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流互感器变比问题.doc
23页6.电流互感器穿心匝数与变比关系2010年01月15日 星期五 16:556.电流互感器穿心匝数与变比关系穿芯式互感器,它的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的比等于一次匝数和二次匝数比的反比;我们就说你这个互感器,穿芯1匝,变比为500/5;穿芯2匝,变比250/5;一次电流/二次电流=500/5=100/1=二次匝数/一次匝数(二次匝数为100匝);穿芯2匝,二次匝数/一次匝数=100/2=一次电流/二次电流,二次电流是5A,可以算出一次电流是250A;也就是说穿芯匝数改变了,你使用的变比就改变了,但互感器本身没有变,它的二次匝数没有变,还是100匝;另外一种算法是:一次电流×穿芯匝数=穿芯1匝时的一次电流(这里250A×2=500A)如果铭牌上最大只写150/5,那么表示这个互感器一次侧(穿过互感器的那根线)只能充许不超过150安的电流通过,如果超过可能烧坏互感器但实际应用中可能一次侧的电流不一定都刚好满足150安这个电流条件,但是可以通过换算得到150安电流感应这个要求,比如75/5、50/5、30/5150/5就是说一次侧的电流是150安,二次输出5安,变比就是150除以5等于30倍,75/5、50/5、30/5以此类推。
75要穿2圈;50穿3圈;30要穿5圈也就是说二次侧要满足输出5安电流这个条件则必需一次侧要有150安的电流感应,如果一次侧只有75安,则穿二圈后75*2就满足了一次侧150安电流的感应了,其它的也是以此类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互感器 是N1/N2=I2/I1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匝数少 二次测匝数多 把电流降到5A ,让电流通过线圈就可以 1》一个单相表接一个互感器: 再要听供电局的,他们决定是否供电!计算电流为187A,可选200/5互感器,电表选DT862 3(6)A就可以.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使用 我要打印 IE收藏 放入公文包 我要留言 查看留言 文章来源:互联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5-28 8:54:00 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电能表、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等部分组成,电流互感器是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介绍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 1 选择的原则 1.1额定电压的确定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与被测线路的电压UL相适应,即UN≥UL 1.2额定变比的确定 通常根据电流互感器所接一次负荷来确定额定一次电流I1,即: I1=P1/UNcosψ 式中UN——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kV; P1——电流互感器所接的一次电力负荷,kVA; cosψ——平均功率因数,一般按cosψ=0.8计算。
为保证计量的准确度,选择时应保证正常运行时的一次电流为其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不得低于30%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变比则由额定一次电流与额定二次电流的比值决定 1.3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 互感器若接入的二次负荷超过额定二次负荷时,其准确度等级将下降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一般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S2必须在额定二次负荷S2N的25%~100%范围内,即: 0.25S2N≤S2≤S2N 1.4额定功率因数的确定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1.0 1.5准确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规定,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I、II、III、IV、V五类,不同类别的电能计量装置对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的要求也不同,详见下表: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1.6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的选择,与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关,当为非有效接地系统时,应采用两相电流互感器,当为有效接地系统时,应采用三相电流互感器,一般地,作为计费用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应接成分相接线(即采用二相四线或三相六线的接线方式),作为非计费用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可采用二相三线或三相线的接线方式,各种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 1.7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的确定 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的阻抗是二次负荷阻抗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因而哪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的长度一定时,其截面积需要进行计算确定。
