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常见问题诊断技巧.ppt

5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5271305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1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心理问题诊断技巧心理诊断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指标观其言行,了解内心感受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动态观察 心理测验在诊断中的适当应用心理测验在诊断中的适当应用中国(CCMD-3)主要分类类别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 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心理诊断要有一颗真正帮助求助者的心要具备比较广泛的生活知识和医学心理学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注意病史的保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与态度 乐于同人交往,关心他人,能为人排忧解难情感丰富,善于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感知敏感对个人的能力充满自信,对复杂的人生总是抱有希望切忌以自己的情绪为出发点判别谁是谁非,谁应负有主要责任。

      要认可来访者有权拥有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当作来访者合理的反应心理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1、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的各 种适应性障碍 2、神经症性障碍 3、人格障碍 4、性心理障碍 5、精神疾病康复期病人 6、心身疾病 7、其它问题“难缠的人”? 反复陈述一些事情,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检查,且无 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也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 基础的再三保证症状可以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或器官,也可以遍及全身各处 可以长期固定不变,也可以不时变换花样或到处游走有的主要诉述各种不适感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这些躯体不适与症状不能用病 理发现解释;将躯体不适症状归咎为躯体患病;据此向各科 求助;“难缠的人”? 主要是一套推断和解释暗示性很高,看的医书愈多,症状和病也愈多 有的人有反暗示,吃什么药都有“副作用”,以致拒绝用药 确信患有某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尽管根据不足, 但也不是毫无理由深刻理解心理症状症状包括心理过程问题:知、情、意心理背景:意识个性:性格、能力(智力)、气质这三方面的问题可以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个 混合的现象1、首诊第一印象,进门的动 作,长相、身材、衣着、神情 等,见面时的个人感受 2、注意肢体语言(坐立的姿 势与距离) 3、运用询问和倾听 4、一般临床评估与诊断(症 状,社会功能,器质性/心理原 因,是否药物治疗) 5、自杀、自伤,伤人 6、选择、转介心理异常的判定心理症状的识别起因可与精神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自知力,求治心; 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 时间大多持续迁延。

      自己无法解脱,最终超出承受能力 总是生活在委曲或内心冲突之中 心理症状的识别知道中国人不善于表述情感症状的特点 由浅入深(自杀问题) 由易而难(躯体-失眠-焦虑-抑郁) 避免言语刺激(偏见与歧视)性格症状注意的是内心感受、行为方式,症状的认定 应注意心理活动的内容智力问题的认定应注重社会 能力心理症状的识别学会听交响音乐,分辨不同声部的旋律我们听到的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从中我们要分辨什么 是心理过程的问题,什么是个性的问题,什么是心理 背景的问题,文化、价值观、生活事件的影响作用 我们的关系有可能增加新的问题,产生噪音,影响对 问题的认识心理症状的识别接受,被接受;尽量不发生冲突;鼓励;注意躲闪的细节,魔鬼都藏在细节里;不争论;不当老师;不当父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体格检查: 采集资料: 收集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料,例如生活状况:心理发展情 况、婚姻家庭个性或行为特点、社会生活事件以及人际关系、娱 乐活动、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家庭支持、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 特点、自我描述等资料 心理学检查:  结合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直至使用 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 ,以确定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内容和在疾病发生、发展、恶化 和好转中的作用。

      注意心理行为反应,有时可以从对某事物的特 殊反应中找出其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特点,例如是否过分敏感、拘 谨等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从各种信息源获得有关 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个人成长中的 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人格发展、智力、社会 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 理测查;结合基本理论,对是否是、何种心理问题、由哪 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 题作出恰当的估计 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 sensation ): 癔症性感觉缺失知觉障碍(perception):·错觉(illusion)·幻觉(hallucination)听、视、嗅、味、触、内感受器(内脏、运动)真性与假性幻觉,反射性幻觉与功能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思维障碍量与速: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贫乏连贯性: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云集逻辑性:病理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妄想delusion 定义与三个基本特征病理的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病态的坚信—与事实不符,不为事实纠正自我卷入—均涉及切身利益和个人需求个人独有—不能分享和为他人接受注意与记忆障碍注意障碍(attention)主动与被动注意。

