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x****3
  • 文档编号:317193440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08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1、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叫“卢沟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卢沟桥的狮子的看图学文  板书课题: 1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

      听录音朗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异 侵 衅 驻 具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歇后语 雕着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态 各异 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侵华 挑衅 驻守 具有 建筑  五、 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写了卢沟桥的什么?着重写了桥上的狮子的什么特点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4、过渡: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5、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2、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3、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组织学生阅读卢沟桥资料,了解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1、卢沟桥  特点:数量 数不清大小 几十厘米 几厘米形状:有的……有的…… 好象……好象…历史意义:七七事变  2、三味书屋  教学目的:  一、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来历”“料理”“信念”“毫不松驰”等词语  五、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三味书屋  2、读课文预习内容。

        3、随录音读课文,并思考预习中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划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2分钟)  3、听写生字  4、理解生字新词  (1)指名看拼音写词语  (2)指名扩词  (3)理解生字难词,指名造句  八仙桌:大的方桌,一般每边坐两个人  戒尺:以前教师用来体罚学生的木板或竹板,形状像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  毫不松弛:一点也不放松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来写,写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图文对照来写  3、指导看图  四、图文对照,了解课文大意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图画的?  2、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介绍了三味书屋的从前各现在  第二:描写了三味书屋的样子  第三:讲了“早”字的来历和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课文,边读边想预习内容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三味书屋有什么历史?  2、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  3、小结:这一段讲三味书屋的过去和现在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三味书屋是什么样儿的?  2、作者是怎样按空间方位来介绍三味书屋的?(找出表示位置顺序的词语  正中→画前→四面→东北角  3、齐读第二段,要求:复述三味书屋的样子  4、过渡:作者介绍了三味书屋后还介绍什么?  (三)阅读第三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段,思考后讨论:  (1)这一段课文围绕什么来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