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一.doc
3页新教材适用·北师大版数学中学导学案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主备人: 辅备人: 审批: , 二、探究新知前面几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如果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加法和减法我们该怎么办呢?1、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一、由于加法和减法统一为加法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加法运算.只要先把减法都化为加法,再按加法的法则来计算就可以了.注意,当式子全部转化为加法后,便可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来简化运算.如(—6)—(—7)+(—9)—(—3) =—6+7+(—9)+3 ——减法变加法 =—6+(—9)+7+3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15+10 =—5方法二、我们还可以将上述计算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6)—(—7)+(—9)—(—3)=—6+7—9+3=—15+10=—5这种形式是将加减混合运算化为加法运算,再将加号和括号都省去,只保留原来数的性质符号,即正负号,这种形式叫做“代数和”的形式.注意,这种形式中,正数前的“+”不能省略.“—6+7—9+3”可以读作“—6、+7、—9、+3的和”,也可以读作“—6加7减9加3”.由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方法二中的算法比方法一中的步骤更简洁,符号变少,更不容易犯错.练习:(—8)—(—3)+(+5)—(+9);课题2.6.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时1课时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1、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2、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流程 重难点重点:含有分数或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复习导学1、写出有理数加法法则2、写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注意什么?1.带有减法的式子直接进行交换、结合,并不表示减法有结合律、交换律,而是我们利用加法运算律,只是把带有加法的部分省略而已.如:-5-7+5① =(-5+5)-7④=0-7=-72.直接运用交换律时,需注意将这个数及数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例1 计算:.解:方法一、 = 将减法化成加法=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拓展延伸 例2、 计算(1); (2).解 (1) = ===.(2) = = =1.51、计算:(1)-5-9+3; (2)10-17+8;(3)-3-4+19-11; (4)-8+12-16-23.(5)-4.2+5.7-8.4+10; (6)6.1-3.7-4.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