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秦的覆亡与文景之治历史学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4332087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秦的覆亡与文景之治_历史学论文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垓下会师,项羽大败至乌江自杀身亡,秦、汉两个朝代的交替终于完成,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幕新兴的汉王朝是在基本沿用秦制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却避免了重蹈秦王朝“二世而亡”的覆辙汉初的几朝政治家、思想家,在深入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许多符合当时社会现实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治国方略,为汉王朝的兴盛和延续奠定了基础 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干戈扰攘、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国之初,秦王朝“作制明法”,“治道运用,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在统治制度方面建树颇多秦始皇踌躇满志,甚至预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孰料事与愿违,秦自统一六国算起,仅维持了15年,便二世而亡开封建社会一代先河的秦王朝,为何享祚短暂,上演了一出历史悲剧?细加分析,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对六国旧贵族和政治上的反对派实行严酷的镇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但只分派原秦国的官吏到各郡县任职,原关东贵族官僚则一律不用与此同时,还迁徙关东豪富12万户于咸阳,以加强自己的统治。

      又下令将南蛮(楚)、东夷(齐)的贵族官僚流放修建连接各地的驰道,也是要加强对原六国贵族的防范和控制这些高压政策,加之统一战争中不少六国贵族官僚被杀害,引起了关东贵族官僚及其后裔的强烈反抗,有的甚至提出了“复仇复国”的口号如原韩国贵族张良,在韩国灭亡后沦落为“黔首”,因而对秦朝怀有刻骨仇恨在其弟死后宁可不举行葬礼,也要以全部家财寻访刺客,所以才有秦始皇东巡路过博浪沙,被刺客用大铁椎猛击乘车的事件发生国破家亡的楚人更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相号召秦始皇不分青红皂白地焚书坑儒,也激起了不同政见的士人的强烈愤慨到陈胜吴广起义时,全国对秦暴政的各种积怨与忿怒火山般地爆发出来 浩大的战事和工程,耗费了不少国力秦灭六国的最后阶段,北方匈奴趁机占领了河套地区当时秦始皇忙于统一战争,无暇顾及,只采取厚币重贿的消极办法抑制匈奴进一步侵略的欲望,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威胁,社会上甚至流传“亡秦者胡也”的说法秦始皇要去掉这个心腹之患,派蒙恬两次率数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南北广大地区为防御匈奴再度南犯,还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这些举措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原本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奢靡残暴给人民带来苛重的徭役赋税。

