同时在厂内以一样疗程进展治疗比照,用药方法:DSA1.5g/d,分3次口服,隔日用药,服药期间在家休息,共21d,总量15g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第一天尿铅排出量增加,为治疗前12倍,治疗完毕后尿铅将至正常程度,而对照组服用抚慰剂方法同治疗组,21d后尿铅仍维持原程度由此,可得到以下结论:(1)铅中毒短期脱离工作环境并不能使尿铅排出量增加,必须作驱铅治疗方能治愈2)DSA门诊治疗铅中毒,疗效肯定,用药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 四、DSA与Na-DS驱铅效果比拟[4,6] 1.铅绞痛驱铅治疗比拟:口服DSA治疗3例铅绞痛,第1天(24h)最高排铅量为18.18~37.93μl/d(3.731~7.782g/d),尿Pb恢复正常时间为18~31d尿P和ALA为1~2周而针剂Na-DS治疗3例铅绞痛,第1天(24h)最高排铅量20.90~66.13μl/d(4.288~13.566g/d),尿Pb恢复正常时间19~38d,尿P和ALA为1~2周。
可见两种剂型的排铅量及改善其生化指标的效果相似 2.慢性铅中毒驱铅治疗比拟:DSA与Na-DS驱铅效果比拟显示,DSA驱铅效果略逊于Na-DS,但后者也能到达治愈慢性铅中毒的效果,而且使用方便,病人乐于承受,便于门诊推广应用 五、DSA治疗铅中毒最适方案的选择[7,8] 慢性铅中毒治疗最适方案:用DSA1.0、1.5、2.0g3种不同剂量,对慢性铅中毒患者进展驱铅(每组22人)结果显示,治疗前组间均方0.0106,组内0.0057,F=1.8469,P>0.05;治疗后组间均方0.9480,组内0.7142,F=1.3274,P>0.05由此可见,应用DSA1.0、1.5、2.0g3个不同剂量其排铅量非常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即用DSA1.0g就能到达用1.5g和2.0g的排铅效果根据19例慢性铅中毒患者DSA排铅规律,尿排铅顶峰在6h6h内累计排铅量占24h排铅量的52.91%;9h累计排铅量占69.33%;12h累计排铅量占81.67%;后12h排铅量仅占18.33%综合这些规律,DSA治疗慢性铅中毒用药间隔时间为12h,以发挥其最大的排铅作用 综上所述,提出DSA治疗慢性铅中毒的最适方案为:DSA0.5g,每12h一次,连用3d,停药4d为一疗程。
铅绞痛治疗的最适方案为:DSA每3~6h一次,每次0.5~1.0g,至铅绞痛缓解后,改为治疗慢性铅中毒方案 六、DSA毒副反响的观察[9-12] 1.不良反响:对114例进展系统观察,表现为上中腹胀痛、口中异味、恶心,占14.18%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2.药疹反响:114例发生药疹5例(占4.96%),表现为口唇周围、面颈部,随后蔓延至全身,呈红丘疹,严重时可交融成片状,瘙痒,体温升高,其中1例发生类休克样反响,经停用DSa,服用抗组织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即可消退 3.微量金属排泄:在每个病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的治疗日均搜集24h尿进展Zn、u、g、n等元素含量的分析,以观察DSA的促排作用结果显示,Zn为治疗前1.56倍,u、g、n与治疗前比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DSA对微量元素的促排是细微的 4.实验室检查:服药前、后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肝脾B超和心电图,均未见异常变化仅1998年发现1例口服DSA14g后,血总胆红素24.5μl/L,直接胆红素7.0μl/L,ALP148U,ALT589U/L,停药后,上述指标1月余即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DSA能明显促进尿铅排泄,使血铅下降,改善生化指标变化和临床病症其毒性低,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平安,目前已在全国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倪为民,冯玉妹,许建文,等.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治疗铅中毒研究.职业医学,1989,16(5):12-14. [2]倪为民.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治疗铅中毒的临床研究.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88,1:10-12. [3]倪为民,梅玲,许建文.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治愈铅绞痛一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2,10:301-302. [4]冯玉妹,倪为民.口服二巯基丁二酸胶囊与二巯基丁二酸钠治疗铅绞痛比拟.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15:310. [5]杨水莲,倪为民,曹通,等.口服二巯基丁二酸门诊治疗铅中毒的讨论.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307. [6]郭棣华,倪为民.二巯基丁二酸针剂与胶囊驱铅效果的比拟.职业医学,1998,25(4):36-37. [7]倪为民,冯玉妹,许建文,等.不同剂量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排铅效果比拟分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304-305. [8]倪为民,许建文,冯玉妹,等.二巯基丁二酸排铅规律的研究.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298-299. [9]徐明之,倪为民.不同性别口服二巯基丁二酸驱铅治疗副作用分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238-239. [10]徐明之,倪为民,周蓓颖.女工口服二巯基丁二酸驱铅治疗易患药疹.职业医学,1996,23(3):30. [11]杨水莲,倪为民.口服二巯基丁二酸引起类休克反响一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47-48. [12]徐明之,邢文,杨水莲,等.二巯基丁二酸致肝功能损伤一例.劳动医学,1998,15: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