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吃才是最棒的健康良方.pdf
17页少吃才是最棒的健康良方作者: [日]石原结实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石原结实, 1948 年出生于长崎县,其历代祖先皆为日本古代种子岛藩主的御医,现为日本 No.1 的自然医学养生博士石原结实毕业于长崎大学医学部,专攻血液内科, 并取得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以治疗疑难杂症的饮食疗法闻名于世的瑞士贝纳医院研习,且多次亲赴格鲁吉亚共和国的高加索长寿村调查,荣获格鲁吉亚共和国科学协会长寿医学会荣誉会员石原结实因从小体弱多病而立志成为还健康于大众的保健医生,通过不懈地研究和实验,亲自尝试断食疗法,创造了从小时候的“豆芽菜”到全九州大学生举重大赛冠军的奇迹石原博士曾在长崎原爆医院服务,接触过许多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患者1985 年石原博士在伊豆、伊东地区开设了断食疗养所,施行以“胡萝卜& 苹果汁”“运动”“温泉疗养”为主的断食疗法, 独创的中医食疗法极受日本各界名人信赖,包括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和细川护熙石原医师目前担任石原诊所院长,参与广播、电视的健康节目,每年还会巡回日本演讲 50~60 场前言最近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新名词,那就是新陈代谢症候群也有人会翻译成内脏脂肪症候群, 不过这种翻译并不准确metabolic= 新陈代谢, syndrome=症候群,所以应该翻译成新陈代谢(异常)症候群。
新陈代谢症候群的诊断基准有以下几项:(1)腰围 85cm 以上(男性)(2)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 以上,舒张压85mmHg 以上)(3)高血脂(中性脂肪最高值)150mg/dl 以上(正常值为50~ 149mg/dl)(4)HDL (良性)胆固醇值40mg/dl 以下(正常值为40~70mg/dl)(5)高血糖110mg/dl 以上(正常值为70~109mg/dl )只要符合其中两项以上,就罹患了新陈代谢症候群,目前日本中年男性里面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遭遇这种状况随便看看也知道,新陈代谢症候群里面几乎都是“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高”血盐(“高”血压)、 “高”体重等等跟“高”有关的疾病,也可以说是“营养过剩病”或是“吃过头的病” 一旦吃太多,体内就会累积多余的糖分和脂肪,这样除了会引发新陈代谢症候群之外,还会造成其他各式各样的疾病日本有句俗话说: “八分饱健康没病,十二分饱病看不完” 意思就是说一旦吃太多,就会染上各式各样的疾病,医生再多也看不完30 年前,日本全国的医生大约只有13 万人,如今已经有28 万人,但是即使医生增加了一倍多,一年的医疗支出达到33 兆日元,疾病与病患人数还是有增无减。
因为日本人正处于吃太多——十二分饱的状态免疫”这个名词,最近也是相当流行的它的意义就跟字面上一样,是人体为了避免“疫” (疾病)而具备的能力简单来说,在我们的血液中游来游去类似阿米巴原虫的“白血球” ,它所具备的单细胞生物能力,就是免疫力有人认为,“白血球”可能是30 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一种原始生命当我们吃饱之后, 肠胃会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素,传送到血液中, 让血液的营养状况变好这么一来, 摄取营养的白血球也会吃饱,这时就算有细菌或过敏原从体外侵入,或是体内产生癌细胞,白血球也不会想去吃它们了这就意味着“免疫力”降低了相反的, 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血液中的营养状态会降低,白血球没有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提高对细菌、过敏原、癌细胞的吞噬、处理能力这也意味着“免疫力”得到了提高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只要生病都会食欲下降,其实就是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加强,想要治疗疾病的反应所以平常吃到八分饱,维持稍微有点饥饿的状态,就不容易生病;相反的,要是餐餐吃得又饱又撑,达到十二分饱的状态,就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距今 6000 多年前的埃及金字塔里,有这样一段碑文(已翻译为英文):Man lives on 1/4 of what he eats. The other 3/4 lives on his doctor. 如果直接翻译的话,就是“人所吃下的食物里面,四分之一是用来生存的。
