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 路 勘 察 细 则.doc
53页铁 路 勘 察 细 则第五篇地 质(试 行)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二ОО五年三月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 2.2 符号…………………………………………………… 3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基本内容……………………………… 53.1 准备工作……………………………………………… 53.2 工程地质调绘………………………………………… 53.3 勘探…………………………………………………… 83.4 测试…………………………………………………… 103.5 资料分析及文件编制………………………………… 104 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14 4.1 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及要求………………… 144.2 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 204.3 不良地质工程地质勘察……………………………… 324.4 特殊岩土工程地质勘察……………………………… 324.5 土源、砂石料产地工程地质勘察…………………… 33 附表一: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初、定测应交资料汇总表……355 改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425.1 一般规定……………………………………………… 425.2 改建既有线及增建第二线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425.3 既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 445.4 既有路基不稳定(病害)地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455.5 既有线电气化工程地质勘察………………………… 475.6 土源、砂石材料产地勘察…………………………… 48附表二:改建既有线及增建第二线初、定测应交资料汇总表 ……………………………………………… 49附录A:铁路工程岩土分类…………………………………… 51附录B:地基承载力…………………………………………… 62附录C: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71附录D:环境水侵蚀性判定标准……………………………… 73附录E:水、土、砂、石试验取样数量及要求……………… 76附录F:土、砂、石建筑材料技术要求……………………… 82附录G:饱和砂类土、粉土液化判定标准…………………… 94附录H:标准贯入试验杆长修正系数………………………… 96附录J:物探方法选择原则…………………………………… 97附录K:原位测试方法选择原则………………………………100附录L:岩性描述………………………………………………102附录M:加深地质工作…………………………………………105附录N:遥感工程地质…………………………………………1071 总 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铁路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结合我院工作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1.0.2 本细则适用于新建铁路、改建铁路、铁路枢纽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专门研究确定1.0.3 工程地质勘察应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分阶段开展工作,要按照准备工作,地质调绘,勘探测试,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与文件编制的工作程序进行1.0.4 工程地质勘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做好各阶段的工作,勘察资料的内容和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1.0.5 工程地质勘察应采用综合勘探和综合分析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1.0.6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细则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和铁路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工程地质勘察 engineering geologicinvestigation查明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场地自然特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全过程2.1.2 工程地质调绘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通过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及其工程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地质现象等的调绘,发现、剖析地质现象,认识工程地质条件的过程。
2.1.3 工程勘探 engineering exploration通过人工、机械或仪器来揭示地层层序、岩土工程特征,认识地表以下地层的手段包括物探、简易勘探(包括挖探、洛阳铲勘探、小螺钻探、钎探等)和钻探2.1.4 地质测试 geological determine通过对岩、土、水样的室内试验及在地层原始状态下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水文地质条件测试,为工程设计或施工检验提供地质参数的手段包括原位测试、水文地质测试和室内试验2.1.5 不良地质 un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地质现象的统称铁路修建和运营中经常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错落、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风沙、岩溶、人为坑洞、水库塌岸、地震区、放射性地区和有害气体等2.1.6 特殊岩土 special rock and soil对本身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并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岩土的统称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岩)、红黏土、软土、盐渍土、岩盐、多年冻土、填土等2.1.7 