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赤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探.docx
13页打造赤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探 任禹丞摘 要:北京798艺术区是当代艺术的重要集散地,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区,厂区的旧建筑与现代艺术碰撞出夺目的火花赤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进一步的传承和推广,将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与赤峰文化资源融合,设计打造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构想规划,以提升赤峰文化功能,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北京798;赤峰文化:G127 :A :1673-2596(2017)07-0086-05一、北京798艺术区798艺术区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98艺术区的名字正是由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字沿用而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迭,城市的扩张,这一地区渐渐进入城区范围,部分工厂外迁,老厂区昔日的繁忙景象近乎不再1995年,有艺术家开始租用厂区闲置仓库作为雕塑创作用地,成为798的艺术源泉,2002年以后,成规模的艺术家及文化机构纷纷驻进几近荒废的798工厂,艺术行为与工厂建制的激烈碰撞,成就了今日的艺术与工业交织的、集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798文化创意园区,成为艺术机构的活动地,精美的年代建筑风貌和如今宽容开放的精神,让798艺术园区成为北京地标性文化观光场所,成为北京的新符号。
历史的痕迹仍在,斑驳的砖墙,废弃的机床,弯曲的巨大钢管、锈迹斑斑的铁门、老旧的电线杆,都是工业时代的记忆,墙上的“文革”时期红漆印的标语依稀可见,在这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痕迹依然有迹可寻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建筑等环境、空间和基础设施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艺术工作者前来驻扎,庞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是798所特有的包豪斯式建筑风格,艺术家及文化机构在进驻厂房后,对原有的工业遗存和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了保留和保护,对厂房进行了定义、设计和改造,使798逐步发展成为集出版、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家居设计、音乐演出、影视传媒、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酒吧、餐饮、服装店、书店、摄影工作室、瑜伽中心、艺术中心等多种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文化场所,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相关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造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影响重新设计改造过后的厂房随之成为新的建筑作品,与厂区的旧建筑碰撞融合,展现出历史与现代、审美与发展的契合历史延伸的脉络,传统记忆的脉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在古旧间追寻历史文化记忆,探尋昔日的景况,慢慢唤起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存在。
老旧与新潮的交流,观景与生活的交汇,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又不乏传统文化景观,使798成为集生产、消费于一体,多种功能并存与互补的嵌入型、开放性的文化经济社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样板二、赤峰市文化概况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地区接壤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总人口464.3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即红山之意,因城区东北部的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8000余年的赤峰文化史当中,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文明赤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处,分别是:小河西文化(距今约9000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150-735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7350-6420年)、红山文化(距今6660-5000年)、富河文化(距今6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487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200-36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000-2500年),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7340处兴隆洼遗址被史学界誉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C”型碧玉龙被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二道井子夏家店遗址被史学界誉为“草原第一城”。
因红山文化的“国宝”——“C”型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在敖汉旗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53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陶塑人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史前同一时期规模最完整、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人像,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1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赤峰地区作为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两大重要都城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喀喇沁亲王府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爷府巴林右旗被评为中国好来宝之乡、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红山文化遗址、辽文化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①赤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目前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自治区级项目45项,市级项目85项赤峰历史悠久,文明璀璨,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从夏朝起,就有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诸多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进行游牧渔猎活动,繁衍生息,给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迹及历史资源目前,全市发现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存共有6800余处,占内蒙古自治区的近一半,其中重要发现达16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共311处,其中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辽上京、辽中京、兴隆洼、大甸子、瓦缸窑、庆陵等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②悠久璀璨的文化史,缔造了这一以“红山文化”“辽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尽管文化丰富多样,底蕴深厚,但当前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却相对不足在以经济建设为主趋势的发展环境中,文化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文化产业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