剩下的四分之三,就成了医生的食粮这句话就是用一种非常讽刺的说法来提醒我们“吃太多就会生病” 本书所介绍的健康法,就是告诉读者如何少吃内容是“一天两餐”甚至“一天一餐”的超少食的健康法看到“一天一餐” ,想必有不少读者会吃惊地说“这样身体怎么撑得住?”不过书中即将提到,我本身就是长年以来奉行“一天一餐”主义的活范本,而且毫无身体不适别说身体不适了, 托少吃的福, 我可是过着健康又忙碌的人生呢而且工作越忙, 我吃得也就越少,因为这样身体反而比较健康有很多人在我的指导之下,持续实践着“一天一餐”或“一天两餐”其中有少部分的人写下自己的“分享”,本书也会加以引用;内容大多是从“推荐少吃”的意外遭遇开始,慢慢治愈、 舒缓了长年以来困扰自己的疾病,描述了自己亲身体会那种惊人疗效后的愉悦,最后才以感谢的词语收尾大家都是面临了自己的生命危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才来实践我这招少食健康法最后我还要再说几句话本书是我目前所有“少食健康书”的集大成之作从我的亲身体验开始,到少吃对身体更健康的科学根据、具体的实践方法、读者可能会有的疑问等等,涵盖了少吃健康法的全部精华请各位务必详读本书,如果它能帮助各位读者实现美满的健康生活,那将是我身为作者的无上喜悦。
石原结实2007 年 12 月吉日医生跟职业拳击手真的都这么做《日刊现代》是以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都会为中心,订阅量超过100 万份的晚报,内容丰富,包含政治、经济、社会、健康、运动、娱乐等等,从上班族到中小企业家都很喜欢这份晚报而这份《日刊现代》 从 2006 年 10 月开始, 连载了一个名为 “著名医生的每日健康课题”的专栏我也曾经以 “各界名人热情支持、提倡我的独特饮食疗法”的标题登上这专栏,而这专栏的连载,总共有十八九篇之多其中第十篇,是东京市某知名私立大学医学系心血管外科的A 教授( 51 岁)所写内容大致如下:“当 A 教授快 50 岁的时候, 健康检查所得到的数字,有好几项都在 ‘应注意范围’ 里而他在 2006 年 4 月的医学会议上,碰到一位医生朋友,原本这位朋友是有点发福的,当天看起来却瘦下不少A 教授询问这位朋友何以能够这么快速地瘦下来,朋友说:‘之前我生病了, 为了调养身体,便开始实施只吃晚餐的一天一餐饮食疗法,结果不只恢复体力,还瘦了下来呢’于是 A 教授也马上开始尝试,他的早餐和午餐只吃酸奶或低热量的汤(总计只有 300 大卡左右),晚餐才摄取1500 大卡,把一天的饮食摄取量控制在1800 大卡以内。
结果原本 188cm、76kg 的身材,在五个月后变成了67kg,让他有种‘返老还童还真简单’的感觉 ”从 2007 年 4 月开始,这份晚报连载了另一个称为“电视知名医生的健康法”系列,其中第三次刊登的是东京市内某知名私立医科大学脑神经中心讲师,S医学博士( 48 岁)的故事我在这里简单地整理一下访谈的内容吧原本 170cm、体重 70kg,站在肥胖边缘的S医生,如今恢复到学生时代55、56kg 的体重, 身体轻盈许多而他成功瘦下来的契机,就在于当时刚好很忙,越来越找不到时间吃饭,最后每天都只吃早餐而已最近甚至两天才想吃一餐,有时候三天才会吃一餐因为吃的少了,胃缩小了,所以食欲也不高如今身体轻盈,跑步也不会上气不接下气,注意力提升,身体状况可以说是好到极点呢以前的人饮食生活简单,身体又瘦又结实,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那种基因,所以少吃一点是不会怎么样的但是现代人的饮食生活太过富裕,食欲越来越旺盛,胃酸分泌更多,胃袋扩张,结果肚子就更容易饿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2007 年 5 月 15 日的《朝日新闻》里有个“sports 健康中心”的专栏,刊载了前任WBC重量级冠军辰吉丈一郎(37 岁)的故事。
