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光类网络流行语略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1861944
  • 上传时间:2021-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光”类网络流行语略析 口张迎宝 张维丽一、引言先看下面的两则网络新闻标题:(1) 80后开始奔三发誓要做“脱光”男(2)光棍节盘点09年“脱光”的明星们看到如此标题,相信很多人会被雷倒其实此“脱光”非彼“脱光”,此处的“脱光”是一网络流行语,意为“脱离光棍(状态)”,与其常规义“全部脱掉身上的衣服”并无瓜葛所以例(1)中的“脱光男”指的是发誓要告别单身生活的80后男士,例(2)盘点的则是2009年完婚的明星X光”族不但有“脱光”男,还有“透光”女比如,一女网友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我自己亲身感受到了信用卡对我的消费刺激,每个月的还款额度越来越高,再这样下去,我就成了‘透光’一族了”同样,若将此处的“透光”理解为该女网友变得透光或能够透光那就大错特错了,此句的“透光”指的是此女网友因为信用卡“过度透支”而变成了“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族除了“脱光”与“透光”,其实流行于网络的“X光”族成员还有不少,比如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老牌明星“月光”(每个月的收入全部消费光),后来居上的新星“星光”(挣得少、花得多)、“日光”(花得太多,速度太快)等我们将这些词语统称为"X光”类网络流行语。

      二、“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构成特征与修辞功能从构成特征来看,“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形式上借词托义、同形异构X光”类网络流行语在形式上袭用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识的某个词语的外形,表达的却是新的涵义如,作为网络流行语的“脱光”与“月光”在形式上趋同于作为常用语的“脱光”(作全部脱掉身上的衣服解)与“月光”(作月亮的光线解),但是表达的却是“脱离光棍(状态)”“每个月的收入全部消费光”的全新涵义换言之,此类词是“袭旧形,托新义”同时,这个袭旧托新的过程也伴随了结构上的变化如“脱光”本为动补结构袭旧托新后变为动宾结构;“月光”“星光”“日光”由定中结构变为状中结构;“透光”则由动宾结构变成动补结构因为从生成方式上讲,该类词是以某个常用词为参照点,从某一个较长的短语中截取相关语素缩合而成的,所以该类词在结构上映射出的是该短语的结构,在语义上承载的则是该短语的语义这往往会造成“袭旧形,托新义”后的缩合词与作为参照点的常用词(旧形)在结构上的差异二)语义上表里不一、奇崛突兀具有一定熟知度、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其音义之间往往具有牢固而紧密的联系,因而当受众接触到某个语音形式时,会约定俗成地将此形式与其常规意义联系在一起。

      而"x光”类网络流行语正是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心理惯性——借用某些词的表层形式表达全新的语义——使受众在按词语表层所表达的常规意义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断裂与转换,从而领会到词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而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基本义层面的脱节或色彩义层面的错位比如例(2),当我们看到此标题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中的“脱光”理解为其常规义“全部脱掉身上的衣服”,但当你点开网页时却发现此语境中的“脱光”另有其意,并非如你先前所想无疑,这种“表里不一、形实脱节”的语义呈现方式与“峰回路转、奇崛突兀”语义表达效果极容易使受众因获得一种心理上的颠覆感与愉悦感而过目难忘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为能在具体语境中制造出或嘲讽、或调侃、或幽默、或戏谑的表达效果2009年11月11日的《华商报》有一篇题为《邂逅浪漫在游玩中“脱光”》的文章,乍一看到标题,相信很多读者会感觉惊讶新奇、不可思议,因为此时读者脑海中显映的是“脱光”约定俗成的常规义继续往下看:“11月11日被民间俗称‘光棍节’虽然不是法定节日,但是其火热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节日,尤其是受到不少年轻男女的热烈追捧据了解,国内一些景区借‘光棍节’大做文章,推出各类交友活动,帮助单身男女‘脱光’。

      读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处的“脱光”已被偷梁换柱,是个“冒牌的”正是常规义与新义之间的这种反差,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这种脱节使得读者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落差,从而制造出了调侃戏谑的修辞效果三、“X光”类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基础与认知动因“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有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在对语料的调查中,我们发现“X光”类网络流行语都产生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提高的时期物质生活的富足带来了娱乐休闲业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迅捷的途径,无疑,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为“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严生与传播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生活于这一时期的年轻人以80后、90后的“新新人类”为主,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崇尚时尚的生活理念、追逐超前的消费模式、对制造和传播时尚流行语有着独有的热情,通常是某流行语一经出现便会在众多网友的“推波助澜”之下很快红遍整个网络同时,工作的单调,经济的压力,情感的困惑也使他们时时面临生活的窘境与人生的无奈,制造与传播某些流行语来宣泄压力与情感,成为一种心理上的潜在需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脱光”“月光”等“X光”类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正是这种社会现状。

      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也与人类的认知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切语言都是人类深层思维认知的外化X光”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正是人类转喻思维、类比联想等诸多认知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是通过激活同一认知框架内的某一概念实体而完成对目标实体的认知的上文曾经提到过,“X光”类网络流行语是截取某一较长短语中的相关语素缩合而成的在认知过程中这些语素的意义通过具体语境的提示被激活,为受众打开认知的心理通道,最终实现对该类词“所托新义”理解类比联想则是具有相似结构的不同认知框架之间的映射这种联想在“X光”类网络流行语中体现为其词形与某些常用词、流行词表层形式之间映射,也体现为受众陌生认知域与常规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应该说“x光”类网络流行语良好的表达效果正源于此种映射如此看来,人类的认知心理与复杂的认知机制才是“X光”类网络流行语生成和理解的深层动因四、结论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X光”类网络流行语借词托义,同形异构,别具一格的形式特征顺应了读者求新的心理倾向;形实脱节,表里不一,奇崛突兀的语义特征契合了受众求异的潜在需求二者叠加所构建出的轻松幽默、调侃戏谑的修辞效果成为该类流行语获得诸多受众得以广泛传播的直接原因。

      而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类复杂的认知模式无疑是其形成的深层动因其实,进一步来讲,无论是“X光”类还是其他网络流行语都是社会发展、语言变化的产物,是人类思维绽放出的绚丽之花它们的出现与消亡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它们总以自己独有的形式点缀着我们的时代、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时刻感受到语言的强大魅力与生活的日新月异参考文献:[1]池昌海,钟舟海,“白骨精”与“无知少女”:托形格略析[J].修辞学习,2004,(5).[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王吉辉.现代汉语缩略词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01.[4]夏耕.托形格缩略语及其认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张迎宝 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310028;张维丽山东寿光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262713)-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