      经过长期战乱方实现统一的秦朝,本来就财政拮据,国库空虚,且百废待举如能实行与民生息政策,注重发展生产,再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适当增加赋税徭役,人民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新政权才会获得喘息和巩固的时间但秦王朝偏偏不是这样,全国统一后,仍连年征战不已,滥用民力戍守边境,修筑长城,建造宫殿,筑驰道,凿灵渠,转输粮草,征调了大量民力据范文澜考证:当时全国人口2000万左右,而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总人口数的15%全国共修建了700多座秦始皇的离宫别馆都城咸阳附近的270座宫殿,还用复道、阁道、甬道等建筑连接起来特别是渭水以南的阿房宫,规模大得惊人秦始皇不但为生前建造了豪华的宫殿苑囿,而且为死后修建了豪华的陵墓据估计,仅完成陵墓的修建,就需要当时全国的劳动力每人服役120多天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赋敛无度,继续大兴徭役,修造阿房宫,发民远戍这种无休止、无尽期的征发,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被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徭役繁重,征伐频仍,必然需要大量的粮饷物资供应,必然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秦朝的地租原定为十税一,另有口税可是后来却增加到占农民全年收入的2/3以上被榨干脂膏的农民,不得不“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庸君佞臣加速了秦王朝的垮台秦始皇的最大失误之一,是未能在生前确立太子扶苏的领导地位扶苏亲眼见到秦始皇实行的繁重徭役、过度赋敛和苛刻刑罚,造成了社会危机,曾屡次劝谏,因而被贬到上郡,不许他在咸阳过问政事秦始皇直到行将去世,才下诏要扶苏回咸阳,想让他继承王位但为时已晚,“沙丘之变”使秦始皇一生最后一个不失为明智的考虑化作泡影扶苏被假诏书“赐死”,胡亥在赵高等人的阴谋策划下登上了皇位,从此加速了秦的败亡胡亥名义上执政,大权实则被赵高独掌赵高玩弄权术,使胡亥不理朝政,而自己则恣意“指鹿为马”,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与诛杀,使大批忠臣良将死于非命,严重削弱了统治的中坚力量后人因此评论说:“秦使赵高执辔而覆其车 二 记取秦亡教训,是汉初从高祖、吕后到文帝、景帝几朝君臣都十分重视的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前后持续了40多年,进而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贾谊的《过秦论》正是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西汉政权采取了诸多改进措施 “民为政本”追随刘邦定天下的政治智囊陆贾,在西汉政权立足未稳时便已开始思考秦亡的教训他在《新语》一书中指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又说,古今帝王成败之道,最根本的一条是能否“得民”陆贾的主张,反映了汉初社会休息民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又是新政权施政的当务之急,所以被高祖和群臣所激赏,并成为此后几十年里“无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文帝时,贾谊以“过秦”为题写了3篇文章,对秦亡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进一步丰富了陆贾的认识他指出:“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贾谊还进一步指出:人民是一切的根本,最有力量的是人民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这些见解,对于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鉴戒作用 抑制商贾刘邦即位之初,社会经过长期战乱,城市人口散亡,经济凋敝商贾乘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有的还用钱购买土地,同新兴地主争夺土地与劳动力;有的则凭借巨额财富,操纵物价,并有意给官府制造困难当时农民之所以贫困,重要原因是商人的盘剥,刘邦看到这种情况对于恢复人民生计、稳定社会秩序,是很不利的,因此决定采取抑制商贾的政策规定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商贾不得拥有私有土地,加倍征收商贾的算赋,等等 “扫除繁苛,与民休息”。

      有鉴于秦“赋敛无度”、“戍徭无已”的教训,汉初施行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休息”,指的是政府征调赋税徭役以不影响农业生产为度;“无为”,则是要求政府不要在赋税徭役制度之外额外征调,少干甚至不干无端扰民的事,以免影响农民生产 首先是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保证从事农耕的时间如惠帝修筑长安时,使用奴隶与刑徒代替农民;吕后改戍卒的终身服役制为一岁而更之制;景帝把成年男子的始役年龄从15岁提高到20岁文、景时期,几乎没有征发农民筑城、建宫殿、修坟墓及其他劳役的事情发生这一切表明,西汉前期确在尽一切可能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 其次,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西汉之初,刘邦就已减田租率为“什五税一”以后,惠帝、吕后时期也没有改变文帝前元二年和十二年,曾两次宣布减当年田租率为三十税一,前元十三年,又免除全部田租景帝以后,基本确立了三十税一的田租率这些措施,使秦末以来受到巨大破坏的农业经济,很快获得恢复与发展到汉武帝即位时,国库盈溢,社会财富已是相当充裕了 “蠲除苛繁”,更新法制秦王朝几乎全盘继承了奴隶制社会的一套严刑峻法,以暴虐治天下而天下亡对汉初统治者来说,这个教训特别深刻刘邦入关之初,就谴责秦“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的苛法。

