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

8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27673665
  • 上传时间:2023-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2.50K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月目 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4一、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 5(一)病原学 5(二)实验室诊断 7二、临床学 9(一)发病机理 9(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11.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感染 112.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33.诊断标准 15三、流行病学 17(一)疾病负担 17(二)感染动物来源 18(三)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 19四、人用狂犬病疫苗 22(一)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2(二)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4(三)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演变 25(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机制、毒株及质量标准 27(五)疫苗的血清学效果评价 291.暴露前免疫 302.暴露后程序 303.特殊人群 324.疫苗效力及免疫失败 335. 疫苗安全性 34(六)暴露前及暴露后预防成本效益评价 36五、被动免疫制剂 37(一)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 38(二)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制 39(三)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效果 40(四)被动免疫制剂的安全性 42(五)经济成本与研究进展 43六、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44(一)暴露前预防 441. 基础免疫 442. 加强免疫 453. 使用禁忌 45(二)暴露后预防 461. 暴露的定义与分级 462.暴露后处置 483.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554.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 565.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实施 60附表1 64附表2 65参考文献 67编写人员周航,李昱,陈瑞丰,陶晓燕,于鹏程,曹守春,李丽,陈志海,朱武洋,殷文武,李玉华,王传林,余宏杰编写人员单位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周航,李昱,殷文武,余宏杰)10004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陈瑞丰)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陶晓燕,于鹏程,朱武洋)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曹守春,李玉华)100021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丽)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陈志海)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审核专家唐青,扈荣良,董关木,严家新,俞永新审核专家单位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唐青)1301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扈荣良)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董关木,俞永新)430060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严家新)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指导基层疾控机构做好狂犬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犬病所致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本指南系统回顾了狂犬病的病原学、临床学、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机理、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置,以及暴露预防处置方法等内容的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对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处置的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等技术给出了推荐建议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人员根据狂犬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将不断更新、完善AbstractRabies, caused by the infection of rabies virus, is a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 Its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presented as specific hydrophobia, aerophobia, pharyngospasm, and progressive paralysis. Reports on the deaths of rabies have continuously remained the top ones, among all the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which pose serious threats to the heal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s on rabies in our country, to regulate the prevention and disposition of rabies and to reduce the deaths caused by rabies,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s organized a panel of experts, in the reference with Guidelines issued by WHO, American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compiled this document--“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6)”. The Guidelines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et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 diagnosis, epidemiology of rabies and provided evidence on varieties, mechanisms, effects, side-effects and security of rabies vaccine, as well as on other preparations on passive immunity of its kind, on methods related to prevention and disposition of exposure etc, finally to have come up with the recommendation on the above mentioned various techniques.The guidelines will be used by staff working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bies from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 all levels,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outpatient and divisions of infection and emergency control in all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guidelines will be updated and revised, follow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from home and abroad.26前言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为指导基层疾控机构做好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犬病所致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人员根据使用中反馈的问题和狂犬病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本指南今后将不断更新、完善一、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一)病原学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属于单负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1]狂犬病病毒颗粒呈子弹状,长100-300nm,直径约75nm病毒基因组长约12kb,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从3’到5’端依次编码5种结构蛋白,分别为核蛋白(Nucleoprotein, N)、磷蛋白(Phosphoprotein, P)、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 M)、糖蛋白(Glycoprotein, G)和依赖RNA的RNA多聚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or Large protein,L)。

      病毒颗粒由囊膜(Envelope)和核衣壳(Nucleocapsid)两部分组成,基因组RNA及外层紧密盘绕的N、P、L蛋白共同构成具有转录、翻译功能的核衣壳;颗粒外层脂质膜表面镶嵌着G蛋白以三聚体构成的纤突(Spike),为病毒中和抗原及与宿主受体结合的部位,M蛋白位于外壳内侧和核衣壳之间,连接内外两部分[1, 2]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悬液中的病毒经56℃ 30-60分钟或100℃ 2分钟即失去感染力脑组织内的狂犬病病毒在常温、自溶条件下,可保持活力7-10天,4℃可保存2-3周狂犬病病毒在pH 7.2-8.0较为稳定,超过pH 8易被灭活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碘制剂以及季铵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等敏感[3]1:500稀释的季胺类消毒剂、45%-70%乙醇、1%肥皂水以及5%-7%碘溶液均可在1分钟内灭活病毒,但不易被来苏水溶液灭活[4, 5]不同型别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性不同:在犬、猫等哺乳动物中传播,也称“街毒”的狂犬病病毒毒力很强,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而在蝙蝠中传播的狂犬病病毒毒力相对较弱。

      直到20世纪50年代,RABV一直被认为是狂犬病的唯一病原[6]通过对来自尼日利亚的与RABV有血清学相关性的病毒即LBV(Lagos bat virus)和MOKV(Mokola virus)的鉴定,以及对1970年分离自南非被蝙蝠咬伤病人的DUVV(Duvenhage viru。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