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474836238
  • 上传时间:2024-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陶令哲(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00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已然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重要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培育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精神品质、创新素养、家国情怀意识,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优秀道德品质力量、与时俱进的学习创造力量、爱国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力量等,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就此而言,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等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办学目标即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一定要求对此,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将其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深度、有机的融合,切实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中华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教育概述1.1 中华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即在某一区域的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沉淀凝练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品质、道德观念、民族风俗、思维模式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总体表征。

      而中华传统文化,指的就是中华民族在千年历史长河奔流中所流传下来的有关经济、政治、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经由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其中凝聚了历代先贤的智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主要指精神、思想方面的文化融入,旨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良好引导,使其在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造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等精神思想的指引下,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行为,切实提升其职业素养,为其未来就业奠定基础1.2 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作为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对于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呈现增长态势根据国内学者对于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来看,其主要观点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晋升的技术,具有一定的显性表象的特征[1]从根本上来看,职业素养主要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涉及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规范有学者提出,相较于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核心作为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素养体现着人最基本素质,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培养价值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于职业素养方面的研究逐渐起步,其中认可度较高的定义即:“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判断人才是否可以胜任岗位的重要评价指标[2]。

      职业素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的培养,这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素养教育是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岗位适应力,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强化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专业对口度,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胜任相关工作,其实培养懂技术、爱劳动、能创新、讲道德的全能型人才[3],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在实际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针,切实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和“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和教育任务2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文化内涵深厚、分布广泛,具有基础性、根源性、多样性、务实性和传承性等多元特征,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艺术文化和科技文化内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极强,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精神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诚信友善、团结协作、爱国奉献等精神文明,是维持中华民族竞争力和民族活力的重要精神品质体现,对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对此,学校应科学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将其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充分融合起来,助推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2.1 有助于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诸多人格、品质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一定的导向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总体表象,在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中,道、墨、儒、法、兵等丰富的思想文化在我国境内交汇激荡,造就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勤劳自强、团结友爱、朴实厚道的优秀道德品质,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成为教化群众的道德之力[4]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其中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习与性成”等理论,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2 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长远的历史发展中,广大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踏实的劳动力创造出了绚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由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传承,才能够延续至今,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创造力量,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与教师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当下的教育机制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造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助力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这一过程并不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深入文化内涵,掌握其内在基因,从物质文化中挖掘出精神文化的卓越性[5]基于这一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掌握文化基因,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2.3 有助于激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奉献和团结友爱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从历史角度来讲,道家所推崇的“自然无为”思想及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学说,其中所蕴含的即为中华民族凝聚一致、万邦协和的思想[6];此外,儒家思想中“先义后利”“公而无私”等思想理念也从家国层面倡导了忠于国家、崇尚民族的精神气节[7]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爱国奉献、团结统一的价值观念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每一位人民的心中,成为国人的一种基本价值观此外,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如古时的范仲淹、包拯;近代的吉鸿昌、杨靖宇;当代的焦裕禄、任长霞等,他们将终生奉献于国家事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8]。

      将这些爱国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融入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中去,具有持久的价值和积极的当代意义,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共同体”意识,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使其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促进祖国的稳定、长效发展3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存问题从近些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岗位的对接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不断改革,作为两者结合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高职教育同时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在满足高等教育要求的同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情况来看,其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普遍存在文化根基的缺失情况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刚刚开始接触社会,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在这一阶段中,受限于文化素养的不足,容易导致其在进行职业目标设置时偏向短视,功利化严重,难以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意识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根基的缺失,很多大学生对于事物的分辨力不足,导致其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容易受到物欲文化、功利文化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导致其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价值观念混乱。

      其二,在精神文化层面,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较弱的文化归属[9]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渗透下,高职教育体系中,传统人文教育相对消减,导致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逐渐出现断联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格修养和高雅文化情趣的培养,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形成,对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选择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对于就业和择业普遍处于茫然和懵懂的状态,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不足,加之自我认知的偏差,致使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缺乏自己的立场,进而导致随意就业、职业规划混乱等情况时有发生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4.1 转变学生认知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璀璨的文明、厚重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素材具体来讲,传统文化中包含有恪尽职守、勤劳勇敢、兢兢业业等工匠精神,高校领导需要借助课堂渠道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因此,高校需要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此来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情感动态和思想变化来探寻融入传统文化的合适契机,进而能够在此过程中端正学生的思想和改变他们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最终可以约束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

      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各种优秀代表人物、先进事迹相关的视频和资料,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和政治家包拯、抗战英烈杨靖宇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等,从而能够感染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可以在榜样的驱动下践行职业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成为他们创业、就业中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10]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现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盲目追捧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为改善这一现状,高校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更加关注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和传统文化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讲解中,有效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阐述和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与价值,从而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比如,高校可以在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时尝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闻鸡起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及“张良拜师”等文化典故,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端正从业态度并为之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进而能够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就业倾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11];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校企合作实习纳入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来进企参观和实习,借此机会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为他们后续择业与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来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最终能够深化大学生对修身养性、鞠躬尽瘁、任劳任怨等职业素养维度内涵的认知和理解。

      4.3 构建网络互动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涌现出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基于此,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内能够有效宣传和广泛传播,高校还可以借助先进技术与设备来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以此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全方位融入和贯通学校领导和教师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尝试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整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中提炼职业品质具体来讲,高校可以建立线上网络平台、线下实践平台及竞赛平台其中线上平台包含有、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及各类网站等,旨在吸引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相关的元素,并以此为基点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结合广播站宣传、海报及宣传栏宣传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21-2022年度湖南省澧县医院护士招聘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docx 2021-2022年度湖南省绥宁县皮肤病医院护士招聘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docx 2021-2022年度湖南省益阳市中西结合医院护士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描写拔河比赛的作文(精选63篇).doc 辽宁省大石桥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英语3月阶段检测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2021-2022年度湖南省益阳市眼科医院益阳市口腔医院护士招聘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使用电子表格模拟分离定律实验的教学实践.docx 2021-2022年度湖南省湘潭市仁和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x 2021-2022年度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2年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总结.doc 收银员个人简历怎么写收银员工作经历怎么写.doc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蔡庄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 小学生游学作文(精选4篇).doc 2024年度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乡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中医临床医学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1-2022年度湖南省湘潭市湘潭锰矿职工医院护士招聘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 数学考试的改革.doc 2021-2022年度湖南省通道县人民医院护士招聘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OSN9800主要特点笔记.doc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