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共享).doc
9页浅谈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镇江市学习中心蒋亚敏摘要: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山水诗的成就最高他的山水诗以高度的意境、旷远、宁静、和谐 的情调,展示岀各种美和韵味,使我们沉醉其间,忘却累世俗念诗人以山水m园为审美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出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 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王诗不仅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的情思,又渗透了深刻的禅思体悟, 因而达到了一种心境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纯美境界在他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明精致的 画面,又有飘渺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在文中,笔者试探究其山 水诗的意境美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意境美“意境” 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Z境,所观Z理也 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 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牛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 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从美学 的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 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
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王维, 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凭借其多才多艺,以及独特的禅悟之路,创作出一首首 富有空寂诗境的山水诗,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萸定了他的古代自然山水诗的巨 星地位那么,王维的山水诗的意境美体现在什么方面,笔者认为正是王维山水诗中 流溢而出的禅趣美、音乐美和诗画美使摩诘Z诗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给我们带来了 耳门一新的审美体验和深刻审美启示,因而,具有一种深层的审美意蕴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诗意境美意境是山水诗的灵魂诗人描绘自然景物,H的就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我们 在王维山水诗中所看到的,是诗人对口然生命的亲切感综观二十世纪关于王维山水 诗研究的诸多成果,可以发现它们又主要是围绕〃诗中有画〃、〃山水诗中的禅意〃等问 题展开讨论的诗中有画,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在述及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吋,也常在引用苏 轼的〃诗中有画〃这一评语后稍加阐释如苏雪林的《唐诗概论》就认为,王维〃本是 一个画家,所以能以恬静而鲜明的笔调摄取口然真相〃,〃而且他的小诗善能捉住一瞬 间的印象而清澈生动的表现出来〃,如《鹿柴》、《木兰柴》、《北烷》,“写光线变动与 西洋画之印象主义相似〃,〃我们竟可以说他是中国诗里的印象派〃。
陈贻嫌在《论王 维的诗》一文中也说:“的确,王维的许多山水[□园诗写得很美绚丽的色彩,幽美 的境界,真象图画一样,能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官感受张明非的《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从另外的角度对Z加以讨论:自晋宋到唐, 三百年间,有成就的山水诗人不独王维一家他们的诗各具特色,但大都鲜明如画 然而,本来可以用來概括他们共性的〃诗中有画〃,却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特征这是为 什么呢?她认为这是因为王维在这方面有高人一筹的独到之处:即在于追求一种含 蓄、淡雅、空灵、形神俱似的最高境界,充分发挥诗歌表情达意的特长,以表现画面 难于表现的内容,将诗歌和绘画艺术融汇贯通,使诗情画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血不 只是〃以画入诗〃而在意境创造方而,不只力求每一首诗写得有意境,而且以他的许 多诗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意境,即幽美怡静的境界葛晓音在《王维•神韵说•南宗画》一文中探讨王维山水诗与绘画之关系吋,更 是提出了一些十分独到的观点她认为,王维的诗画堪称盛唐艺术的代表,但他的造 诣和成就并不限于明清人所标榜的虚和、萧散、简约、淡远的风格和意境从现存唐 宋人观王维图的记载看,王维的画是非常注意写实的同样,他在山水田园诗小,〃 既注重对景物的精确描绘,又善于融入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创造优美的意境,其 中一部分风格近似于北宗画的精工和雄伟。
"王维诗的意境正是凭着-•个诗人兼画家 对自然美的特殊敏感,通过辩证地处理形的虚实、主次、繁简等关系构成的,而不是 舍形求意的结果"王维诗常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表现深长的含意,并不如明清人所 说來自天籁,不用人巧〃所以,此文不但是对明清人关于王维诗画评论的综合检讨, 也是对近现代学者多强调王维山水诗淡远、空灵的意境的一个纠偏如袁行需在《王维的禅意和画意》一文中就认为,王维的〃诗中有画〃是因为他 虽用语言为媒介,却突破了这种媒介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在读 者头脑小唤起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具体地 说,他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部分,抓住其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 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表现,并且总是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吋,还把绘画〃经营位置〃的技巧, 运用到诗歌中来,特别注意所描写的景物之间的关联,善于处理画面虚实的布置,以 达到〃诗中有画〃还有些学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如余庆 华的《王维诗中的色彩》、文达三的《试论王维诗歌的绘画形式美》、陶文鹏的《传天 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谈王维创作感觉意象的艺术》、金学智的《王维诗小的绘画 美》、寇养厚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一一论王维诗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益军的《诗 家妙思画师巧构一一王维诗歌的结构艺术》、毕宝魁的《论王维诗中的〃画境“》、张 浩逊的《关于王维诗歌〃绘画美〃的三个问题》、赵玉桢的《试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 主体内涵》、翟振业的《王维山水诗与电影表现艺术》等。
