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蒜-三樱椒-玉米间作套种技术.docx
4页大蒜三樱椒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王越柘城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的农业县,为了调整我县种植业结构,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经过探索、试验、示范、推广,逐步探索出几种间套模式,其中以“大蒜—三樱椒—玉米”为主要模式,该模式一般667m2产大蒜1250公斤、三樱椒275公斤,玉米200公斤,合计每亩产值约8000元左右一、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玉米是喜光喜温喜肥作物,而三樱椒虽是喜温喜光作物,但不喜强光和高温,玉米和三樱椒套种可以实现高、低杆作物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杆作物的边行优势;同时玉米可以为三樱椒遮一部分光,降低夏季田间温度、改善小气候,减轻三樱椒“三落”(落叶、落花、落果)现象和日灼病,从而有利于提高三樱椒单株产量可以错开农时,有利于解决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二、套种模式大蒜收货后移栽三樱椒,三樱椒株距20cm;然后在1.6m带中间点一行玉米,玉米一穴点3棵,株距80—100cm三、栽培技术及管理(一)大蒜地膜栽培1、施足基肥,整地做畦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专用复合肥50—60公斤,耕透耙匀后平整做畦。
生产中多采用平畦栽培,一般畦长10—15米、宽1.3—1.4米,畦埂底部宽30厘米2、种瓣的选择与处理宜选用高产、抗病、早熟的优良大蒜品种,如中牟大蒜、金乡大蒜等选择瓣大、色鲜、无伤无烂、无病虫害、未脱皮的蒜瓣作种瓣将蒜瓣按大小分级后分畦播种,以便植株生长整齐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每100公斤药液浸泡100公斤种瓣,浸种24小时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立即播种3、播种覆膜在豫东地区,大蒜覆膜栽培的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时,先按20厘米行距开沟(深8—10厘米),然后按株距8—10厘米点播,播深3—5厘米,要求播种沟深浅一致,覆土薄厚一致摆蒜时,蒜瓣背腹连线与播种行方向应垂直以使苗齐、苗壮播种结束即可浇水,待水完全渗水后喷洒除草剂,一般每亩用44%戊·氧·乙草胺乳油(二甲戊灵10%,乙氧氟草醚4%,乙草胺30%)150—2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喷药后随即覆膜4、肥水管理蒜苗出土后,即可划破薄膜将苗引出由于覆膜栽培前底肥施入充足,因而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 翌春幼苗返青后浇足水,同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清明节前后,蒜株易出现叶片黄尖现象,应及时浇水,同时每亩追施尿素7.5—10.0公斤,采苔后一般不再追肥,以免茎叶徒长,使蒜头晚熟且不耐贮藏。
蒜头膨大期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快,应及时灌水;收获前5—7天停止灌水,以增强蒜头耐储性5、 及时收获当蒜苔露出叶口7—10厘米,尖端打弯,花苞变白时,为采苔适期覆膜大蒜成熟期一般比露地栽培早15天左右,应注意及时收获一般来说,商品干蒜的收获适时期为采苔后20天左右,在植株顶叶枯黄、假茎松软时,即可收获二)三樱椒的移栽及田间管理1、抢时移栽三樱椒应在3月上中旬育苗,宜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如子弹头、三鹰八号、山里红系列、艳红系列等,注意培育壮苗大蒜收获后抢时移栽,每亩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15—20公斤作为定植肥,定植行距20厘米、株距23厘米2、及时中耕三樱椒定植成活后及时浅锄1次,以后在每次浇水或下雨后均需及时中耕初果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田間封垄后停止中耕3、适时摘心摘心是簇生型三樱椒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摘心应及早进行一般在顶端出现花蕾时及时将顶部分枝和花蕾摘除4、水肥管理一般每亩追尿素10—15公斤作提苗肥,封垄前施三樱椒专用复合肥30—40公斤,遇旱要及时浇水,但忌大水漫灌,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5、病虫害防治防治真菌性病害时,如炭疽病、疫病等,可喷施4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防治细菌性病害,如疮痂病、软腐病等,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在病毒病发前及发病初期,可喷洒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或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7—10天喷1次,连防2—3次,同时注意防蚜和轮换用药6、防治蚜虫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时,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用5%甲维盐6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3000倍液,在害虫3龄前施药三)玉米播种及田间管理玉米宜选用高产、抗倒品种,如先玉335、滑玉12、伟科702等,注意做好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作者单位:476200河南省柘城县梁庄乡农业服务中心)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