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的学习方法.ppt
45页一、定一、定义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穴位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穴位是是人人体体各各部部分分的的生生理理病病理理变化化在在耳耳郭郭上的反上的反应点也是在耳郭上用于防治疾病的刺激点也是在耳郭上用于防治疾病的刺激点二、与二、与脏腑的关系腑的关系人体的五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四肢百骸是有机的整体,它骸是有机的整体,它们通通过经络互相互相联系,通系,通过气血灌注互相影响气血灌注互相影响就耳而言,因分布于耳部的就耳而言,因分布于耳部的经脉均与脉均与脏腑有腑有联系,故耳与系,故耳与脏腑在生理、病腑在生理、病理方面息息相关理方面息息相关耳廓表面解剖耳廓表面解剖二、耳穴形象分布二、耳穴形象分布◦1、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 ◦2、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3、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 ◦4、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5、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 耳穴的定位耳穴的定位(一)耳轮——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二)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三)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四)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
(五)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六)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七)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八)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九)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十)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十一)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十二)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十三)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十四)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十五)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十六)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十七)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十八)耳垂一耳郭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1、耳轮2、耳舟3、对耳轮上脚4、对耳轮下脚5、对耳轮6、三角窝7、耳屏8、对耳屏9、耳甲艇10、耳甲腔11、耳垂耳轮结节屏上切迹耳轮脚屏间切迹屏轮切迹耳轮尾常用穴(常用穴(对耳耳轮))坐坐骨骨神神经—对耳耳轮下下脚脚的的前前2/32/3处 主治:坐骨神主治:坐骨神经痛交交感感—对耳耳轮下下脚脚末末端端与与耳耳轮内内缘相交相交处 主主治治::胃胃肠痉挛,,心心绞痛痛,,胆胆绞痛痛,,输尿尿管管结石石,,植物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功能紊乱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常用穴(三角常用穴(三角窝))内生殖器 — 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主治:失眠,多梦,痛证,戒断综合征常用穴位(耳屏)常用穴位(耳屏)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 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内鼻—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 主治:鼻炎,副鼻窦炎,鼻衄常用穴(常用穴(对耳屏)耳屏)额—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主治:偏头痛枕枕 ——在在对耳耳屏屏外外侧面面的的后后部部 主主治治::头痛痛,,头晕,,癫痫,神,神经衰弱,哮喘衰弱,哮喘皮皮质下下——对耳屏内耳屏内侧面面 主主治治::痛痛证,,神神经衰衰弱,假性近弱,假性近视常用穴(耳甲)常用穴(耳甲)胃—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
大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 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常用穴(耳甲)常用穴(耳甲)肾 —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胰胆 —耳甲艇的后上部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常用穴(耳甲)常用穴(耳甲)肝 —耳甲艇的后下部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脾 —耳甲腔的后上部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纳呆;眩晕;崩漏,带下病常用穴(耳甲)常用穴(耳甲)气管 ━ 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 主治:咳喘 内分泌 ━ 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痤疮常用穴(耳垂)常用穴(耳垂)牙 —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眼—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5区 主治:近视常用穴(耳垂)常用穴(耳垂)内耳 —耳垂正面后中部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面颊 —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 主治:面瘫,面痛,痤疮。
扁桃体 —耳垂正面下部 主治:扁桃体炎,咽炎学学学学习习国粹中医国粹中医国粹中医国粹中医针针灸!灸!灸!灸!弘弘弘弘扬扬中中中中华传统华传统文化!文化!文化!文化!学学学学针针灸灸灸灸联联系系系系 :::: 020-29187366 020-29187366 020-29187366 020-29187366 (肖老(肖老(肖老(肖老师师))))(肖老(肖老(肖老(肖老师师))))便秘便秘取穴:大肠、三焦、脾、腹、皮质下 取穴依据: 大肠、腹:可增加肠蠕动,疏通胀腑,顺气导滞三焦、脾:促进运化之功能消化系统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取穴:胃、大肠、小肠、脾、直肠、 皮质下、神门、枕取穴依据:脾、胃:消化食物、止恶心、呕吐小肠、大肠、直肠:促进营养吸收、改善肠运动功能神门、枕:消炎、镇静 高血高血压取穴:耳尖放血、降压点、心、额、皮质下、肝、交感 肝肾阴虚型:肾 头晕:枕取穴依据: 耳尖放血、额:清脑明目、镇静降压 交感、心血管皮质下: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 肝、心:心主血脉,肝藏血月月经不不调取穴:子宫、卵巢、脑垂体、肾、肝、内分泌取穴依据: 子宫:相应部位取穴 卵巢、脑垂体、内分泌:调节分泌功能痛经:神门、腹失眠多梦失眠多梦取穴:耳尖放血、心、皮质下、枕、 神门(肝、肾、脾、胆依证取穴)取穴依据:耳尖放血:镇静安眠心、枕、神门:宁心安神神经系统皮质下: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 八、八、处方方选穴原穴原则 ( (少而精少而精, ,压痛点痛点优先先) )按部按部处方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取相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取肩关节穴等;穴等;辨辨证处方方选穴法,根据藏象、穴法,根据藏象、经络学学说,,选取取相相应耳穴,如骨痹、耳耳穴,如骨痹、耳聋耳耳鸣、脱、脱发等取等取肾穴,穴,因因肾主骨,开主骨,开窍于耳,其于耳,其华在在发,故取,故取肾穴主穴主之;又如偏之;又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的循行部位,可取胆穴治之。
可取胆穴治之九、九、压籽法所用材料籽法所用材料压籽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种子、籽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种子、药物种子、物种子、药丸等,凡是具有表面光滑,丸等,凡是具有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穴位面穴位面积大小的大小的物物质均可均可选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莱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绿豆、小米等豆、小米等植物植物药物种子和小物种子和小药丸十、耳十、耳压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将材料粘附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将材料粘附在在0 0..5×05×0..5cm5cm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敷于耳穴上,并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予适当按压,使耳郭有,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即痛感(即“得气得气”)一般每次一般每次贴压一一侧耳穴,两耳耳穴,两耳轮流,流,3 3天天1 1换,,也可两耳同也可两耳同时贴压在耳穴贴压期期间,,应嘱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数次,每次每穴1 1~~2min2min十一、耳穴治十一、耳穴治疗的注意事的注意事项严密消毒,密消毒,预防感染。
防感染分析分析时须结合合临床床检查和症状注意注意预防防晕针,万一,万一发生就及生就及时处理有有习惯性性流流产史史的的孕孕妇禁禁用用耳耳针年年老老体体弱弱、、严重重贫血血、、过度度疲疲劳等等情情况况,,耳耳针慎慎用用或或暂不用耳耳针的的适适应症症虽比比较广广,,但但也也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局局限限性,有性,有时与其它与其它疗法法综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