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员改善提案管理办法(精品).doc
8页全员改善提案管理办法 1. 目的促使全体员工群思广义、发挥潜力,以谋求生产、技术、管理之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完善流程,及管理制度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3. 定义3.1 提案:提出创意或建议等方案(分为一般性提案及大型提案)3.2 提案委员会:包括策划、推动、审查、奖励、动作提案活动的委员会以下简称提委会)3.3 大型提案:年贡献金额5万元以上的提案3.4 一般提案:大型提案外的案件4. 权责 4.1 提委会组织架构如下:主任 副主任副主任委员:各产线组长及各部门主管,及相关工程师 执行委员:质量 1名 制造 1名 工艺 1名 4.2 成员4.2.1 提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两名,均由总经理委任4.2.2 提委会设执行委员三名,由(副)主任就委员中指派,原则上制造,工艺,质量各1名4.2.3 委员若干名,由(副)主任于各部遴选适当人员担任4.3 职责4.3.1 (副)主任:4.3.1.1 召开并主持提委会会议。
4.3.1.2 年度提案活动计划及预算编列审查4.3.1.3 提案活动绩效审查4.3.1.4 提案活动奖励案审查4.3.1.5 提案活动事宜督导与追踪4.3.2 执行委员:4.3.2.1 提委会组织规则制订、修正拟案4.3.2.2 协助各委员推行提案事务4.3.2.3 执行主任委员交办各项事务工作4.3.2.4 年度提案活动预算初拟4.3.2.5 促进提案活泼化方案拟订4.3.2.6 提案案件收发及审查期限的追踪4.3.2.7 提案奖金发放业务的办理4.3.2.8 年度提案绩优奖励案的办理4.3.2.9 提委会召开通知及相关事务工作联系4.3.2.10 提案事务处理及文件的保管,期限为三年4.3.3 委员4.3.3.1 出席提委会会议4.3.3.2 审查提案文件并提出审查报告4.3.3.3 提出有关提案活动改进事项4.3.3.4 提委会活动计划及预算案制定4.3.3.5 提委会组织规则有关条文制定4.3.3.6 各项提案活动执行及案件追踪5. 改善提案提出与实施过程5.1 提出与本部门初审:5.1.1 各部门提案人员就改善事项直接填写《全员改善提案单》,提交本部门主管初步评估和审核5.1.2产线员工先写纸质版草稿或口述,由组长或文员录入OA,其它人员全部直接录入OA(12-工艺流程管理 ---03.01全员改善提案表)。
5.1.3 《全员改善提案单》需严格按格式填写,包括提案人姓名、工号、提案日期、提案部门、问题点现状说明、改善方案(我的想法和建议),并附必要图纸、照片等资料5.1.4 本部门进行初步评估和审核后,区分处理如下:5.1.4.1 评估及审核人员必须对提案的填写内容、格式等是否正确进行审核5.1.4.2 评估及审核人员必须对提案进行初步了解后做出判断,对初审未通过的提案,退回提案人,并作解释和说明,内部进行表扬、鼓励5.1.4.3 对于初审通过的提案,直接在OA上审批并尽可能做详尽的备注 5.1.5 工程师或办公室职员提出改善提案,需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5.1.5.1 提出的改善提案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关性较小的(如自己制作开发的改进不列入提案) 5.1.5.2 提出的改善提案与本职工作相关但非常有创意的(如可申请专利等) 5.1.5.3 提出的改善提案需较大资源或多部门联合作业完成的5.2 执行委员分析,调查,推动执行,及审查:5.2.1 工艺部执行委员对提案核实和确认后,对其可行性做出判断(可行则落实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主管分配给具体执行人落实;不可行将直接归档),并在后期主导并推动该提案的落实,落实的结果、效果的确认。
5.2.2 如果该提案可行但不能在短期内执行、结案,或暂无条件执行、结案,则执行委员需与执行单位充分沟通,确认其可行性,改善后的效果等,填写在《全员改善提案单》上面5.2.3 提案的执行结果出来后,或执行后可能的效果评估完成后,3位执行委员需共同对提案进行审查,审查得分取3位执行委员平均分,评分标准参考《全员改善提案评分基准表》5.2.4 对于不可行(未评分)及审查分数低于11分的提案,报(副)主任批准,对提案只进行登录(只记件数,不记奖金)5.2.5 审查分数高于11分,但低于60分(含),即奖金额在100元(含)以内的提案,由(副)主任批准,对提案进行登录,存档,并按程序颁发奖金5.2.6 审查分数高于60分(不含),即奖金额在100元(不含)以上的提案,提交提委会大会进行审查5.2.7 针对执行委员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对有异议(包括奖金)提案可提出由三位(副)主任委员重新评分决定最终的结果5.2.8 对于已经改善的提案,执行委员必须对效果进行确认(包括间接、直接效益)5.2.9 针对重复可行的提案(第1次不可行,后面由于各种原因变更后可行的),提案奖金将给予平分;5.3 提委会审查:5.3.1 提委会每半年最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除(副)主任,执行委员必须参加外,其它与本次提案相关的委员也必须参加。
