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其他的名言名句4200字.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104442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19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其他的名言名句4200字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陈亮(宋)尹明善谈用人观:八分人才 九分使用 十分待遇厚德育人,实践成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其才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震》:“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名人名言—人才●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暮气沉沉的人强——列宁(苏)●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斯大林(苏)●一个文明的真正考验不在于人口的多寡,也不在于城市的大小,更不是粮食的产量——这一切都不是,而是这个国家所培育出来的人才——爱默生(美)●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吕氏春秋·不苟轮·赞能》(战国)●得士者强,失士则亡——东方朔(汉)●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司马迁(汉)●智士者,国之器——刘向(汉)●黄金累千,不如一贤——杨泉(晋)●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范仲淹(宋)●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苏轼(宋)●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明)●贤才,国之宝也——朱元璋(明)●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余继登(明)●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罗贯中(明)●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汤斌(清)●对于某些人才,必须允许他们各有千秋——歌德(德)●把大师们的绘画胡乱地堆在博物馆里是一种灾难;一百个杰出的才智之士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荣格(瑞士)●一群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人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对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戴维·科恩(美)●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 ——杜拉克(美)●吞周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战国)●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淮南子·主术训》(汉)●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刘向(汉)●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乃在槛阱之中,摇尾而乞食——班固(汉)●贤愚在心,不在贵贱——王符(汉)●鸾凤食粒于庭,则受辱于鸡鹜也——葛洪(晋)●神龙失势,与蚯蚓同——范晔(南朝·宋)●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唐)●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张商英(宋)●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吴承恩(明)●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翟灏(清)●一个人无论禀有着什么奇才异能,倘然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也只有在把才能发展出去以后所博得的赞美声中,才可以认识他本身的价值。

      ——莎士比亚(英)●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尚书·洪范》●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无车马,则无所见其能——韩婴(汉)●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东方朔(汉)●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汉)●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李延寿(唐)●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唐)●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但恨人不能尽用天下之才,此其不能大治——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宋)●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陈亮(宋)●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只有才,用之而后见 ——余继登(明)●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中)●人才问题,并不取决于每个人有多大的能力,而取决于能否把他们组成一个集体,能否以总体的力量来取胜——德田虎雄(日)●对人用六成力,对工作用四成力,应可获得最佳的结果——田山芳雄(日)●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大禹谟》●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孔子(春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战国)●用人不以私害公——刘向(汉)●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桓宽(汉)●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汉)●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受叙,无隔疏贱——吴兢(唐)●任贤勿猜,可以兴矣——《旧唐书·魏徵转》●拱默取容,以徇一身之利者,亦当罢而去之——包拯(宋)●取士之方, 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欧阳修(宋)●宁可限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欧阳修(宋)●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是至公——黄庭坚(宋)●忠贤既用,奸邪自息——胡居仁(明)●宽收严试,久任超迁此八字,用人之良法——陆世仪(清)●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墨子·尚贤上》(战国)●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况(战国)●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刘禹锡(唐)●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才——欧阳修(宋)●资格为用人之害——平步青(清)●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邓小平(中)●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是一无是处——杜拉克(美)●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春秋)●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战国策·齐策三》●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班固(汉)●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葛洪(晋)●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葛洪(晋)●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范晔(南朝·宋)●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范晔(南朝·宋)●人各有能,因艺受任——范晔(南朝·宋)●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吴兢(唐)●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韩愈(唐)●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贵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陆贽(唐)●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才,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撙其贫贱 ——欧阳修(宋)●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司马光(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司马光(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司马光(宋)●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王安石(宋)●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

      ——吕坤(明)●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清)●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清)●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墨子·尚贤中》(战国)●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战国)●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战国)●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淮南子·主术训》(汉)●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葛洪(晋)●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范晔(南朝·宋)●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白居易(唐)●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白居易(唐)●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柳宗元(唐)●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司马光(宋)●用人不可不慎才不称事,事何以立——薛瑄(明)●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张居正(明)●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约里奥·居里(法)●如果一个有才能的人想迅速地幸运地发展起来,就需要有一种很昌盛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的教养在他那个民族里得到普及。

      ——歌德(德)●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必须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像园丁栽培心爱的果木一样——斯大林(苏)●出人才的部门,常常是工作多而人手少的地方——土光敏夫(日)●无论如何努力,若不能达成使人改变的目标,就说不上是在培养人才——富山芳雄(日)●发现并培养人们的长处,要求他们在所擅长的各自岗位上创造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工作效率,这就是培养得力合作者的秘诀——德田虎雄(日)●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宋)●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清)●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战国)●教羊牧兔,使鱼捕鼠,任非其人,费日无功——焦赣(汉)●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吴兢(唐)●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 ——陈子昂(唐)●用不才之士,才臣不来;赏无功之人,功臣不劝——王维(唐)●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韦嗣立《新唐书·韦思谦传》●危莫危于任疑——张商英(宋)●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罗贯中(明)●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

      ——魏源(清)●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鲁迅(当代)第二篇:常见名言名句大全(二)中国古代其他时代名言 2900字常见名言名句大全(二)中国古代其他时代名言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2、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唐书)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4、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旧唐书)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9、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1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11、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2、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刘濞)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4、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 1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17、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三国志)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