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江西畲族民歌音乐特色.docx
6页浅析江西畲族民歌音乐特色 晏 红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330031)Reference:了解充满神秘色彩的畲族和他们的音乐文化不同于其他地方性民歌,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民族历史和文化都是由老一辈口传为歌给后人,畲族文化才得以传承畲族民歌具有即兴性,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为乐民歌是畲族人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畲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Keys:曲式特点;歌词特点;演唱特点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一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畲族民歌文化研究》,课题编号:15YS24据查阅资料可知,畲族民歌的曲调大致可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整体畲族民歌参考地域特点可大致分为罗连调、闽浙调、顺文调、闽皖调,进行了一些走访和收资料收集,江西贵溪和资溪县的畲族山歌具有闽浙调的调式特点,调式多为五声性调式,其中商调式分布最广,角调次之,徵、羽、宫调式再次之一、曲式特点1.调式特点以资溪乌石畲乡民歌《猜谜歌》为例,此曲为五声A商调式,调式支柱音为商、羽、徵整体音列为23561并以上方五度的羽音6为主音并加以强调而资溪乌石地区其他少量民歌如《摸摸摇摇上花船》则为徵调式。
还有铅山地区丧歌《正是南山水牛行》为代表的宗教歌,主要为宫调式,音列为12356,宫音为全曲核心音,多次出现在起落处其他地区的宗教歌大致相同,主要调式为宫调式和徵调式,商调式很少2.曲式结构江西畲族民歌的曲式结构主要以单乐段为主,其乐段内部平行式两句体、起承转合四句体及五句体,有上下句的变化反复式以漳坪的交恋《打起山歌闹九洲》为例进行结构分析,整体乐曲为两个单句变化体结构的单乐段组成的二段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畲歌较少,经常会出现转调,这种结构原则是在对偶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起、承、转、合,第三句构成一个“转”句,使乐段呈现出呼应、发展等多种因素增强了乐段的表现力,在平行乐段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些变化,增强歌曲的情感体现3.旋律特点在畲族民歌中,曲调与唱词紧密结合,根据每段歌词首字的读音音调来确定曲调的起音,而且在演唱过程中,常在同一调式调性内做音域与旋律的变化,基本音列为12356,旋律的基本进行为5321,有很多二、三度级进和四度跳进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转换,五度跳进较少,装饰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较为平稳,更像是诉说一般江西畲族民歌的音域不宽,通常在八度之内,歌曲种类不同,歌曲旋律也不同4.节奏特点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文化的传承基本都靠老一辈传授,所以畲族歌曲即兴性较大,演唱者经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叙事,他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来演唱歌曲。
所以畲族山歌节奏以散板居多,随意自由,不受节拍约束,具有明显情感色彩,这在其他民族是很少见的,而在江西畲族民歌中,这种拖腔类山歌很常见,男女老少都会演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节拍初步规整化、节奏较平稳的山歌,如铅山的丧歌《正是南山水牛行》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较平稳第三种节奏类型为多样化节拍交替混用,这类节拍的曲子往往有节奏自由变化的因素在里面,多为复合拍子和散板的结合,或者单为复合拍子,整体曲风多变,情感丰富,增加了演唱者的感染力二、歌词特点1.歌词形式通过对畲族民歌歌词研究可发现,从文学形式上来讲,畲族民歌歌词具有:题材内容丰富、以七言绝[来自wWw.lW5u.Com]句为主、贯用修辞和衬词等重大特点就形式来讲,畲族山歌以四行、七言体式为典型格式,畲族山歌讲究押韵,每句歌词都有严格的韵脚一般而言,一、二、四句必同韵,用畲民的话讲,不同韵就是不“平整”,不平整就不能唱,而且第三句的尾字须为仄声畲族山歌多数为7字一句,两句为一行,两行成一条一首民歌,少则1-2条,多则7-8条,演唱的歌词为畲语,汉语编的山歌用畲语唱不押韵,所以要用畲语进行修改才能演唱2.歌词内容畲族称歌唱为“歌言”,即以歌表言。
从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长篇叙事歌、小调、灯歌、山歌、风俗歌、宗教歌长篇叙事歌包括历史传说歌和小说歌,历史传说歌追溯了畲族的起源和历史,将历史或小说改编成畲族山歌口头唱本,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民性小调一般出现一些江西畲族传统民歌中,有些畲民与汉人杂居,有些汉族的民歌逐渐传入畲寨,所以曲调基本与汉族相同灯歌是民间彩灯活动中的歌腔,是畲族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体裁这种在有节庆歌舞曲或者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一些民间小调在江西各地是比较盛行的在畲族民歌中,山歌形式繁多、内容丰富且数量最多它主要分为交恋、崇安歌、锁歌这几种体裁风俗歌是江西畲族民间风俗活动中演唱的曲调,从古代其就十分流行多数风俗歌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主要形式为婚庆歌和丧歌宗教歌又名功德歌,它是指畲族在人去世以后做法事时唱的歌,也是畲族超度亡灵唱的歌,即做“五和尚”时师公先生唱的歌,为无伴奏歌曲,一般与丧歌穿插演唱三、演唱特点1.演唱形式畲族人民爱唱歌,畲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等,无伴奏的山歌更畲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独唱是畲歌中叙事歌一般的表演形式在对唱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独唱的形式,独唱多半是一个人在劳动或者一个人在赶路的时候唱的歌,也可能是在聚会中演唱的一段历史或者小说故事。
对唱又名盘歌,它是畲族歌唱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表演形式,如恋人或者夫妻间的情歌对唱,再如迎接客人的知识对唱,这是畲族村寨盛行的风俗,当村里来了青年客人,一[来自Www.lW]定会举办一次对歌晚会畲族人民在对唱的时偶尔会出现齐唱的现象,在对唱时,同一边的人会加进来形成齐唱,或者一人开头,其他人接进去形成齐唱出来以上所提到的独唱、对唱、齐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也可称为“双条落”,是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双条落”又可称为双音,是重唱歌曲,可以使同声合唱,也可以是男女的重唱,但是男声需用假嗓唱2.行腔特色润腔的使用是畲族民歌演唱的一大特色畲族行腔多采用装饰音润腔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的便是讲究倚音和滑音的运用除此之外,由于唱法的不同,演唱者还会采用音色变化润腔,一般同一首歌可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和三种不同曲调整平讲调”的唱法接近自然本嗓的音色,与真声相同歌者多采取柔和、平缓的语调进行演唱,也体现了说话的音色和畲语的色彩,呈现出自然、连贯、质朴的音色放高音”是在假声唱法的基础上再提高高音区的一种唱法,是假声唱法的延续,是为体现歌唱技巧而采取的歌唱方式假声唱”是畲族民歌中最有特点的最具有普遍性的一种唱法,也是畲族千百年形成的独有的发声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