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至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docx
3页1956年至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一、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随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 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八大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中国学术界和中共本 身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中共八大提出了一条正确的路线, 而把此 后20余年内中国激进和极端的发展道路及其后果,归结为对八大路 线的背离,同时又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与八大连接 起来二、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它是根据 党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一化三改造到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三、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这条总路线具有两面性,其正 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 况的普遍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国情,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四、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 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 严重,食品紧缺2,大庆油田:1959年9月26日,在黑龙江省一个叫大同的 小镇附近,一座油井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 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出油的日子又临近国庆,新发现的 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五、1961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 “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1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共中央 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重要讲话,指出全 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地、干劲十足地做好调整工作到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六、科学发展1,1956年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弹、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1963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 研究实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2.两弹研制(原子弹、导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1964年,中国仿制成功国产地空导弹“红旗-1”号1967年研 制成功“红旗-2”号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标志着中国地空导弹兵的武 器装备由仿制走向自行研制在道路3,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七、文化发展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提倡文学、科学研究的思考自由、辩论自由、创作 和批评自由1959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奇峰突起的一年这一年,以向建国十 周年献礼为契机,广大电影工作者一鼓作气,共推出了风格多样、题 材不同、高质量的献礼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广大观众和电 影从业人员称为“难忘的195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