      汉初在法制上的改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意依法办事,吏治较清明;二是在法制内容上有不少更新,刑法较前大为宽松 亲善邻邦,稳定边防秦朝初年周边民族不断内犯,秦王朝不得不多次对周边民族用兵,导致国力衰落,这对于西汉政权也是十分深刻的教训刘邦初时虽有贸然进攻匈奴之举,导致“白登之围”,几乎丧失建国之基,但事后冷静分析了形势,改以“和亲”代替战争吕后时,尽管匈奴冒顿单于骄傲无礼,还是以友好和善的方式对待之,并许以“和亲”文、景两帝,也都实行与匈奴和亲的友好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匈奴对北部边境地区的袭扰,为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虚心纳谏,重用直臣汉初的政治智囊们普遍认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君主肆其淫威,堵塞言路所以不时提醒最高统治者:如果朝廷上听不到一句不同意见,离垮台就不远了汉初的几位帝王比较清醒冷静,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使贤者各尽其言,无疑是受了这些见解的启发或影响当初刘邦攻进咸阳后看见秦宫的珍宝美女,曾经心旌摇荡,在受到樊哙责问后,便立即打消了贪图眼前富贵的念头刘邦晚年还割爱纳谏他喜爱戚姬及戚姬生的赵王如意,有意废太子而立如意但群臣认为,自古长子为太子,如果没有大错是不能废的,凭一己好恶而废立,是为政之大忌。

      高祖终纳群臣所谏,舍所爱而不废长立幼 汉武帝敢于杀伐决断,执法严厉,是出了名的,但总体上也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喜重用直言相谏的骨鲠之臣为了避免偏听偏信,使下情上达,他还鼓励“四方之士多上书言得失”在他治下,形成了一种言路宽、忌讳少的政治清明局面,有不少大臣敢于犯颜直谏大臣汲黯曾当着众臣之面批评武帝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听后大怒,拂袖退朝然而汉武帝并没有因此怪罪汲黯,相反,对汲黯更加信任敬重重用直臣,采纳大臣们提出的正确建议,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起到了良好效果元朔二年,主父偃上“推恩策”汉武帝采纳了其建议,解决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倡俭抑奢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追求奢侈腐化的生活,为此而征用的徭役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导致天下反抗汉初统治者吸取了这一教训,诸事尽量从简,节省财政开支文景之治”更是开创了接连两代清明的俭朴之风而倡俭抑奢之风的形成,首先与统治集团对奢靡的重大危害的清醒认识大有关系文帝之前的社会状况,一方面是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由凋敝走向复苏;另一方面是复苏的经济面对日益见长的奢靡之风,呈现出不堪其负的态势对此,贾谊在《治安策》里,有非常形象的描绘。

      大致可以概括为:衣饰务求华丽,饮食务求铺张,居陈务求虚荣,视听务求声色富人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几乎吃尽了五方美味;至于歌舞翩跹、灯红酒绿的淫荡生活,商贾富户竞相攀比,花样翻新这样一来,生产与消费出现了失衡的状况,“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于是,初步稳定下来的社会局势又显得动荡不安了:杀父害兄、谋夺家产者有之,偷盗宗庙门帘祭器者有之,白昼抢劫肆意行暴者有之,诈骗粮食赋税者有之,伪造凭证巧取暗夺者有之,乘坐公车、挥霍国家资财者有之总之,为奢靡而追求财利,什么道德良心、社会规则,都难以阻止人们去铤而走险在痛陈了奢靡之风的危害之后,贾谊指出:当前为政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抵制奢靡,倡导俭朴之风;穷家底只有过紧日子,社会才不会由于经济失衡而陷入危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移风易俗”,从而“使天下回心”贾谊的主张深为新即位的汉文帝赏识,并决定把倡俭抑奢作为一项保证长治久安的根本政策加以推行 贾谊还指出,倡俭抑奢必须有制度保证贾谊的这个主张也得到了文帝的采纳当时,奢侈现象在官宦显贵中尤其严重比如,淮南王刘长,自恃为皇亲,根本不把朝廷倡俭的申令放在眼里。

      汉文帝见他留在京里影响不好,便遣归封邑但刘长劣性不改,依然大肆挥霍国家资财,其他的一些官僚也纷纷效仿仅因每年乘公车游山玩水的费用,就给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于是,文帝以整肃官风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比如,郡县罢献、侯国罢贡制度的确立,堵死了王公显宦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列侯一律回封地就食制度的确立,使得吏卒运输开销越来越大的状况顷刻改善;裁减宫省郎员、官府吏员的数额和解散中枢警卫部队,大大减缩了国家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