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六案例分析1200字.docx
10页模块六案例分析1200字 1. 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该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老师、学生、家长他们之间具有的关系是:教师和家长积极主运动地参与评价过程,但不同的是他们是监控者和组织者,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通过这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2. 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评价量规和档案袋评价两种评价工具其中,评价量规是发给学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分三种形式:自评、互评和师评还有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分别为学期初的观察记录表,每月的月评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而档案袋则是让学生用来装卡片的档案袋用于收集和保存装学生各种评价卡,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起到很好的作用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交流3. 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六大原则:整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4. 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①评价的目的就是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②评价的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③评价的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④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⑤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答:我觉得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比较好我认为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中有以下优点:(1)确定了主要评价要素;(2)确定了主要评价指标;(3)设计了评价指标权重;((4)设计了量规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在量规设计方面及在设计评价方案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有待改进,如在学生的评价卡、表上没有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流于形式。
而在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可操作性差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促进?如何保证学生不是应付了事?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第二篇:模块三案例分析 1400字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的教学模式有:(1)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叠,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并板书折叠的次数和对应的折叠层数 , 归纳出每一次折叠的层数都是上一次折叠层数的 2 倍”.(2)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讲解、多媒体、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新的学习任务,逻辑清晰,让学生能容易地把握各个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性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陈老师在计算机上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巩固练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接触新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学习材料的呈现逻辑清晰,学生就能容易地把握乘方概念陈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猜猜看和谁大?”帮助学生把新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我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种教学策略: 一是情景教学策略。
陈老师提供了资源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出新知识同时陈老师还提供了问题型教学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在教学之初,教师设计了:“请大家动手折一折,一张纸折一次后沿折痕折叠,变成几层?如果折两次,折三次呢?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二是自主学习教学策略陈老师设计了的运算题,在学生动手实践后启发思考:从这些运算中,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你能解释这其中的理由吗?三是探究式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实际操作性探究活动较多,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如“当底数是正数或零,不管多少次方都是幂都是正数,这是不成问题的 , 困难在于底数是负数的情况让我们猜想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四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陈老师在让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之前先让学生回答“折纸问题”,那么“折纸问题”概念就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的陈述性先行组织者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答:陈老师运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我认同他的设计理由有二:(1)用Math 3.0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学生一目了然;(2)乘方的运算与电脑联系起来,贴近我们的生活。
4、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答: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的优点:(1)在创设情境方面设计中,课堂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积极快乐参与活动,如让学生折纸的游戏等;(2)在问题设计方面,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层层深入,循序渐进3) 在知识拓展方面陈老师所设计的作业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有针对性;如分为必选作业和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5、对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你有什么改进建议?答:对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是我想说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在学生完成探究性操作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归纳总结,由学生自己说出结果,说得不完整的,教师再加以补充说明在一开始通过折纸,引入了新知,我觉得可以先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更能让学生明白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可以这样问:如果有10个2相乘、100个2相乘,那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写呢,可以怎么写?学了下面的知识,你就明白了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解决疑难,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会自然形成第三篇: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 2700字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组的除了唐艳平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其他老师一致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学生本人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通过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是学生评价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学生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心是一致的,都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家长与教师是评价学生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关系是和谐的、目标是一致的总之,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我们组有五位老师都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的评价工具有:(1)档案袋评价杨老师为每个学生创建学习档案袋,指导学生在档案袋中每星期放入一张“进步卡”,每个月放入一张“阶段评价卡”,并要求学生从每一单元中收集至少一篇自己满意的作业放进文件夹这种量化评价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2) 量规评价如在《阶段评价卡》中,杨老师对每一项评价内容都分为a、b、c三类评价标准,分别对应3分、2分、1分。
另外,唐艳平老师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齐建会老师认为主要使用了量规、档案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反思笔记五种评价工具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此题我们组除了唐艳平老师外,其他六位老师都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教学评价设计的六个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答:我们组的6位老师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以下新课程评价理念:(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杨老师的这次的教学评价改革,正是为了促进班上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重视了知识以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杨老师的评价标准,关注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标准结合实际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评价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杨老师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比如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杨老师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机制,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评价公正性和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促进了评价者的发展其中,李亚辉老师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我们组的共识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借鉴的,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关于教学评价的有益探索这个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做到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家长等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监督、调节、诊断、鉴定和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进的地方:唐艳平老师: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齐建会老师:评价内容是否应该再丰富一些,如在进步卡的内容中增加平时是否看英语动画、杂志。
在评价方式上是否可增加期中、期末测评的内容,在评价主体上是否可增加其他任课教师等又比如家长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应具体化,好给学生指明方向,否则有些家长可能把握不好;另外,教师根据反馈改进评价的一些细节 因此,如何做到客观中肯而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作用,而且评价后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扬长避短,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功效,这些方面是评价的难点高文婧老师:评价的内容在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发展方面,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李亚辉老师:还应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要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李谷玉老师:1、 评价的内容,虽然杨老师也能做到综合化,但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2、 评价的方式,虽然杨老师已经尽量做到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