里面提到他“每天早上慢跑40 分钟” ,饮食则是“10 年来维持一天一餐” ,体重则一直维持在56kg不管是常常被迫动上10 小时以上的大手术,或是为了研究和指导学生而忙碌不已的医科大学教授, 还是不得不进行激烈运动的拳击手,都靠着“一天一餐” 过着非常健康的生活这正是我们人类一天只要吃一餐就足够维持健康的铁证即使是万兽之王的狮子,也必须藏在顺风的草丛中,等待草食动物接近,追赶上好几公里,而且狩猎五六次才能成功一次换句话说,狮子其实两三天才能吃到一餐,更何况是其他的动物?事实上,几乎所有野生动物都是整天为了找东西吃而四处走动,追求少之又少的猎物它们靠着走动来活动肌肉,所以体温较高,而且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很少生病在动物世界里最容易生病的就是人类和人类所饲养的宠物,因为这两者几乎都不运动,而且不管肚子饿不饿,一天都要吃上三餐人类的历史大概有300 万年,其中超过2,999,900 年都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所以人体内原本就有在“饥饿”中保持健康的方法要是吃太多,身体就无法处理糖分、脂肪、蛋白质等营养, 当然就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 动脉硬化)、高尿酸症 (痛风)、肥胖等等各种营养过剩的疾病了。
我在东京旧市区有一家小小的诊所,主要是以中药为处方来治疗患者,虽然不支持医保,但是这十几年来依然常常登上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预约挂号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对于初次看诊的患者,我都会花上30 分钟来看诊, 加上旧患者的看诊时间,一天下来,我顶多只能看2~3 个新患者所以现在就算接受新患者的预约挂号,要排到实际看诊,至少也要 3 年以后了有位 D 先生就是因为等不及,就先到四国的釜池丰秋医生那边看诊,并进行了“釜池式”饮食疗法 结果原本需要每天注射36 单位胰岛素的“糖尿病” ,只花了几个月就不再需要注射胰岛素, 完全治好了 后来他带着许多资料来到我的健康中心来看诊,向我证实了这件事情1945 年,全日本只有几百位糖尿病患者,如今包含危险群在内,已经多达1620 万人了如果是轻微的糖尿病,可以用“一天两餐的石原式基本餐”来治愈;中度以上的糖尿病,可以先用“一天两餐 ?基本餐” 来度过少吃时期, 习惯之后把午餐换成胡萝卜?苹果汁或是姜茶,改成只吃晚餐的“一天一餐”,状况绝对会改善,这就是我主要的论点所以就像D 先生的亲身经历一样,这种少食疗法其实并不稀奇,反而会让你觉得“这真是深得我心”而开心不已呢。
但如果你正在持续服用糖尿病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绝对不能采用“一天一餐到两餐”的断食法!因为如果不吃饭就直接服用口服糖尿病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话,就会引发低血糖症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刚好那段时间,也就是2007 年 5 月 17 日的《朝日新闻》专栏“医疗危机白皮书”,就有介绍釜池医生的事在爱媛县宇和岛市工作的60 岁的釜池丰秋医生,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系他原本是整形外科医生,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开发了独特的饮食疗法所谓“釜池式”饮食疗法,就是不吃早餐和午餐的“一天一餐”,晚餐则尽量不摄取糖分,以肉类和绿色蔬菜为中心的饮食疗法(脂肪和蛋白质则没有限制)据说这种疗法从1999 年开始,在糖尿病、防止肥胖和防止老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绩效所以“一天一餐”的饮食疗法除了对健康有帮助之外,还可以帮助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这些效果从“少吃”、 “断食”的观点来看,也非常理所当然但想要实施“一天一餐”疗法的人,最好不要强硬地把以往“一天三餐”的饮食习惯,突然改成一天一餐首先,可以执行“石原式基本餐”,早餐改成胡萝卜?苹果汁1~2 杯,或是姜茶1~2杯,午餐吃荞麦面,晚餐则是什么都可以吃;等到身体习惯了,觉得一天一餐没问题了,再把午餐改成“胡萝卜?苹果汁或是姜茶” (和早餐一样) 。
在执行途中如果感到饥饿或低血糖症状(焦躁、心悸、头晕、手抖等等),可以适量摄取巧克力、红糖水、加红糖的姜茶等等我也靠着“一天一餐” ,常保健康我天生体弱多病,小时候常常发烧,让父母很担心 读初中时虽然健康了不少,但是一到高中又开始为了慢性腹泻所苦,吃了各种中药西药,都不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