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线段图力量大无穷——浅谈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妙用.pdf
2页教苑时空·教研经纬 浅谈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妙用 浙江绍兴市树人小学东校区(312000)徐珍珠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 题将数学知识的数量性与现实应用性进行结合,体现了新 课标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应用能力的理念但与 此同时,因为应用题数量性与应用性的杂糅,而小学生思维 仍处于具象思维占统治地位、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完全的阶 段,对于应用题中一些复杂的语言文字、抽象的数量关系常 常一筹莫展,这使应用题成了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教师 在讲解应用题时,如果只是单纯地从题目入手以抽象解析 抽象,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教师费尽口舌,学生也不得其解 而线段图在应用题的解析中起到了令人欣喜的妙用—— 它是联系抽象数量与直观数字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画线 段图可以高效、迅速地理清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形 象地破解题中的数量密码,高效解决应用难题,提升学生数 学能力本文我将从形象直观、条理清楚、开思启智三个方 面,具体解析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妙用 一、形象直观,线段图巧化变量利解题 著名的教育学家朱智贤曾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 本趋势是从具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里所说的 抽象思维并不等同于成人意义上的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 维仍与感性经验紧密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这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应用题 中抽象的语言文字仍旧常常能给高学段的学生带来困扰 面对应用题抽象文字占据主要地位的事实,线段图有力地 补充了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不足通过线段图的绘制, 抽象文字变量被巧妙地转化,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小学生面 前,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数形转化是线段图最普遍 的用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 进行图形绘制,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线段图绘制的规律,利用 线段图解决大部分应用题 例如,在教学完“倍数和因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 题:“光每秒能传播30万千米,这个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长 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地球赤道大约长多少万千米?”这 道题目的文字语言比较抽象,部分学生无法理解“7倍还多 2万千米”这句话,于是我引导学生开始画线段图我采用 根据已知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绘制线段图的方法:“同 学们,已知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我们画一条长长的线段 代表光一秒走的路程我先示范,根据第一个条件画出线 段,并指导学生利用第二个条件模仿我完成线段图剩下的 部分 — 64) — 蓊碲寥隔_\ // “比7倍还多2万千米,我们该怎么画呢?”我提问。
“因为比7倍还多,所以要先空出2万千米,再把剩下 的线段7等分一个学生答我根据他的回答完成线段图 完成线段图后,解题就容易了最后让学生段图上找出 赤道学生一眼就看出赤道刚好是线段图上7等分中的一 份据此再列方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绘制线段图,可以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地 展现出来,学生根据直观图形的形象表示,很容易就能掌握 变量关系,之后的解题就是单纯的数量运算了 二、条理清楚,线段图速析条件好判断 在五年级数学教材中,开始引入分数概念,这使得应用 题的数量关系更加复杂因为无法准确抽取分数概念中的 数量关系,像分数应用题这类数量关系复杂的题型,成了学 生的心头大患,既学不好,也做不会要解决学生谈复杂应 用题色变的局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条路子,让学生 可以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理出明了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就是这样一条罗马大道,抽象的概念通过线段图进行解析, 立刻变得通俗易懂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解析数量 复杂的应用题型时,关键要做好几方面工作:提取条件时要 准确;转化数量时要清楚;绘制线段图时要符合逻辑力求 通过线段图的绘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准确地解决 复杂型应用题 例如,在“分数的加减”这一课程教学中,有一道应用 题:“已知A比B多1/4,请问B比A少几分之几?”许多学 生看到这道题目后直接回答:“1/4。
当我否定了这个答案 后,学生全都蒙住了,因为在整数的范畴中,当4比日多多 少时,B同时就比A少多少,但分数的性质决定了这道题目 不能按照之前的思路来做 那要怎么帮助学生有效准确地理解这道题目呢?我就 从分数的性质人手,提问:“A比曰多1/4,是把什么数看作 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学生很快说出:“A比B多1/4是 把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A比曰多了4份里面的 1份当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就通过画线段图,引导 学生进一步认识数A与数曰的关系:“你认为这道题的线 段图要先画什么数?”学生纷纷说:“应该先画日,也就是要 先画单位‘l’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段 后,问:“这是曰,我们把它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 份?”学生回答:“把它平均分成4份画好了曰线段,接下 来画A线段就比较容易了,学生很快就画出了曰线段接 教苑时空·教研经纬 小学生四则简便运算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江苏徐州1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221114)乔继萍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基础,而简便运算在计算教学中又有着重要的地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既要重视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 认知目标,又要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 计算教学中,教师耍引导学生选择灵活合理的方法进行计 算,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数学思 维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四则简便运算的错误 率很高,搜集、整理、反思学生的错例,找出规律性的错误, 对在简便运算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能起到 积极的指导作用 【错误一】运算定律认识不清 例:102~15=(100+2)×15=15×100+2=1502; 1 15~98=1 15~(100—2)=1 1500—2 . 成因分析:在学生学习的五个运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 难度最大,题型变化多,计算错误率高,而且特别容易与乘 法结合律发生混淆上面的例子就是因为犯了这个错误,究 其原因,主要是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认识不清,运算 定律掌握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应用过程中发生混淆只掌握 计算法则而不理解算理,那只能是机械地套用,无法适应千 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甚至应用起来会发 生混淆现象,导致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 对策:对于上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先从这两种运算定律 的意义人手,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运算定律 的掌握 以102~15为例同『以借助数形结合,来促进学生理解 乘法分配律:一个长方形长102米,宽15米,求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
画图能使问题更直观,把这个长方形分成100~15 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A是5份,曰是4份,那么 比A少几分之几呢?”学生很快 就从线段图上得到答案:“曰比 少1/5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将复杂多变的数量关系简化成图 形,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特 征,并能根据特征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学生解题 的准确性 三、开思启智线段图发散思维促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小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 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数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点燃学生创造的火焰提供了 广阔的平台线段图就像是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培养的催化 剂,为学生做题带来灵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线段图 的启智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和效率 例如,在四年级的整理与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例题: 水果摊上有苹果50千克,香蕉是苹果的3倍,请问香蕉比 苹果多多少千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般是直接列式计算 “50~3—50=100千克”这样的算法千篇一律难免单调,而线 段图给题目的计算带来了其他可能性:画出线段图后,可以 清晰地发现苹果是l份(50千克),香蕉比苹果多2份,50~ 2=100千克,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了。
线段图的正确运用,为学生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思 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原先的直观思维向结构化直观思维 转变,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进 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深入浅出地 理解题目,一题多解,全面思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 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让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富有创造性的学 习习惯 总之,线段图作为一种高效的解题方法,足以成为学生 应用题学习过程中的“尚方宝剑”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并有 效利用线段图解析法,透彻解析线段图的应用原理,发挥线 段图的直观性、实用性,帮助学生确实掌握线段图的使用方 法.提高应用题解题效率和数学应用能力但与此同时,教 师应该准确认识,耍正确对待线段图解题方法,不能试图一 劳永逸,将所有问题都交付给线段图教师在引入线段图解 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分辨能力,让学生学会适 宜、恰当地使用线段图,真正发挥线段图的作用 (责编金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