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论素质教育下的发展声乐艺术.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386658780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论素质教育下的发展声乐艺术(辽宁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处 辽宁 沈阳 110161)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从一开始就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性和审美性特征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声乐艺术是由封建社会的“学艺”体系向现代社会的“育人”体系转化从形式到内容,从社会地位到功能作用都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在素质教育下发展声乐艺术,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声乐艺术;素质教育;提高G40-012 A 1009-5071(2023)05-0311-02声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嗓音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乐器,其表现力奧妙无穷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和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本歌词集——《诗经》之后,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根据我国南部民间歌词加工而创作出一部诗词集——《楚歌》从这两部诗集中的歌词可以看出其演唱形式各具风格并且,春秋战国时期的歌手已经具备较高的演唱水平如:当时著名的歌唱家秦青、韩斌等都具有高超的歌唱技能到了汉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出现了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音乐机构——乐府,并出现了有乐器伴奏的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南部出现了清商乐到了唐代,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出现了大型的歌舞形式——唐大曲,同时还设有专业性的戏曲演唱机构——犁园;宋元时期,戏曲艺术形式出现,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清代末期,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京剧,使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达到了高峰,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戏剧以外,还有说唱、民歌、小曲、艺术歌曲等形式可见,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们并没有把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加以普及,发挥其教化民众的功能,而只是为少数人作为娱乐享受的方式中国古代的音乐传承方式实际上只有宫廷的专业训练和民间的自发传承两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对少数人的教育,而且并非育人之手段,而是作为一门技艺声乐艺术作为一门音艺术形式只是为少数人所享受,而且从事声乐艺术的人(歌者)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隶属于权贵,没有独立的人格从清末明初兴起,才真正把声乐艺术得以普及作为社会化的国民素质教育的手段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激发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行变革,发动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等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它们的影响下,产生了新式学堂,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积极努力下,当时的清政府以政令的形式准许学堂开设音乐课,并将音乐课正式列为学校必修课,从此,揭开了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志愿到日本或欧洲学习音乐。

      如沈心工、李叔同、曾志众、萧友梅等留学归来后,对声乐艺术的开展和进一步完善做了大量的具有实效的工作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从一开始就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性和审美性特征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声乐艺术是由封建社会的“学艺”体系向现代社会的“育人”体系转轨的重要标志从形式到内容,从社会地位到功能作用都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声乐艺术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中国的古代,声乐艺术被少数人所拥有,而且只是作为娱乐的方式,并非作为育人之手段,从事声乐艺术的人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附属于权贵,只为少数人服务然而新式学堂却把歌唱艺术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其功能作用也由娱乐转向审美功能,由“学艺”转向“育人”的手段歌唱艺术也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打破了古代少数人的特权因此,声乐艺术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声乐不再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而是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2、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对于歌唱的演唱姿势,发声方法都已经提出了初步的要求随着声乐教育的发展,大量的西方音乐被介绍到中国,同时促进了我国专业学校的发展,对我国专业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美声唱法被早期的海外留学人员传入中国,正是美声唱法的传入,中国的专业声乐教学才得以形成,从理论体系的形成到教学模式、体制建构等都来自美声的引入3、从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看,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封建社会时期,大多的声乐艺术作品都是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反映的是落后的、腐朽的封建主义的思想;而声乐艺术的发展后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及“救亡图存”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如《中国男儿》《军歌》等,另外还有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内容,如《勉女权》《女子体操》《缠足苦》也有宣传反对迷信,学习科学的如《辟占验》《格致》;还有宣传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来代替封建旧习俗的如:《文明婚》《跳舞》这些进步的思想内容给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4、从声乐艺术的体裁看,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创作艺术歌曲,并对声乐演唱有了初步的要求,如李叔同创作的《西湖》《采莲》《忆儿时》等许多作品,文词清新雅致、意蕴深邃醇厚,意境悠远、绵长不绝,可以说是为近代中国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石,也因此他的歌曲在当时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尤其受欢迎,得到广泛流传。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群众集体歌咏艺术形式,对我国合唱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激发了当时人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大量的军队歌曲的产生,开创了我国军队歌曲的先河,如《军歌》《革命军》《从工农兵联合起来》等这些歌曲以鼓励人们的士气为手段,以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为目的5、声乐艺术的发展,激发了许多人学习音乐的热情,并开始产生中国第一代的职业音乐家,如:萧友梅、王光祈、黄自等,他们都曾留学欧美、学成回国后又都致力于专业的音乐教育,并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专业学校不断产生,促使产生了我国早期的一批声乐艺术家如:周淑安、应尚能、方于、周小燕等,他们对西洋唱法的引进,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形式的确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声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之,中国的声乐艺术由封建社会的“学艺”体系向现代社会的“育人”体系转化声乐艺术的社会地位提高,声乐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才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正是这样,才产生了我国早期的一批音乐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声乐作品;正是这样,才诞生了我国第一批专业的声乐工作者;也正是这样 西方音乐才大量传入中国,中西文化才得以交流,美声唱法才传入中国,中国的专业声乐艺术教育才得以形成。

      在素质教育下发展声乐艺术,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