其中,余庆华文认为,王维在诗中描写客观世界的吋候,常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事 物,发现和研究在不同的吋间、环境、条件下,客观对象的某种色彩与人的某种情绪 的联系,并利用色彩能刺激人,人对色彩有心理反映的特点,在诗中把客观物象的色 彩人性化,情感化,通过恰半的描绘物彖的色彩来済染情绪,抒发情感,烘托意境, 产生以景动情的艺术效果用动化、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感情,把色 彩同声、态组合进行描写,便是王维诗中运用色彩的特点文达三不同意前此有关〃诗中有画〃的某些界说,认为王维诗歌的特色主要表现 在:一、他的诗同他的画一样,常常表现出一种清幽静穆、缥缈空灵的境界,就思想 情感的基本表达方式而言,他善于发现和捕捉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的契合点,从而托 物以寓情,立象以尽意,以再现为表现;二、他善于将色彩、线条、构图等本来属于 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面地融汇入诗,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三、 他的〃诗中画〃的色彩、线条、构图,具有和对独立于描绘对象的形式美,这些形式本 身能够引起特定的心理反应、审美体验,具有表情的功能,不仅仅是忠实再现客观对 象的手段而已陶文鹏前文着重探讨了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他指出王维在山水诗创作 中,是同吋以诗人的灵心、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
他把 音响的描写半作为自然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 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他对自然音响的素材能严格地选择、提 炼,能融情入声,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音响和景色和谐交流,使他的〃有声画〃显出 鲜明特色其后文则指出,王维在表现姿态万千的自然美吋,诗人既能在总体上收摄 和概括雄伟壮阔的山水景色,又能细致入微地刻划各种自然事物,笔下的自然意象, 有雄壮之美,也有精微之趣以广摄与细取互相渗透、补充而构成的意象,粗中有细, 小中见大,方Z于绘画,可以说是融写意的疏体与工笔的密体于一幅之中在王维诗 中,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音响往往是有机配合、水乳交融的i个个有声有色的 意象、一幅幅配着音响的图画使读者耳H—新二、镜花雪月——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王维在安史之乱之前,一方面对当吋的官场感到庆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乂恋 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随着 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乱军攻陷长安, 王维为叛军所获,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吋,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 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
官职虽不断升迁,但因有失节之 嫌,王维已经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乃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晚年归隐蓝田辎 川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Z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 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 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大自然的山水之美,确具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涤 污去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城市的纷扰,产生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 这种山水情怀和隐逸情结对于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必要因为只有甘于寂寞,才能对 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 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王维独特的人生经历影响到他 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并在寂寞自守之中将独往独来的隐逸生活写得很美如在《酬张 少府》中他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无心于世事而归隐山林,与松风山月为伴, 不仅没有丝毫不堪孤独之感,反而流露出自得和闲适的心绪,因他所欣赏的正是人在 寂寞吋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所以在他的心态里,有一种能够脱情 志于俗谛桎梏的义蕴;其心无滞碍、天机清妙的精神境界,比前人单纯心系归隐的山 林歌咏要高一个层次,因而具有更为丰富和新鲜的思想文化蕴涵。
王维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心态逐渐高远离俗,隐逸情怀愈加浓重,因而他的诗作也创 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空灵明秀的诗境,这就使他的诗与大诗人李白、杜甫、自居易等 人创作的诗有很大的不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多侧重于描绘现实民生,具有政 治教化作用,因而常带有很浓的功利色彩;而王维的诗作却似乎仅仅只是纯粹的景物 画,功利色彩儿乎淡得看不见虽然教化作用不大,但其纯粹的美感还是充满了审美 意义另外,他的诗作又常常深含禅理,启人心智,因而依然被誉为上乘Z作 王维诗中镜花水月般空灵意境的创造,除了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他 独特的才艺气质密不可分王维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还精通音乐,擅长 绘画,因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往往是以诗人的气质入诗,以画家的气质入诗正是 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他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而意味隽永如像王维的《消川出家》 一诗,诗人不事雕琢,以口描的艺术手法,生动细致地描摹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农 家晚归图然而诗人的意图又不仅仅在于描摹生活画卷,诗歌尾句卒章显志:“即此 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从而揭示出诗旨所在贯穿全诗的核心都只在于一个“归” 字前文写了众多的“归“,其实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来反衬自己欲归不能和 沉浮于官场的苦闷与无奈。
诗作通过对乡村黃昏特有风光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厌倦官 场,志在隐逸的情怀,体现出王维身上浓厚的诗人气质由于他对然的观察极为细 致,感受非常敏感,因血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 富的色彩层次感像《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是王维描写江南 风景的名句日落昏暗更显得江湖之白色;潮来铺天,好像天地也弥漫潮水之青 色这既是色彩的相衬,乂是色彩的相生《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 青松“运用了条件色的作用,以暖色调的口色与冷色调的青松相衬,更显出寒冷的追 求而《终南山》>1<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通过不断变化、时高时低、时近 吋远等不同角度的观察,创作出迷离淡远、烟云变灭,如水墨晕染画般的意境这些 无一不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例证,其组诗《網川集》更是其有力佐证他以他画家 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三、禅趣之美——王维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