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职业噪声暴露调查及噪声暴露标准限值探讨.doc
6页我国职业噪声暴露调查及噪声暴露标准限值探讨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and discussion of criteria limit levels of noise exposure in China宋瑞祥 李孝宽 朱亦丹 王世强 姚 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54)[摘要]: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就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2007 年 7~10 月调查人员对我国典型行业典型企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涉及了 3 个行业(纺织行业、建材行业、机械加工)中的 10 个企业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3 个行业中噪声暴露情况严重深入研究分析了国外职业噪声暴露标准体系,对职业噪声暴露限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对国内噪声暴露调查和国外标准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应该建立在 85dB(A)的基础之上,并提出了具体噪声暴露限值[关键字 ]:职业噪声;噪声暴露;噪声暴露标准;暴露限值 1.1 引言在工业企业作业环境中,噪声普遍存在据统计,世界范围内职业噪声暴露的人数约为4∼5 亿,美国有 3000 万工人在超标噪声环境下工作,欧洲这个数字同样是 3000 万人 [1]。
如果噪声暴露限值为 85dB(A),保守估计我国超标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不会低于美国和欧洲的暴露人群目前,职业噪声已经成为最广泛的职业危害之一在高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工作,除了造成工人的听力损失外,还会对工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噪声对报警信号的掩蔽,还是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1.2 我国噪声暴露调查2007 年 7 月到 2007 年 10 月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调查人员对湖北、重庆、安徽、河北、江苏 5 个省市进行了从业人员噪声暴露调查调查涉及了汽车加工制造、建筑材料、纺织 3 个行业;共涉及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 5 个企业性质的 10 个企业;调查涉及从业人员近 10 万人测量仪器采用丹麦产 B&K4436 型噪声剂量仪和国产爱华 AWA5610P 型积分声级计;测量方法 [2、 3]参照 ISO 9612-1997《声学-暴露在工作场中的噪声的测量和评定导则》(Acoustics - Guideline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noise in a working environment)。
调查结果见表 1~3表 1 纺织行业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工序 车间数 测量人数 总人数 群体暴露值 (dB )清花 2 16 89.8~90.7梳棉 2 16 85.2~90.7精梳 2 16 82.8~88.5粗纱 2 16 88.1~88.1前纺细纱 2 16244891.7~94.8槽桶 2 16 81.2~91.2整经 2 12 79.9~87.5浆纱 2 16 78.8~84.7后纺穿经 2 12155179.0~86.3有梭织机 2 16 98.8~100.6织造 无梭织机 2 16 2159 97.6~101.9表 2 机械行业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操作作业 车间数 测量人数 总人数 群体暴露值 (dB )机械加工 28 309 5150 84.6~91.6冲压 4 32 454 95.9~97.6铸造 4 32 320 93.2~104.3组装 3 29 480 83.6~86.6表 3 建材行业某水泥厂群体噪声暴露调查表工序 测量人数 总人数 群体暴露值(dB)生料配料 8 84 81.0生料磨 8 72 84.6石灰石破碎 8 78 93.6生料车间黏化破碎 8 67 82.5煤房 8 48 79.1窑尾厂房 13 114 84.7烧成车间窑尾空压机房 8 36 86.2石膏破碎 8 57 80.3水泥磨 8 60 88.0水泥包装 13 109 83.5制成车间联合泵站 8 48 82.4从表 1~3 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纺织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建材行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严重,尤其是纺织行业中的织造和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冲压和铸造,且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巨大,相关调查显示:截止到 2007 年 5 月,纺织行业从业人员已逾千万;机械制造行业中仅汽车零部件及发动机制造的从业人员就达到了 122 万人。
由此,我国职业噪声暴露问题可见一斑1.3 噪声暴露限值探讨1.3.1 各国噪声暴露标准值表 4 各国噪声暴露标准值 [4]国 家 8 小时暴露限值(dBA) 交换率 (dBA) 最大值限值或峰值噪声 暴露限值 工程控制阈值(dBA) 听力保护阈值(dBA)阿根廷 90 3 110dBA 90 85澳大利亚 85 3 140dBC 85 85巴西(1992) 85 5 115dBA 130dB(线性) 90 85加拿大(1990) 87 3 140dBC 87 84智利 85 5 115dBA 140dB(线性)芬兰(1982) 85 3 90法国(1990) 85 3 135dBC 90 85德国(1990) 85 3 140dBC 90 85匈牙利 85 3 125dBA 140dBC 90印度(1989) 90 3 140dB(线性 )以色列(1984) 85 5 115dBA 140dBC意大利(1990) 85 3 140dBC 90 85荷兰 (1987)* 80 3 140dB(线性 ) 90 80新西兰(1981) 85 3 140dB(线性 ) 85 85挪威(1982) 85 3 110dBA 80西班牙(1989)* 85 3 140dB(线性 ) 90 80瑞典 (1992)* 85 3 115dBA 140dB(线性) 90 80英国(1989) 85 3 140dBC 90 85美国(1983) 90 5 115dBA 140dBC 90 85乌拉圭 90 3 110dBA*该国家现实行 86/188/EEC 标准1.3.2 暴露限值噪声暴露限值是指额定 8 小时工作日规格化噪声暴露级。