容许承载力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在保证地基稳定和建筑物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条件下,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2.1.8 基本承载力 basic bearing capacity建筑物基础短边宽度不大于2.0m、埋置深度不大于3.0m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2.1.9 极限承载力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地基岩土体即将破坏时所承受的压力2.1.10 标准值 standard value指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地基承载力,在某一置信概率下的数值2.1.11 地震动峰值加速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2.1.1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2.2 符 号a0.1~0.2 ——压力为0.1~0.2MPa压力的压缩系数 ——黏聚力Ch ——水平固结系数Cv ——垂直固结系数CU ——固结不排水三轴剪CD ——固结排水三轴剪Dr ——相对密度 ——天然孔隙比Es ——土的压缩模量Ip ——土的塑性指数IL ——土的液性指数 ——渗透系数N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ps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u ——地基极限承载力qu ——无侧限抗压强度R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c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Sr ——土的饱和度UU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 ——天然含水率p ——土的塑限L ——土的液限 ——岩土的天然密度S ——颗粒密度 ——内摩擦角σ0 ——地基基本承载力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基本内容3.1 准备工作3.1.1 在开展外业前,根据任务要求搜集有关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形地貌、航片、卫片、气象和既有的勘探资料与地区建筑经验等资料。
3.1.2 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编录、综合分析研究(包括资料研究与方案研究),遥感图像地质解释(详见附录N),编制有关图表和说明,制定统一资料标准和工作计划,明确外业工作重点3.2 工程地质调绘3.2.1 工程地质调绘应紧密结合工程设置,采用远观近察、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布置工程勘探、地质测试工作,为线路方案比选和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3.2.2 在工程地质调绘前,对复杂山区应先测绘标准地层剖面,编制综合柱状图(平原地区可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编制),如已有地层综合柱状图,则应进行详细校核在测制地层综合柱状图时,应注意标志层的选择和填图单位的划分,地层剖面线应选择在露头良好、地层出露完全、构造简单的地段必要时可到测区以外能代表测区情况的地段进行如露头不连续,需要在不同地段测量地层剖面时,各剖面的连接,必须要有足够的论据,在地质构造复杂或岩相变化显著地区应测量多条剖面,编制地层对比表和综合地质柱状图对各类岩层除进行一般描述外,应着重描述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尽量采集系统的岩石、化石标本以供鉴定3.2.3 工程地质调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地形、地貌的形态、成因和发育特征,以及地形、地貌与岩性、构造等地质因素的关系,划分沿线地貌单元。
2 查明地层层序、成因、时代、厚度、岩土名称、成分,胶结物与分布等岩性描述见附录L第四系应查明时代、成因、名称、颗粒组成、结构特征、颜色、滚圆度、湿度、密实度等,并按地貌单元、地层层位、成因类型、堆积时代等划分土的单元体3 地质构造:查明断裂和褶曲等构造形迹的性质、分布、产状、规模、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序次、组合方式;各类构造岩的工程地质特征、查明岩层产状、接触关系、节理、裂隙等的发育情况与晚近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地震活动情况4 水文地质:通过地层、岩性、构造、裂隙、地表水和井、泉、地下水露头的调查,判明区域内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深、补给条件及流量、流向、水力坡度、水位变化规律;含水层的富水性与水质、水温等,并分析表水和地下水对工程建筑与环境地质的影响5 查明不良地质的性质类型、特征、分布范围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殊岩土的类型、性质特征、分布范围等,判断其对建筑物与环境地质的影响 6 查明岩、土成份及其物理、水理、力学、化学性质划分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与填料组别 7 砂石建筑材料:配合有关专业,落实沿线新采砂、石材料的产地及名称、成份、结构、颗粒组成、夹杂物,石场的剥土厚度与石料的抗压、抗冻、磨损等质量情况,并计算其储量和可开采的情况。
8 调查既有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地质病害防治措施及效果3.2.4 地质图调绘要求:全线工程地质图(1:10,000~1:200,000)的编制, 应充分利用既有资料汇编,并对沿线一定范围的主要地质构造、不良地质进行现场核对,在野外现场填绘中,一般应采用比提交图比例尺大一级的地形图作为填图底图(详细工程地质图和工点工程地质图可利用线路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直接在现场填图,必要时用仪器实测),调绘的方法一般采用穿越法,调查的路线大致与构造线,岩层走向及地貌单元相垂直,把沿线的各种地质界线、岩层产状与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等标绘在地形图上也可采用布点法,根据不同比例尺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好一定数量的观察点与观测路线,以达到最广泛的观测地质现象的目的,但对工程起控制作用的岩层走向与构造线等,应沿其走向追索,并编制示意断面图3.2.5 工程地质调绘的精度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各种工程地质图与代表性断面图均应有足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