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谚语中的概率论.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463520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5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谚语中的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结课论文学校:班级:姓名:概率论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积累,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而谚语则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文章以人们熟知的几句谚语为例,阐述谚语中蕴涵的概率论思想,揭示“数学”与“文化”的关系,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结合,丰富了“数学文化”素材,填补数学理论与生活应用的鸿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概率论的效率1、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坚如铁此谚语说的是“团结就是力量”,下面用概率论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假设一根筷子能够被折断的概率为p,则n根相同筷子能同时被折断的概率就为pn( 在这里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此事件的因素,只考虑这一个整体中每根筷子作为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单体存在时被同时折断)对于n,p 取不同的值,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现假设p=0.8,则根相同筷子能同时被折断的概率如下表:n 1 2 5 10 15 20 30 50 80pn 0.8 0.64 0.3276 0.1073 0.035 0.115 0.00123 0.0000142 0.0000000177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筷子越多时,能折断的概率就越小,当n=80 时,能被折断的概率只有0.000000017 ,几乎不可能折断 。

      事实上,团结不仅是力的整合,更是智力的互补、性格的兼容、文化的升华团队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类似的谚语还有“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2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此谚语一般用在武术、棋类等各类具有竞赛意义的项目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便是“先下手”那么究竟为什么“先下手者”有较多的获胜机会呢?下面用一个事例加以说明甲、乙两人都是射击队队员,射击水平不相上下,训练之余,为提高竞技能力,设计了一个竞赛项目两人商定,双方对同一目标轮流射击,一方失利,另一方可以继续射击,直到有人命中目标为此命中的一方为该轮比赛的获胜者经过多轮赛事后发现,在每一轮比赛中,凡是先发第一枪者,往往有较多的获胜机会依据甲、乙两人射击水平相当的事实,假定他俩在轮流射击中,每次命中的概率均为p(0<p<1,p+q=1),并设A i={第i 次射击命中目标},i=1,2,3...为方便计算,不妨让甲先发第一枪,然后按商定办法进行比赛这样,甲在该轮比赛中获胜的概率是在甲先射击的约定下,乙在该轮比赛中获胜的概率是由于0<p<1,所以p1>p2,故甲获胜的概率比乙大因而,为公平起见,许多比赛经常要用抽签来决定“谁先下手”,而抽签为什么就公平呢?接下来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吃剩下的东西有福气很多人都拘泥抽签顺序,总认为:如果第一个人中签的话,后面的人就没有中签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自己不第一个抽,那么就感到自己的命运是被别人决定似的,有吃亏的感觉其实不然,中签的概率并不依赖于抽签顺序,下面用一个事例进行论证假设这里共有10 个签,其中只有一个是要中的签两个人抽签时,我们把第一个抽签和第二个抽签的中签概率做一比较首先,第一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是1/10 然后考虑第二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分两种情况:一是第一个人中签的情况(概率为1/10)因为别人不会再有中签的机会了,所以第二个人中签的概率为0;二是第一个人不中签的情况(概率为9/10)因为第一个人已经抽走一个签,剩下的9 个签只有一个签是要中的签,所以第二个人中签的概率就为(1/9)× (9/10) =1/10 这样一来,第二个人中签的概率就是两种情况相加0+ 1/10 = 1/10,即其结果和第一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相同由此可见,是否中签与抽签的先后次序无关,有了这一理论,我们在抽签时就完全不必争先恐后了,说不定您最后一个抽正好中签,是最有福气的人这里要说明一点,为确保每次抽签都是公平的,即每个人抽中的概率均相等,建议:(1)同时抽;(2)序贯抽签时,前面抽完签的人不要急于公布结果,等全部抽完后再说。

      以上,我运用简单的概率论知识对三个事件做了分析与讨论,验证了某些谚语的正确性和谬误性,体味到了学习概率论的乐趣至此,通过对概率论知识生活化应用的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可以适当改变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以加深理解,提升学习乐趣,巩固知识结构,一举多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