从表 4 可以看出,除了瑞典、加拿大噪声暴露限值分别为 80dB(A)和 87dB(A)外,其他国家都是 85dB(A)或 90dB(A)一直以来85 dB(A)和 90 dB(A)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听力保护的最基本目标是保证从业人员在常规日常生活环境中,听觉器官具有听到并理解日常语言交流的听觉能力,也就是说保护从业人员在语频段听力不受损失一般来讲,代表语频段的频率为 0.5 kHz、1 kHz 和 2kHz,也就是用这三个频点听阈的算术平均值来表征语频段听力是否损失(大于 25dB 为损失)根据 ISO-1999 标准 [5、6] ,3kHz 应作为听力损失频率考虑在内,也就是说 3kHz 应该作为听力损失的保护频率参与听力损失平均阈值的计算,对于这一点,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达成共识,但在执行上还存在差异美国环境保护署在 1974 年提出,日噪声暴露级控制在 75dB(A)是保证公众不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NIPTS)的安全值相关文献分析显示,80dB(A) 的噪声对高频听力影响不是很大,当噪声值超过 85dB(A)时高频段的听阈增幅较快,这表明噪声对高频段听力的损伤是在 85dB(A)上下开始作用的;85dB(A) 噪声有出现语频听力损伤的危险性,这种危险与接触噪声时间长短(工龄长短)及个体敏感程度存在正相关性。
表 5~6 给出的 ISO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噪声暴露在90dB(A)超过 40 年的人群,在 500、1k、2kHz 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和噪声暴露在 85 dB(A)下人群在 500、1k、2k、3kHz 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相等都为 2dB,对于噪声暴露在 90dB(A)超过 40 年的人群,在 500、1k、2kHz、3kHz 频率上的平均听力损失量为 4.5dB表 5 暴露在 85dB 下工作 40 年后永久性噪声听力损失(NIPTS )值暴露时间(y)10 20 40分位数频率(Hz )0.9 0.5 0.1 0.9 0.5 0.1 0.9 0.5 0.1500 0 0 0 0 0 0 0 0 01000 0 0 0 0 0 0 0 0 02000 0 1 1 1 1 2 1 2 23000 2 3 5 3 4 6 3 5 74000 3 5 7 4 6 8 5 7 96000 1 3 4 2 3 5 2 4 6表 6 暴露在 90dB 下工作 40 年后永久性噪声听力损失(NIPTS )值暴露时间(y)频率(Hz ) 10 20 40分位数0.9 0.5 0.1 0.9 0.5 0.1 0.9 0.5 0.1500 0 0 0 0 0 0 0 0 01000 0 0 0 0 0 0 0 0 02000 0 2 6 2 4 8 4 6 123000 4 8 13 7 10 16 9 12 184000 7 11 15 9 13 18 11 15 206000 3 7 12 4 8 14 6 10 161.3.3 交换率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各国的噪声暴露标准、规范中普遍采用 3dB 作为交换率,只有美国、巴西等几个国家采用了 5dB 原则。
采用 5dB 作为交换率是遵循的等效应原则,3dB 作为交换率则是遵循的等能量原则目前国际社会认为 5dB 等效应原则缺乏理论基础这是因为:①暂时性听力损失(TTS)和永久性听力损失(PTS)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②动物实验表明:虽然间歇性噪声理论上存在听力恢复,但是对工业噪声而言这种恢复是有限的,几乎可忽略的;③从数学的角度讲,3dB 原则更严谨 , 5dB 原则不适合向上的外延;④ 等效应原则中暴露在 115dB 噪声环境中允许工作 15min,这很可能引起过量的 TTS;⑤3000Hz 作为保护对象,3dB 原则更合理,因为引起同样的 TTS 较高频率更敏感1.3.4 峰值噪声限值峰值噪声限值是针对冲击噪声设定的听力保护限值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采用 C 计权140dB 作为峰值噪声限值冲击噪声和非冲击噪声共同遵守日噪声暴露限值这样可以避免用日噪声冲击次数进行评价时,冲击噪声持续时间不同带来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冲击噪声和非冲击噪声分开考虑导致的协同作用被忽视的问题,同时使噪声测量变得简便易行 C 计权的采用与不计权相比:一方面弱化了低频和高频噪声,使峰值噪声限值更真实的拟和人耳的听觉曲线,另一方面使冲击噪声测量过程中复现性更好。
1.4 我国噪声暴露标准在对国内噪声暴露调查和国外标准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我国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应该建立在 85dB(A)的基础之上,具体限值如表 7 所示表 7 噪声暴露标准限值表噪声暴露指标 噪声暴露标准限值dB(A) 允许时间85 8h88 4h91 2h94 1h97 1/2h100 1/4h103 1/8h106 1/16h109 1/32h112 1/64h暴露限值115 1/128h交换率 3dB,即暴露时间减半允许增加 3dB最高限值 115dB(A) 峰值限值 140dB(C)1.5 结论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典型行业从业人员噪声暴露的调查,发现我国职业噪声问题严重目前,噪声性耳聋已成为我国最广泛存在的职业病之一职业噪声的危害已受到社会多方关注,职业噪声暴露标准的出台是保障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远离噪声性耳聋的基础职业噪声暴露标准限值从我国的调查结果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85dB(A)是最大限度保护从业人员的可行限值[参考文献 ]:[1] ukka P.strarck ,Industrial hearing loss,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hth,2003[2] ISO 9612-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