2 使用注意事项 2.1应避免继电保护和电能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并用,否则会因继电保护的要求而致使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选择过大,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对于计费用户,应设置专用的计量电流互感器或选用有计量绕组的电流互感器 2.2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和被测线路串联,二次绕组和电测仪表串联,接线时必须注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当电流互感器内部线圈的引出线接错位置、端钮标志错误时,都属于线圈极性接反只有极性连接正确,才能准确测量和计量 2.3序及电流相别应正确如在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24种组合接线中,只有第一元件接入U、I和第二元件接入U、I时,电能计量才是正确的,其它接线方式都是错误的 2.4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否则,将产生高电压,危及设备和运行人员的安全,同时因铁芯过热,有烧坏互感器的可能,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也有所增大,因此,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先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 2.5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应有一端可靠接地,且接地点只有一个以防止一、二次侧绝缘击穿时,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损坏 2.6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严禁使用铝线,且中间不得有接头电流二次回路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4mm2。
2.7当负荷变化范围大,实际负荷电流小于30%时,应采用二次绕组具有抽头的多变比电流互感器或0.5s、0.2s级电流互感器,或采用具有较高额定短时热电流和动稳定电流,并且接近实际负荷电流的小量程电流互感器◎ 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的合理选用 我要打印 IE收藏 放入公文包 我要留言 查看留言 文章来源:互联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9-5 10:21:00 低压计量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电流互感器(TA)和电能表选用不当、联用不妥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特别在农村用电中,存在问题更为普遍例如,有一个用电户安装了一台20 kV·A变压器,电工在计量装置中配3只50/5 A的TA,再联用一只DT8—25(50)的电能表,一个月下来只计得用电量450 kW·h左右像TA变比选大、配小、准确级次不够,电能表容量偏大、偏小等更是常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计量装置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有关规章,谈一些肤浅认识,以供大家参考1 TA的合理选用1.1 本地区用电户多属第Ⅳ类、第Ⅴ类电能表计量装置,老规程要求TA准确级次为0.5级就可以,而新的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应配置准确级次为0.5S级的TA。
1.2 现在安装的低压电流互感器多采用穿心式,灵活性大,可根据实际负荷电流大小选择变比,但确定穿绕匝数要注意铭牌标注方法,否则容易出错通常穿绕匝数是以穿绕入互感器中心的匝数为准,而不是以绕在外围的匝数为准,当误为外围匝数时,计算计量电能将会出现很大差错1.3 TA如何选择,简单说来就是怎样确定额定一次电流的问题它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如有一台100 kV·A配变供制砖机生产用电,负荷率为70%左右,那么在正常生产时的实际负荷电流约100 A,按上面所述标准选择,就应该配置150/5 A规格的TA,这样就保证了轻负荷时工作电流不低于30%额定值,同时也满足了对TA的二次侧实际负荷的要求1.4 TA变比选大,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生当用电处在轻负荷时,实际负荷电流将低于TA的一次额定电流的30%,特别当负载电流低到标定电流值的10%及以下时,比差增加,并且是负误差所以,为了避免TA长期运行在低值区间,对于农村负荷或变化较大的负荷,宜选用高于60%额定值,只要最大负荷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120%即可1.5 TA变比选小,这种状况仅发生在电工对实际负荷调查不清,或用电户增加了用电负荷的时候。
曾有书上介绍TA最大工作电流可达其一次额定电流值的180%,这与DL/T448—2000规程规定不符TA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也会增大误差,并且铁心和二次线圈会过热使绝缘老化所以,工作人员应经常测试实际负荷,及时调整TA变比2 电能表的合理选用2.1 新规程规定,对于Ⅳ类、Ⅴ类计量装置应选用准确级次2.0级的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用于Ⅳ类计量装置时配3.0级,而对于第Ⅴ类计量装置没有作规定2.2 许多资料(也包括老的电能计量规范)介绍或规定,电能表应工作在50%~100%标定电流范围内,误差才小当它工作在30%轻载负荷以下,误差变化很大特别是工作在标定电流10%以下时,因电能表的补偿装置调整限制,不能保证其准确度,超出允许范围的负误差更大所以,新颁规程提出“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目前,D86系列表属此类型,其计量负荷范围宽,正在广泛推广使用2.3 在低压供电线路中,老的规程规定负荷电流为80 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新规程作了修正,降为负荷电流为50 A及以下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而且标明选配方法:“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例如,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为30 A,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