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5负荆请罪教案.pdf
8页75负荆请罪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居叽3.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剧本的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重点难点1.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 学会阅读剧本3. 能够抓住对人物的言行、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课文详解1负荆请罪2时间战国时代地点蔺相如的府邸人物蔺相如:赵国的上卿廉颇 :赵国的大将军韩勃:蔺相如的门客3剧本开头交代了什么?第一幕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导读:这部分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剧情由此展开韩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再”说明了什么?韩勃为什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4蔺相如(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 ?从这句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什么态度?5导读:从开头至“干吗这么生气”,是第一幕的第一部分,写蔺相如劝韩勃别为遭廉将军挡道而生气韩勃 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1 2 3 4 5 6韩勃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
韩勃 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韩 知识点详解2剧本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各自的身份廉颇自恃功劳大,瞧不起蔺相如,而蔺相如的位次却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上朝时几次阻挡蔺相如的车道,所以用上“一再”来表示也正因为廉颇一再挡道,致使韩勃忍无可忍,“实在”一词表明他已忍让到无可忍受的程度,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蔺相如的话表明他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面对蔺相如毫不在乎的态度,韩勃很纳闷儿,因而提出这样的疑问 韩勃的话说明他觉得蔺相如不该避让廉颇,应该和廉颇针锋相对地斗争 说明了蔺相如让路的原因11122勃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廉颇?蔺相如还是和为贵嘛这句说明了什么 ?韩勃(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这句反映了什么 ?蔺相如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反问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导读:从“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至“我会怕廉将军吗”是第一幕的第二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避让廉将军并不是因为怕他7韩勃(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到了这个时候,韩勃明白了吗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8在蔺相如的心中,什么才 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什么 ?韩勃(若有所悟地)噢,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幕落10导读:从“(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到幕落是第一幕的第三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自己避让廉将军的原因第二幕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什么事?11韩勃廉将军来了!r *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12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韩勃是!韩勃下,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导读:从开头至“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 是第二幕的第一部分,写廉颇背着荆条来见蔺相如蔺相如(迎上去)廉将军!廉颇赶忙跪下来句导读:一 “迎” “一跪”两个动词描写了两人当时的动作廉颇的初次亮相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蔺相如(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一一反映了韩勃内心的不平,他对蔺相如的做法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蔺相如以反问句的形式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了语气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蔺相如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荆条:荆的枝条。
性柔韧,古代用来制作刑杖8韩勃 : 90,他百思不得其解踱步:慢步行走3廉颇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9 10廉颇的言行说明了什么? 蔺相如(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14廉颇(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蔺相如(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廉颇 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 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11 12 13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廉颇?蔺相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廉颇 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气此时此刻,廉颇又是怎样看待蔺相如的? 导读:从“廉将军”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是第二幕的第二部分,17 写廉颇向蔺相如认错蔺相如 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这里的“心思”指什么?14韩勃应声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起来 句导读: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两个人比以前更加团结、更加亲密了。
幕落导读:从“哈哈哈”至幕落,是第二幕的第三部分,写廉颇与蔺相如言归于好第一课时1. 初读课文,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2.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毫不惧怕、唇枪舌剑、侮辱”等词语3. 理清剧本的层次有关廉颇、蔺相如的资料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1. 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本开头和中间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2. 板书课文题目,启发谈话廉颇行为感人,言辞也情真意切,表现了他的悔过之意宽恕:宽容饶恕廉颇能直接说岀自己的错误行为,证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达了廉颇对蔺相如的由衷赞叹筵席(ydn): 指酒宴时陈设的座位泛指酒席句中的“心思”指与廉颇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赵国的利益4看了课文题目,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读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理解词句1.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负荆请罪”的意思3) 边读边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2. 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读生字赵廉韩惧唇庸)(2) 用钢笔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 给生字组词4) 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惧怕:害怕宽恕:宽容饶恕昏庸:糊涂而愚蠢三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1. 理解“负荆请罪”1)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2) 本文讲谁向谁“负荆请罪”?(赵国的将军廉颇向上卿蔺相如请罪)(3) 为什么要“负荆请罪”?(4) 结果怎样 ?(两人言归于好)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两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每一幕又分别讲了什么1) 同桌交流2) 集体交流3) 小结初步体会两幕之间的关系四指导书写,课堂练习1. 讲解书写生字的要点2.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3. 教师评价、指导4. 学生强化练习板书设计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1. 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 要讲清楚文中的重要词语府邸”不仅是指做官人家的住宅,只要是有权有势人家的住宅都可以叫府邸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昏庸”就是糊涂而愚蠢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大概相当于宰相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非常害怕51. 看拼音,写词语li an p o廉颇)j u p a惧怕)sh en mi n gd a y 1 深明大义 )2. 比一比,再组词壁(和氏璧厚秦国)魚廉 价);璧(填壁季黍山)弓菱(整刀严 避 开)奏奏乐)I谦谦 让)3. 按要求转换句式,但句子的意思不变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改为反问句:您难道不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改为设问句: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是的4. 趣味字谜将相和(打一字 )(斌)镜中人(打一字 )(入)齿孔 (打一字 )(穿)第二课时1. 通过学习剧本,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2. 通过阅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3. 学会排演小话剧1?“负荆请罪”的故事录像片段2. 由本课中的重点语段做成的幻灯片。
一 回顾“负荆请罪”的含义1. 指名回答:“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战国时候,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背着荆条向遭其侮辱而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请罪2. 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的第二幕学习第二幕1. 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中作简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 集中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内容3. 指导学生归纳出不懂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wu r u侮辱 )ch un qi a n gsh e ji a n 唇枪舌剑)6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4. 讨论1) 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廉颇的动作、语言中可以看出)(2) 出示句子:“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理解深明大义”和 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深切明白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体现在哪里?他看见廉颇来了,连忙取下廉颇背上的荆条扔在一边,将廉颇扶起来,并且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仅仅体现在这里吗?还体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第一幕) 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哪一种说法好。
A. 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B. 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A 句好,表现了廉颇对蔺相如真诚、强烈的赞美之情)5. 剧本第二幕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们来看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及心理活动重点是廉颇的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的满面惊讶、满心欢喜)三学习第一幕1. 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从而理解第二幕中“负荆请罪”的缘由2. 分小组讨论3. 指名回答学生 A:行动一一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学生 B:语言一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4. 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出示投影:(1) 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赵国的利益)(2) 讨论:假如他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强大的秦国才不敢轻举妄动假如他俩闹翻了,秦国就会乘虚而入,赵国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一点韩勃没想到,廉颇也没想到,蔺相如却想到了正是为了赵国的安全,蔺相如才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
他心中没有小“我”,只有国家这种崇高的品质叫什么 ?(顾全大局)(3) 指导学生朗读这几句话5. 分角色朗读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