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进食功能及营养状态评估.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洪易
  • 文档编号:49196058
  • 上传时间:2018-07-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8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进食功能及营养状态评估目录 1. 进食功能评估 2. 消化吸收功能评估 3. 体重评估 4. 体质指数评估 5. 血糖监测与评估 6. 营养状态评估-----进食功能评估进食是人体为保持体能和生命所进行的有序地摄入食物、液体和营养的过程概 述-----评估目标及时正确评估患者的进食情况,保证患者治疗、检查、康复的需要以及为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进食功能评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核对床号、姓名、年龄等操作流程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1.每日进餐次数、用餐时间的长短、摄入食物的种类、量,进食是否规律 2.对酸甜苦辣的喜好程度,有无偏食,有无烟酒嗜好,是否进食补品及其种类和量,服 用的时间,有无食物禁忌等 3.有无恶心、呕吐,有无咀嚼困难、吞咽障碍,有无进食自理能力,进食量有无增加或 减少告知患者及家属评估的重要性,指导其配合评估11.患者的饮食习惯2.患者的饮食喜好3.患者的食欲评估21.患者的进食能力2.患者的进食方式3.患者进食的安全性1.是否能自行进食,有无留置鼻胃管、鼻肠管、造瘘管等 2.进食是否有自理能力、咀嚼能力、图案眼能力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护士应在旁协 助进食 。

      3.有无吞咽障碍、食物反流、呛咳等吞咽障碍者易发生误吸,鼻饲患者易引起食物反 流评估3食物的安全性食物有无过期、变质、受污染,食物的软硬度,有无食物过敏和不耐受有无对婴幼儿 、儿童、老年人等不宜的食物注意患者是否需要特殊治疗、检查饮食记录分析在护理记录单上准确记录进食功能状况,并根 据患者状况提供合理的指导指导患者掌握与疾病有关的治疗、检查、康复饮食知识,注意长期的治疗饮食对食欲的 影响要点说明评估结果 准确获取与进食和营养状态相关的全部信息,正确评估并记录 患者对提供的饮食治疗有依从性,符合治疗检查、康复的需要饮食治疗兼顾 患者饮食习惯 护士根据进食和营养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各项生理指标接近 或趋向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评估消化是指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的养料过程吸收是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概 述-----评估目标正确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为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消 化 吸 收 功 能 评 估 操 作 流 程 及 要 点 说 明核对床号、姓名、病历号、年龄等操作流程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1.观察患者有无苍白、黄染、晦黯,有无腹水、水肿、脱发、发热等 2.观察患者体型、体重和体重指数是否正常,有无过度肥胖或消瘦。

      告知患者及家属评估的重要性,指导其配合评估11.患者巩膜、皮肤色泽2.体型状况、体重和体重指数评估21.恶心、呕吐与体位、进食、药物、运动、情 绪的关系2.呕吐的性质、量、频率、持续时间喷射性呕吐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患者,幽门梗阻的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低位肠梗 阻者呕吐物常有粪臭味评估3患者有无呕血、便血观察呕血、便血的量、颜色、性状、频 率及持续时间观察是否伴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注意患者是否需要特殊治疗、检查饮食记录分析在护理记录单上准确记录在护理评估单和护理记录单上,分 析原因,改善措施1.腹部叩诊鼓音范围有无增大,腹部触诊有无腹壁紧张度、抵抗感、安通、反跳痛等 2.肠鸣音活跃:超过10次/分肠鸣音亢进:次数多而响亮、高亢的金属音肠鸣音减弱 :收于4次/分,甚至数分钟才听到1次 3.肠蠕动增强见于腹泻、肠炎、甲亢患者,肠蠕动减弱见于便秘、低血钾、胃肠功能底 下患者,肠蠕动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或各种原因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要点说明评估4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及肠蠕动情况(1)腹痛的程度、性质、发作时间、持续时间(2)腹部叩诊及腹部触诊情况(3)患者肠蠕动的频率及程度。

      在脐不听诊1min,评估肠鸣 音是否活跃、亢进、减弱或消失 评估5排便、排尿情况(1)患者每日小便次数、量、颜色、性状(2)患者每日大便次数、量、颜色、性状1.有无尿失禁、尿潴留、有无留置尿管、膀胱造瘘,有无尿路刺激等 2.是否存在便秘或腹泻及其诱发因素,是否使用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有无肠瘘、人工 造瘘扣及人工肛等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PH、血电解质、酸碱平衡、出入水量等1.是否有营养失调或危险及影响因素 2.护士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措施评估结果 准确获取与进食和营养状态相关的全部信息,正确评估并记录 患者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正常是否有营养失调或危险及其影响因素 护士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护理措施,患者保证营养及体液、酸碱平衡状态体重评估消化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质量,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身高(cm)-105女性=身高(cm)-105-2.5概 述-----评估目标评估患者的体重,为了解患者营养状况、计算体质指数、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提供依据进食功能评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核对床号、姓名、年龄等操作流程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1.新入院、术前一日患者应常规测量体重;妊娠妇女、住院患者每周测量一次体重;新 生儿和腹水、水肿、透析患者每周测一次体重 2.固定测量时间,一般在患者早餐前测量。

