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高考改革及备考应对策略.doc
12页新课程背景下物理高考改革及备考应对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物理高考改革及备考应对策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金伯康一、2009年高考命题总体趋势(一)海南07、0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概述1、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分布全 卷 第Ⅰ卷 第Ⅱ卷 题 型 题 量 分 值 题 型 题 量 分 值 单项选择题 6 18分 填空题 2 8 实验题 2 15 多项选择题 4 16分 计算题 2 19 选考模块题 3(选其中2个) 24 所占比例 55% 34% 所占比例 45% 66% 2、考查内容与分值分布2007高考物理内容与分值分布 项目题 内 序 容 题型 知识点 所属模块 1 单项选择题 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1(3分) 2 单项选择题 受力分析 物理1(3分) 3 单项选择题 自感现象 物理3-2(3分) 4 单项选择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公式 物理3-1(3分) 5 单项选择题 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物理3-1(3分) 6 单项选择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物理3-1(3分) 7 多项选择题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物理3-1(4分) 8 多项选择题 速度时间图象 物理1(4分) 9 多项选择题 动能定理 物理2(4分) 10 多项选择题 超重、失重 物理2(4分) 11 填空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物理2(4分) 12 填空题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远距离输电 物理3-2(4分) 13 实验题 电阻的测量 物理3-1(7分) 14 实验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1(8分) 15 计算题 安培力、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1(6分) 物理3-1(2分) 16 计算题 匀减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1(11分) 17 选做题 热学、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3-3(12分) 18 选做题 振动图象、波的图象、光的全反射 物理3-4(12分) 19 选做题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理3-5(12分) 2008高考物理内容及分值分布 项目题 内 序 容 题型 知识点 所属模块 1 单项选择题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物理3-2(3分) 2 单项选择题 受力分析、力的分解 物理1(3分) 3 单项选择题 圆周运动、功与能 物理2(3分) 4 单项选择题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动能定理 物理3-1(3分)物理2 5 单项选择题 势能曲线(分子引力势能迁移) 物理3-3(3分) 6 单项选择题 电势、电势差 物理3-1(3分) 7 多项选择题 交流电、理想变压器 物理3-2(4分) 8 多项选择题 速度时间图象 物理1(4分) 9 多项选择题 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1(4分) 10 多项选择题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物理3-2(4分) 11 填空题 光敏电阻、热敏电阻 物理3-1(4分) 12 填空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物理2(4分) 13 实验题 长度的测量,螺旋测微器 物理3-1(4分) 14 实验题 电流表的改装欧姆定律、电学实验基本技能 物理3-1(11分) 15 计算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1(8分) 16 计算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洛仑兹力 物理3-1物理3-2(11分) 17 选做题 热学基本概念、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3-3(12分) 18 选做题 质能方程振动和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物理2(4分)物理3-4(8分) 19 选做题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半衰期 物理3-5(12分) 3、海南07、08高考物理试卷命题规律规律一:考查的内容以物理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为主。
这些核心知识在考试说明中绝大部分为Ⅱ级要求出现,共合计85、89分之多从上表中可以知道:考查的内容以物理学核心知识为主,这些核心知识在考试说明中绝大部分为Ⅱ级要求出现,共合计85、89分之多包括:物理1中的运变速运动及其公式和图像、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牛顿定律及其应用;物理2中的功和功率、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物理3-1中的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电势和电势能、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物理3-2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交流电;物理实验中的测量读数、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物理3-3中的气体状态方程;物理3-4中的振动和波的规律及其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折射定律;物理3-5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注:在命题者的眼中,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还是认为2级要求,且也是考虑到选考模块的平衡规律二: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和方法的运用重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例:第1题 考查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对产生感应电动势条件的理解能力例:第2题 考查受力分析和利用整体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第3题 考查用功、功和能关系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全面理解能力小球下落到竖直弹簧上后运动情况的分析或简谐振动过程的分析)例:第4题 考查以(一个正电荷的)特殊情况代替普遍规律的方法例:第5题 考查运用分子引力势能的规律的迁移能力学生主要在理解题中给出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功与势能的概念,通过综合的分析,对题中提供的四个选项(U-r图)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例:第6题 考查如何根据电势(差)确定电场方向的方法和应用数学中几何知识的能力例:模块3-4(1)E=mc2,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y=kx例:第16题 