5.3.2 执行委员负责准备提委会大会资料、档案,大会由(副)主任主持5.3.3 提委会大会对执行委员初审高于60(不含)分,即奖金额大于100(不含)元以上的提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分,审查和评分需有10名委员(包括执行委员,(副)主任,及其它相关委员),再取平均分,评分参考《全员改善提案评分基准表》5.3.4 若平均分低于60分(含),即奖金额小于100元(含),则仍按5.2.6进行作业5.3.5 若平均分高于76分(不含),即奖金额大于400元(含),提交总经理批准,并按程序发放奖金5.3.6 若该提案经审查,在实施一年内可能为公司产生效益50000元以上的(含),则列为大型提案,并列为年度追踪,除按照提案等级计发奖金外,并报财务备案,实施一年后,效果确实达到50000元以上的(含),经财务和总经理确认,按该提案创造效益的2%一次性发给提成奖5.4 提案奖金核准与发放:5.4.1 一般提案(评分低于60分(含))经执行委员审查通过后,根据《全员改善奖金基准单》给予对应奖金的评定,由(副)主任核准即可5.4.2 大型提案(评分高于60分(不含))经执行委员审查通过后,还需在提委会大会上进行评审,如评分高于76分(含)则需进行成果查核并根据《全员改善奖金基准单》报总经理核准,如评审后评分低于76分(不含)则根据《全员改善奖金基准单》由(副)主任核准即可。
5.4.3 针对改善提案,将不定期的在公司不同场合进行通报表扬,并张贴布告,奖金由相关部门按照程序统一安排转账或发放5.4.4 每月由工艺部对各部门提案进行汇总,呈报总经理及各部门主管作为员工晋升及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5.4.5 在年终评比中,改善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需作为重点参考指标,原则上,凡被评为先进员工、优秀员工、模范员工的提案件数应不少于2件,或有一件大型的提案改善5.5 提案成果查核:5.5.1 效益(成果)=产出-投入,效益也可表现为成本的降低、品质的提升等,由执行委员组织对大型提案成果进行核算,其他相关单位配合核算5.5.2 一般提案的效益核算由执行委员会及执行单位共同核实即可5.5.3 大型提案的效益核算必须经提出单位、执行单位及相关配合单位的经理级以上主管签核后才能生效,并把核算后明细附于原提案后面5.5.4 对大型提案产生的实际效益大于50000元/年的,除按照《全员改善提案评分基准表》及《全员改善奖金基准表》给予对应的奖金外,额外提取实际效益中的2%作为大型提案成果奖,上限为10000元(即大型提案产生的实际效益的2%超过10000元,以10000元计)5.5.5 大型提案有效成果计算期为一年(如某大型提案的实施开始为2007年6月25日,其年度实际效益结算日为2008年6月24日)。
5.6 年度奖励:5.6.1 年度内提案件数排名在前三名员工(若排名相同,则视改善节约金额排名),给予年度件数奖5.6.2 年度内提案成果排名在前三名员工,给予年度贡献奖5.6.3 从整年度中所有大型提案中选出一个特别贡献提案(由提委会评审决定),由总经理亲自颁发特别贡献奖6. 流程作业流程图责任单位相应表单YY改善提案提出主管审查NGYEnd工艺部整理<=60分>60分<76分≥76分执行委员分配及审查提委会审查Y(副)主任委员批准NG 总经理批准奖金发放及文件存档各部门提案人各部门主管 工艺部执行委员会各执行单位执行委员会各执行单位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各执行单位(副)主任总经理总经办/财务工艺部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评分基准表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评分基准表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提案改善单奖金基准表7. 表单及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