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玉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玉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荷风吹彻晓寒①过了桥,就是荷园,周围的时间,属于初秋的黄昏,夕阳从树冠里钻出来,染红蝉鸣之后落向远处的山头风突然细了,薄了,像一个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②荷园在富家湾,顺着土路出我的大兰冲,就尽收眼底了对富家湾我算是熟悉的,那里有一个大杂院,许多人家混居在一起,我舅公家也住在那小时候正月走亲戚,最不想去的就是那里,父亲偏偏不照顾我的情绪,硬要扯上我去舅公家要经过一座桥,桥有三搭,铺着木板,年深月久,木板变了色,烂了边,穿了孔,踩上去吱吱呀呀地响随着响声,我感到桥在我的脚下喘息,摇晃河水挤眉弄眼,冷不丁咧开嘴吐出舌头我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过了桥,趟过一个个泥水坑,我的心还跳得一塌糊涂,像是要破胸而出我回头望一眼,老觉得这座桥不怀善意③见到舅公,父亲偷偷扯一下我的衣角,我怯生生地叫一声,他答应一声后,继续靠在椅子上抽烟他的两条腿弓得规规矩矩,长烟杆一头衔在嘴里,另一头搁在燃烧的炭火上,造型滑稽古怪他的脸好像没洗干净,数不清的斑斑点点摇摇欲坠,我怀疑一有风吹草动,那些黑斑就会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这样一张脸,配上灰尘扑扑的墙壁,使我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我不想呆在屋里,推开门出去,外面是一个天井,周围放着风车,锄头,晒垫,箩筐,其间还夹着些坛子罐子,梁上挂着一排晒干的红薯藤天井的四个角上支着柱子,柱子的颜色难以定义,像黑,像灰,又像白这些东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里,压根没有动过天井里的苔藓也是,总不见长,薄薄的一层,和头年一样,就连溅到里面的爆竹屑,都保留着去年的样子这般哀凉的意味,不为别的,仿佛就为坐实一件事情,时间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未来过这里④中午,我们围着一张老方桌吃饭,菜看上去不错,大块的鱼肉堆在碗里,我几次伸出筷子又缩了回来,我记起母亲的反复告诫,你去了别人家,鱼和肉不能吃,那是主家待客时装门面的,藏在底下的都是萝卜丝和笋丝这件事情关系到一户人家或者说一个村庄的尊严,尊严没有贫富之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战饭吃得索然无味,我象征性地扒了几口,放下碗筷匆匆出了大门屋檐下,堆满了杂乱的柴火,紧靠着柴火的泥巴墙裂纹纵横交错,乍一看以为是一张压平的龟壳宽大的屋坪里,草垛一个挨着一个,这些牛羊赖以度过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处是洞,东倒西歪,像一些残缺不全的日子堆积在那里。
鸡,鸭,猫和狗在草垛的缝隙里悠闲地漫步,它们打架,跳跃,歌唱,兴致勃勃,这是属于它们的自由广场枯黄的杂草中,躺着碗和坛子的碎片,牛粪,鸡粪,废纸屑,蛇皮袋,人经过时,要看准了才能下脚,人们忙着挣一份口粮,没有闲功夫去管这些鸡毛蒜皮天压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里的我,成为寒风中孤独的存在父亲出来后,我在他面前甩开大步,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个灰头土脸的地方⑤我是在一条沥青路上想起这些事情的,路很长,给我提供了足够的回想的时间我顺着路走,路边的灯柱像两根虚线,向着一片别致的楼房延伸,格桑花簇拥着灯柱下浅绿色的垃圾桶粉红的自行车游道上,三五个游人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过去过了游道,拐进一条木走廊,我慢慢地走着,听到鞋底敲在木板上橐橐的响声几只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向另一片荷叶,一只红蜻蜓刚飞出不远,又依依不舍地折了回来就在我边走边看的时候,高擎的荷叶,红,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莲蓬,拖家带口向我涌来,一瞬间把我包围了,淹没了⑥我慢慢累了,坐在木亭子里歇息,有孩子在亭子里卖莲蓬,四个扎成一把,十块钱,我买了一把,剥一个放进嘴里,嫩,甜,脆,比板栗的味道好晚风送来密集的荷香,这清香缠绕的荷风,把我送往李白王维的唐代,周敦颐杨万里的宋代,送往冰心和朱自清。
我看到鱼一条跟着一条来回,戏弄低垂的荷叶,听到桨声欸乃,一只乌篷船摇碎江南的早晨,采莲女子湿漉漉的笑声,接二连三地落向叶面,花间,莲蓬,水里,即将消失之前,又被那支长篙悠闲地搅起,打湿了女子的衣衫一个荷园,让我轻而易举地凌越了时间,穿过千山万水⑦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东西摩擦着,分明是在故乡,却有挥不去的异乡的气息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单单回不到过去过去仿佛被一刀两断,连根拔起,我遗忘了过去,过去也遗忘了我,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无情的人我的乡愁已然下落不明,无处寻觅,不过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个村庄的命运⑧夜就要来了,一群鸟从荷风中飞过,我举起相机准备拍下来,鸟很快飞走了,不见了,像在有意回避我的镜头我意识到,我已经打扰到它们了选自2018年9月11日《文汇报·笔会》)20. 赏析第①段画线句21. 第③④两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22. 赏析“荷”在文中的作用23. 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20. 兼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一掠而过的轻柔荷风比作羞怯逃离的女子,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荷风由近及远掠过荷园的情态,委婉地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疏离感。