      注意涣散/转移的区别 记忆障碍(memory)识记、保持、再认、回忆记忆减退与增强遗忘症:远事近事、顺行逆行、心因性遗忘(选择性遗 忘)错构与虚构心理危机干预---一个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创伤和打击,如理想、目标和事 业的丧失,亲人的意外死亡,人际关系的恶化等 生活问题---恋爱、婚姻、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适应不良, 学习困难,儿童行为不良,人际关系问题,以及酒和药物依赖等 身心疾病---许多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其疾病的发生, 发展与转归也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 精神障碍---神经症、人格改变及其他精神障碍者、社会功能康复、婚姻与 生育等 其他心理卫生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摩擦、恋爱婚姻、家庭 矛盾、亲子关系、升学考试、就业选择等心理问题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对什么都没兴趣沮丧很伤心很无助绝望压抑空虚患者常用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患者家属常这样形容他们悲观消极懒散很沉闷爱哭泣喜怒无常没有笑容效率下降愤世嫉俗江开达. 中国抑郁防治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6. 常会遇到这样的常会遇到这样的心理问题患者常在主诉中这样说道躯体不适有可能是抑郁焦虑状态所带来的躯体不适有可能是抑郁焦虑状态所带来的身体不适•头痛•疲乏•睡眠障碍•头晕•疼痛•胃肠不适•性功能障碍•月经问题情绪困扰• 忧郁• 不快乐• 无望感• 低自尊• 记忆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焦虑• 愤怒烦躁江开达. 中国抑郁防治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6. 抑郁焦虑状态的主诉是全身多方面的识别就是这么简单!识别就是这么简单!Sutor B, et al. Mayo Clin Proc. 1998; 73(4): 329-337.Jiang W, et al. CNS Drugs. 2002; 16(2): 111-127.抑郁——缺乏动力、欲望: 疲乏、精力低下 缺乏兴趣 迟滞 注意不集中 无价值感、无助感、无用感 无法体验乐趣等焦虑症状群: 激越 焦虑 紧张 不安 恐惧 强迫 责备他人心理问题诊断诊断标准解读诊断标准解读ICD-10抑郁发作(WHO)核心症状(至少1项):• 抑郁情绪• 失去兴趣或愉快感核心症状(至少1项):• 抑郁情绪• 失去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缺乏或过度疲劳其他症状(至少4项):1、体重改变 2、睡眠障碍3、激越或迟滞 4、疲倦其他症状(至少2项) :1、注意力下降 2、自我评价降低 3、自罪 4、悲观5、无用、自责6、思维注意力下降7、自杀观念等5、自杀6、睡眠障碍7、食欲下降等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DSM-Ⅳ抑郁发作(APA)睡眠障碍和精力减退属于共病症状睡眠障碍和精力减退属于共病症状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注意力障碍易激惹精力减退• 过度担忧•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晕、震颤) • 大汗• 口干• 坐立不安• 呼吸急促焦虑症状抑郁症状•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罪恶感 • 自杀观念抑郁焦虑的共病症状人格(personality):行为模式及待人处事习惯方式 ,是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改变由于器质性或退行性变化导致的人格变异人格障碍早年开始,逐渐形成,持久、顽固的不易纠 正的人格缺陷严重的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给他人及自我造成麻烦心理问题诊断分裂样人格障碍 孤僻离群—孤,无社交,无朋友,沉缅于幻想和个人世 界.情感冷漠—冷,表情冷淡,不通人情缺乏愉快感,没有兴 趣(包括性).对批评和表扬无动于衷 偏执性(型)人格障碍 偏执特质—敏感与多疑,对挫折和被拒绝的过分反应, 广泛的不信任、多心、敌意性的曲解,自大与过分自尊—潜在 的自卑,固执与好争辩过分隐藏自己的想法总想探究别人的 动机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高度的攻击倾向,漠视他人感情和利益,蔑视法律, 行为冲动,不负责任(社会和家庭)无羞耻和负疚感,不能接 受教训,有少年品行障碍的证据心理问题诊断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反应:个体遭遇应激源后的心理、生理反应应激反应:个体遭遇应激源后的心理、生理反应 躯体方面:呼吸、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肌躯体方面:呼吸、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肌 肉等肉等 情绪方面:紧张、焦虑、烦恼、郁闷、情绪不稳、易激情绪方面:紧张、焦虑、烦恼、郁闷、情绪不稳、易激 惹等惹等 认知方面:注意涣散、记忆减退、优柔寡断认知方面:注意涣散、记忆减退、优柔寡断 行为方面:激越兴奋、闭门不出、行为刻板行为方面:激越兴奋、闭门不出、行为刻板 意识状态: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惊跳反应、茫然意识状态: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惊跳反应、茫然 急性应激障碍(1小时内起病,病程<1个月)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病程<1个月) 创收后应激障碍(创收后数日或数月后发病,病程≥3个月) 适应障碍(病程<6个月) 心理问题诊断神经衰弱---精神容易兴奋又容易疲劳。

      脑力和体力不足,易疲劳 ,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 性病变存在因为起病时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和强烈的情感体验 ,病前个性常有某种缺陷,所以可能是精神因素和易感素质共同 作用的结果 疑病状态---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而固执的怀疑自己患上了某些 莫须有的严重疾病,并因此引起烦恼和恐惧个性特征往往比较 内向、脆弱,感情细腻,为人处世虚荣心较强是个体因不能承 受现实的压力而导致的行为退化的表现心理问题诊断心理问题诊断癔症---由于精神因素(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造成 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也称歇斯底里多数发 病突然,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或感觉运动障碍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可在暗示影响下改变或消 失 流行性癔症心理问题诊断强迫状态  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 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 恐惧状态  又称恐怖性神经症是指对某些特定的对象如蛇、电 梯、猫或某些特定情景如黑暗、空旷的场所,飞机等 发生过分恐惧的一种心理异常当事人的恐惧反应与 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  通常分为:  社交恐惧症 空间恐惧症 动物恐惧症 疾病恐怖症关注睡眠人的一生中睡眠时间占 去生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