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隋唐时期.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77165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60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隋唐时期选 择 题(共 20小题)1.(2024东城区一模)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 相“会食于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实行集体议政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外重内轻局面改善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A.B.C.D.2.(2024安徽模拟)唐朝建立后,承袭东汉以来的旧制,以尚书令、仆 射(后改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合 称 为“八座”八座”不仅集体研究重大行政决策事务,还要制作“起请条”“商量状”以及皇帝临时交办的其它决策事务这表明,唐 代“八座”()A.一定程度限制了皇帝专制权力B.促使中央权力趋向分散C.成为制衡中书门下的重要力量D.是执掌朝廷政务的中枢3.(2024赣州一模)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4.(2024江西模拟)在唐代,“道”的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各地的资源,例如税收的绢帛和谷米,经过该道的转运使,转运至中央或指定的地区。

      据此可知,唐 代“道”的 设 置()A.丰富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B.促进了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利于强化政府的财政管控能力D.确保了税收稳定与财政统一5.(2024德州三模)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6.(2024贵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A.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B.门阀土族危及政府统治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D.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7.(2024湖北模拟)唐代翰林学士院源于“北门学士”(北门是皇宫的后门,入门便是禁中)翰林学士院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定的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就使收令传发的途径变为两途,形成双轨辅政制。

      这种现象反映T()A.中枢决策机制演变 B.国家行政权力分散C.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D.三省制度渐趋成熟8.(2024毕节市三模)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A.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B.说明唐王朝重视基层治理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9.(2024江苏三模)如表反映的是唐代对剑南道的治理,表中举措说明唐代()开元初年 唐朝在剑南道设置节度使,其战略任务为“西拒吐蕃、南抚蛮獴(南诏)”大历二年 唐朝将剑南道划分为剑南东川与剑南西川元和二年 唐宪宗以宰相武元衡为西川节度使,揭开了“文官治蜀”的序幕A.开发经营西南地区C.朝廷依赖藩镇势力B.减少地方行政层级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10.(2024邯郸模拟)南梁、北齐、隋文帝、隋炀帝时期门下省诸局情况表,由此可见,隋炀帝时()A.门下省的职能即将改变时间朝代门下省诸局502557南梁公车太官太医骅疆厩550557北齐主衣尚食尚药殿中斋帅领左右581604隋文帝御府尚食尚药殿内城门符玺604618隋炀帝符玺B.君主集权不断削弱C.中央行政机构趋于完备D.行政效率逐渐提升11.(2024重庆模拟)唐初规定,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其享有审议、驳正官员奏状的权力,对国家财政、御史弹奏状、六品以下官员或司法机构“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员的奏抄等,若认为不便施行,可以封驳奏还。

      这一 规 定()A.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使地方和中央的矛盾趋于缓和C.保障了唐代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局面12.(2024徐水区三模)唐朝前期政府的正赋为租庸调,另有户税和地税两种附加税,后期户税和地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加这种变化折射出()A.均田制逐渐瓦解 B.人身控制的强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社会矛盾的激化13.(2024张掖模拟)李 攸 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则在 日知录评论:“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B.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C.藩镇导致唐朝灭亡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14.(2024河南三模)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的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A.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B.利于延续唐王朝的封建统治C.促使征税标准发生根本转变D.以抑制藩镇割据为首要目的15.(2024酒泉三模)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

      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16.(2024济南模拟)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体现出两税 法()A.加强了人身控制 B.简化了税收名目C.缩小了征税范围 D.降低了赋税税率17.(2024河北模拟)唐初,中书省拟好命令送达门下省,常遇门下省反对,而被涂归封还如是则此道命令等于白费,即皇帝之“画敕”亦等于无效唐太宗时,军国大事,往往先由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定,然后再制敕下诏,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据此可知()A.唐朝初期皇帝权力处于三省控制之下B.唐太宗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C.三省六部的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D.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8.(2024广东模拟)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

      这一转变()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19.(2024泰安四模)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减弱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20.(2024长沙县校级模拟)唐太宗曾经想要征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当兵,魏征坚决不同意,四次拒绝在敕书上签字武则天当权时期,宰相刘祎之受诬告后拒认不经中书门下的皇帝敕书,结果被赐死这两则事例说明()A.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制度运行效果离不开特定政治环境C.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D.皇权相权之争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隋唐时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20小题)1.(2024东城区一模)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 相”会食于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实行集体议政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外重内轻局面改善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 材 料“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相 会食于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说明皇帝和三省长官集体议政,客观上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效率,正确,B 项正确;材料强调宰相与皇帝集体议政于政事堂,未涉及宰相权利扩大,错误;外重内轻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材料未涉及京官与外官的比较,错误,排除A、C、D 项故选:B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024安徽模拟)唐朝建立后,承袭东汉以来的旧制,以尚书令、仆 射(后改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合称为“八座”八座”不仅集体研究重大行政决策事务,还要制作“起请条”“商量状”以及皇帝临时交办的其它决策事务这表明,唐 代“八座”()A.一定程度限制了皇帝专制权力B.促使中央权力趋向分散C.成为制衡中书门下的重要力量D,是执掌朝廷政务的中枢【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代“八座”集体研究重大行政决策事务以及皇帝临时交办的其它决策事务,据此可看出,这是执掌朝廷政务的中枢,D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代“八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专制权力,排除A 项;材料没有中央权力趋向分散的相关信息,排除B 项;唐 代“八座”并不能制衡中书门下,排除C 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24赣州一模)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分析】本题考查了唐代的赋税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

      再联系所学知识,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了两税法,故 A 项正确;B.材料所述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没有涉及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故 B 项错误;C.材料强调安史之乱后土地、户籍、赋税制度的变化,而非强调地方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故 C项错误;D.唐朝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样实行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并未发生根本变革,故 D 项错误故选:Ao【点评】本题以唐代的赋税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024江西模拟)在唐代,“道”的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各地的资源,例如税收的绢帛和谷米,经过该道的转运使,转运至中央或指定的地区据此可知,唐 代“道”的 设 置()A.丰富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B.促进了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利于强化政府的财政管控能力D.确保了税收稳定与财政统一【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将各地的资源,例如税收的绢帛和谷米,经过该道的转运使,转运至中央或指定的地区”可知,唐 代“道”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C 项正确;唐 代“道”的设置与丰富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无关,排除A 项;材料将各地的资源从地方运走,不能促进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 项;材料强调的是唐代“道”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