      每次测量时用相同的磅称,穿相等重量的衣 服准备1.确定测体重时机2.患者的准备:排除干扰体重的因素3.磅称的状态实施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确定测量体重的工具和 方法(1)对能自行下床的患者,让其站在称中央, 正确读数(2)对四肢无力或虚弱的患者应准备磅称到患 者床旁,扶助其踏上磅称测量(3)危重患者,绝对卧床的患者使用卧位称重 法或双称踏板称重法1.评估患者能否站稳,防跌倒 2.卧床称重法、双称踏板称重法见于相关链接1.发现肥胖及消瘦者,同事评估BMI、腹围和高密度脂蛋白、血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等观 察有无伴随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体重不正常增减、应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进一步检查观察体重数值记录分析正确记录体重数值,单位用kg表示综合分析 患者体重状态与疾病的关系,确定干预措施要点说明评估结果 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百分数±10%为正常,10%-20%为体重过重,.20%为肥胖, <10%为消瘦,<20%为明显消瘦 过高过过低体重或体重不正常的增减常与心脑血管疾病、体液符合过重、腹水 、水肿、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甚至是病情恶化的先兆相关链接 双称踏板称重法利用双人体称进行双称踏板称重,适合于可移动的卧床患者体重的测定。

       步骤:2台称并排在地面上,调整零点,患者经他人抱起后一并称重,两称读数 相加,再减去抱患者人的体重,即为患者的体重 卧位称重法适用于所有卧床患者 步骤:取4台称分别放在床角上下,调整称为零点,床角的位置固定于称的中心 部位,进行床上卧位称重,4台称总数相加,在减去床及床上用品的重量,即为 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评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于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值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体质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4.9,具体评价标准因种族及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概 述-----评估目标评估患者的体质指数,判断其胖瘦程度及健康,预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为患者制定饮食营养、运动计划,减少超重和肥胖人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评估重点步骤 新入院患者应常规评估体质指数 称体重采用专用的身高体重磅称,调校磅称体重指针为“0”,患者脱鞋着轻装 ,踏上磅称测量体重,体重读数精确到0.1kg 量身高患者脱鞋站立于专用的身高体重磅称上,抬头挺胸,双眼平视前方 计算体质指数按照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计算出患者体 质指数。

       卧床患者可以用测量上臂围和小腿围的方法来计算体质指数计算公式:BMI=14.42-14.63×身高(m)2+0.61×上臂围+0.46 ×小腿围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体型状态、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 做好记录在护理记录上记录患者体质指数评估结果 体质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4.9 帮助患者维持体质指数在正常变动范围内 根据评估结果,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营养、运动计划相关链接体质指数参考值BMI分类 WHO标准 亚洲标准 中国标准体重过低 <18.5 <18.5 <18.5正常范围 18.5-24.9 18.5-22.9 18.5-23.9超重 ≥25 ≥23 ≥24肥胖 ≥30 ≥25 ≥27-----血糖监测与评估血糖是指静脉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

      概 述-----评估目标正确评估患者血糖值,了解患者血糖变化,为诊断糖尿病、评价糖尿病患者治疗成效、制定治疗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进食功能评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核对床号、姓名、病历号、年龄等操作流程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1.姓名、年龄、ID号/住院号、诊断 2.了解治疗目的准备1.工作环境温度合适2.检查血糖仪性能3.采血装置、乙醇和试纸在有效期内告知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血糖监测方法与评估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1.年龄超过45岁者;长期高热量饮食摄入者;肥胖及平时缺乏运动者;糖尿阳性者;有 糖尿病症状者,分娩过重婴儿(4kg以上)者;糖尿病治疗期间患者 2.入院时评估,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动态评估评估1.正确把握评估对象2.掌握评估时机1.当血糖≤3.9 mmol/L时,评估患者有无饥饿、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识障碍等,立 即通知医生并按照低血糖处理流程给予处理 2.当血糖≥ 16.7 mmol/L时,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评估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高 血糖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胰岛素治疗评估患者的血糖是否正常参考值见相关连接记录分析1.准确记录采血时间2.讲患者血糖结果及处理措施、准确记录在护 理记录单上注意讲测量结果与以往结果相比较,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

      并根据测定结果制定护理计划要点说明监测1.询问患者有无使用影响血糖的药物2.根据评估目的选择不同的血糖监测点及监测 频率3.静脉血测量法和毛细血管血测量法4.确保血糖值的准确1.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甲状腺素、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左旋多巴、避孕药等;降低 血糖的药物比如肾上腺素阻滞剂等 2.诊断糖尿病一般监测晨起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h血糖判断糖尿病病情进展及治疗成效 可选择不同的监测点 3.静脉血应选择合适的静脉(不在补液侧采血)、采血容器(生化室专用促分离胶管) 进行采血血标本在20min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0-4 ℃的冰箱中,6h内送 检为了诊断糖尿病必须采用静脉血) 4.采集毛细血管血应熟悉血糖仪的操作方法评估结果 护士正确测量患者血糖,并根据测量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患者掌握血糖值正常范围使自身血糖达标 患者能够正确应对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相关链接血糖的正常值、异常值好危急值(单位:mmol/L)正常值 低血糖 高血糖 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