和巧妙利用,更能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打造赤峰式“798”文化产业集聚区笔者参考北京798艺术区的设计特点和发展模式,结合赤峰自身文化特色,依照文化产业的特点,提出了打造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建设构想赤峰地区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如此优越,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却并不理想,赤峰地区的历史文化丰厚,但文化遗址遗迹大多分散于各旗县,分布不集中且距市区较为偏远,市区博物馆成为赤峰市历史文化的传播阵地,除此之外的历史文化传播路径少之又少,许多本地人也对赤峰本地的文化不甚了解,这就造成了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阻碍针对这一现状,打造赤峰式“798”文化产业聚集区,不仅可以对赤峰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且也是赤峰文化底蕴的展示窗口,提供市区内的文化旅游地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此带动传统旅游产业,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历史与现实的整合策略北京798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进驻并且成为旅游的热门地点,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在建筑风格上,798保留了传统的包豪斯风格建筑,对厂区原有的工业遗存和历史遗留进行了保留并加以利用时态空间”等商铺的内部装修设计大多保持工厂原状,彼时的机床还在,管道依旧盘绕,工业的遗存带领人们领略旧日的场景798的工业遗存与现代时尚的碰撞激荡起一股热浪,不同于历史遗址遗迹的单一性,不同于当代快时尚的消费感,其艺术、生活、历史遗存交织出一种新的模式,在追求新潮的同时又在体验着古旧,这样的交汇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的探寻,招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典范之作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遵循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的方式老街区、老建筑群、废弃工厂等等具有年代感的地点都可以作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用地可以看到,北京798的优势,不仅在于产业的聚集、特色的风格、有序的规划、环境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完备,也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商铺租金的合理性等等,由此吸引艺术家进驻,吸引游客地理区位优势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发展的始终,基于此,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落脚点,除考虑到上述的地点类型外,还应该考虑到区位因素。
租金价格的合理性是文化产业集聚区招商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便捷度也是吸引投资者和游客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经营模式,也秉承北京798的多元开放原则,涉及的领域宽阔,在功能上来说,我们所打造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并非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创作基地,而是具有实际功能的生活休闲娱乐观光场所,涵盖了文化机构、设计工作室、摄影机构、传媒机构、广告、画廊、书店、咖啡店、酒吧、影院、艺术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餐厅、服装店、酒店、手工馆、陶艺馆、创意店铺、小型游乐园等多种形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休闲,拓宽视野,观光娱乐日常消遣的需求部分商铺采用还原历史场景的设计,将传统历史文化容纳进商铺的经营模式中将历史与现实充分融合,这种新旧复合模式,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之外的闲暇时间,提供一个可以感悟历史、开拓视野、放松休闲的集成式服务场所二)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地方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特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意义远不止局限于经济效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小觑赤峰近万年的文明史是人类文明史册中浓重的一笔,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史前文化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玉器、陶器等文物逐步揭开了吾辈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知根晓源,更能体味这悠悠千年、风霜洗礼过的文明何其珍貴。
但是在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正在渐渐淡出大众视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濒临失传,除参观博物馆外,日常生活中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学习机会几近于零,这种历史文化淡化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设计规划中,历史文化的呈现是必要的,并且对于历史文化的展现、追溯要贯穿于整个文化产业集聚区,让人们置身于其中时,能够深切的体悟赤峰悠久的文化,在历史文化气氛的熏陶下,唤起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北京798艺术区的外部空间,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雕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雕塑几近成为798艺术区的艺术标志其中,《人民系列》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上世纪工厂同时期的艺术类型,艺术区的年代性工厂厂房与雕塑交相辉映,使798艺术区展现一种文化沧桑感,唤醒年代的记忆,激发历史追溯情怀,是对传统的纪念,更或者说,是对城市文明记忆的缅怀随处散落的雕塑使游客踏进798艺术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这为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设计提供了参考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设计建造也有自身的文化烙印,将赤峰历史文化渗透进改造后的园区参照北京798的外部建构模式,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外部空间也要将赤峰的文化符号做整体的规划和展示,展示的形式不拘泥于单纯的雕塑,相应的泥塑、铁艺、地表涂绘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运用其中。
赤峰作为远古文化的重要源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遗址遗迹,那我们就将红山文化、辽文化等历史文化渗透进我们所改造的园区中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C”型玉龙和陶塑人像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将之进行设计改造,制作成标志性雕塑置于园区的入口或中心区域,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物等文化形式可以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园区中,这就将文物“搬出”了博物馆,走进了大众生活视野,让游客在赤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游览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园区的外部设计,对赤峰的文化底蕴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了解从园区设计风格到路标、指示牌、街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每一个细节都糅合进历史文化的特色风格,将赤峰文化元素加入景观文化设计运用到园区的设计建设中,让赤峰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活起来”,让园区的景观文化设计成为历史沧桑的见证,凝聚城市记忆,承载文明印记,增强文化认同感 除了园区的外部空间环境,部分商铺的装修设计主题也要充分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餐厅为例,主题餐厅就可以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