这是一道涉及“静电场”、“匀强磁场”、“电场力”、“洛仑兹力”、“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动力学的综合性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需要考生对题中给出的诸多条件和假设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熟悉的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解决问题这些试题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需要考生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条件将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相互独立、相对简单的问题分步进行解决本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类平抛),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二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匀速运动时,运用平衡条件;三是利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的条件及利用几何关系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重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2008试卷与2007年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今年的试卷对考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比较关注,试卷中有七道题具有明显的表现特征,“三角函数”、“几何”、“函数图像”等等在试题中均有充分体现和应用如试卷第6题,要求判断“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就是典型的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试题;第8题运用 EMBED Equation.DSMT4 图像对距离和加速度的合理分析和判断这些试题对数学本身及运用数学工具的要求并不复杂,但起到很好的鉴别和引导作用与物理新课程强化数学的有效运用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例: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等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探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方面,今年的试题给考生预留了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实验题中“写出一个可能影响它的准确程度的因素”;是高考实验试题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对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规律三:题型和命题方式基本稳定规律四:试卷的难度强调选拔功能,兼顾新课程实施和海南实际规律五:适度增加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内容——选择性、时代性选考题:选考试题是高考试卷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特点之一,选考试题的难度控制是试卷整体难度控制中的难点。
基本上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或者是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计算题,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点:一是适当扩大选考内容的考查的覆盖面,二是有利于控制每组选考试题的难度平衡三个模块控如选考3-3考查了分子动理论以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选考3-4考查了相对论专题中的“质能关系”、“质速关系”和波的传播,选考3-5考查半衰期的概念及其简单运算和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这些内容基本覆盖了各个选修模块的主要内容实验与探究:考查的内容不局限于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增加了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评估、对实验结果合理的评估的考查与大纲中的十一个实验关系:前者是分类教学,分别强化;后者是将实验与探究的各个能力揉合起来进行考查建议分类复习,综合练习科学思维方法:这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及教学目标相一致,对教学有导向作用新增加的内容:(如相对论、热敏、光敏电阻,考查的知识要求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对新知识的了解和能力)(二)2009年物理高考命题总体趋势1、考查主干知识、核心内容为主的方向不变——在有限的题量情况下,要清晰呈现知识体系,考查学生学习物理之后,知道物理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2、以考查能力作为命题立意的方向不变——强调学习能力与方法,物理教学培养的物理素养、具备的相应的能力和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帮助。
知识要求难度降低、能力要求增强,同时,正因为以能力立意命题,能力要求落实在哪个知识内容上不定,所以各模块的内容无法做到均衡,内容多少不定,分值重新分配不会根据课时的多少,或内容的多少来确定考试内容如:07年物理1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达35分之多,占必考内容的47.2%,08年物理3-1的内容占了34分3、题型和命题方式基本不变,可能适度增加新型题型——这是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经过多年积累提炼和实践检验,同时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4、试卷的难度可能适度调整,难度系数期望值0.4——符合考试的选拔功能,兼顾海南实际,试卷总体难度估计会略有下降,但高分段的区分度还可能增加二、2009年高考物理应对策略和备考建议针对08物理高考难度的增加、新增加内容的考查、超纲嫌疑、必考模块分值的调整、选考模块难度的调整等新情况,应对策略:主要抓住研究—规划—实施(课堂教学—巩固练习—选题测试—成绩分析—查漏补缺—资料选用)三个环节(一)加强研究、把握方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方向(了解调整与坚持的内容)如:相对运动、气体状态方程与力学结合、实验内容、动量与能量结合的综合问题、含源电路及反电动势的问题、探究能力和相对论等的内容与要求的增加。
如:简单的连接体、图像及其应用的要求、理想模型的建立等的坚持——研究各地历年高考试卷,认清规律(纵向为主、横向参考,这主要是研究高考考试命题规律包括:了解考查的基础内容、重点内容、题型模式、能力要求)——主题备课研究,明确具体内容(如:交变电流这一主题: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I)理想变压器(I)远距离输电(I)的试题归纳,明确考查的内容与要求)——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讲练难度和内容(包括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缺陷、实际困难如: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不足的地方补或舍,学生能力水平能及与不能及的要求)(二)合理规划、正确定位,增强备考的科学性——时间规划(专题与综合训练的时间安排、训练次数的安排)——内容规划(以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核心内容,加强能力与方法的训练,兼顾全面复习为思路,分别对基础内容、重点内容、模块及内容的取舍进行合理规划)——难度定位(对学生分层要求如:拿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