21. 细致入微地写出故乡环境的陈旧、杂乱、肮脏的特点,与文中荷园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儿时乡村生活的守旧、封闭、落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凉情绪(厌烦、排斥、无奈),为后文情感的抒发作铺垫 22. ①荷是文章刻画的主要对象(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营造了美好的田园气息②是作者诸多联想的触发物③寄托了作者向往繁荣兴旺、幸福快乐的美好情感④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密完整 23. 文章立足现在,以村庄过去的落后贫穷与当下的诗意美好作对比,表达了不必追恋过去,应坦然接受时代发展下村庄变迁的情感,反映出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态度,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新旧变革具有启发意义2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上下文文意具体分析,按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效果”的模式作答风突然细了,薄了,像一个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这句话是景物描写,“风”是描写的对象,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一掠而过的轻柔荷风比作羞怯逃离的女子,“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中“领”“奔跑”“慌”“逃”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荷风由近及远掠过荷园的情态,全文是写“我”对荷园的回忆,从情感上本句委婉地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疏离感。
2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考生应从内容、手法、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第3段环境描写的句子为“外面是一个天井,周围放着风车,锄头,晒垫,箩筐,其间还夹着些坛子罐子,梁上挂着一排晒干的红薯藤天井的四个角上支着柱子,柱子的颜色难以定义,像黑,像灰,又像白这些东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里,压根没有动过天井里的苔藓也是,总不见长,薄薄的一层,和头年一样,就连溅到里面的爆竹屑,都保留着去年的样子”第4段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是“屋檐下,堆满了杂乱的柴火,紧靠着柴火的泥巴墙裂纹纵横交错,乍一看以为是一张压平的龟壳宽大的屋坪里,草垛一个挨着一个,这些牛羊赖以度过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处是洞,东倒西歪,像一些残缺不全的日子堆积在那里鸡,鸭,猫和狗在草垛的缝隙里悠闲地漫步,它们打架,跳跃,歌唱,兴致勃勃,这是属于它们的自由广场枯黄的杂草中,躺着碗和坛子的碎片,牛粪,鸡粪,废纸屑,蛇皮袋,人经过时,要看准了才能下脚,人们忙着挣一份口粮,没有闲功夫去管这些鸡毛蒜皮天压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里的我,成为寒风中孤独的存在”从内容上,细致入微地写出故乡环境的陈旧、杂乱、肮脏的特点;手法上,对比,与文中荷园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儿时乡村生活的守旧、封闭、落后;从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厌烦之情,为后文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情感的抒发作铺垫。
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意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跟该意象相关的重要语句,结合内容和在文中的位置判断,注意把握作者情感从文章思路来看,本文中“荷”这一意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是作者诸多联想的触发物,是本文的线索;从作者的取材角度来看,荷是文章刻画的主要对象,“高擎的荷叶,红,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莲蓬,拖家带口向我涌来”,这样的荷园美景营造了美好的田园气息;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密完整;从情感效果上,作者笔下的荷园是静美的,环境宁谧,风景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群鸟从荷风中飞过,我举起相机准备拍下来”这些情节寄托了作者向往繁荣兴旺、幸福快乐的美好情感2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情感的能力考生应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文中透射作者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第六段“一个荷园,让我轻而易举地凌越了时间,穿过千山万水”,以村庄过去的落后贫穷与当下的诗意美好作对比;第七段“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东西摩擦着,分明是在故乡,却有挥不去的异乡的气息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单单回不到过去过去仿佛被一刀两断,连根拔起,我遗忘了过去,过去也遗忘了我,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无情的人”,文章立足现在,表达了不必追恋过去,应坦然接受时代发展下村庄变迁的情感;“我的乡愁已然下落不明,无处寻觅,不过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反映出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态度,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新旧变革具有启发意义。
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
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