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游宗教知识:佛教的神灵观.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85283674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2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游宗教知识:佛教的神灵观这要从佛教的根本教义谈起  佛教最根本的理论是“缘起论“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洁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佛给“缘起“下了一个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因果相续相存的大网  佛教对缘起总结了十一个意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结论:  (一)无造物主;(二)无我;(三)无常;(四)因果相续  这个结论,明显没有为制造或主宰天地万物的神留下位置缘起论不仅否认了“从口生出婆罗门“的人格化的造物主,而且也否认了作为宇宙根源的理性化的存在同时,缘起论既不成认有一个肯定的第一因,也反对--切出自偶然的观点,由于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因生义“,而不是无因的  世界是“因果相续“的永恒的过程世界没有“开头“,佛教拒绝了“第一因“的理论迷途,也就避开了神创的理论起点佛教是否认神的,那么佛呢?  佛原来也是人,而不是神。

        佛祖释迦牟尼来到世间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即是指全体人类中的每一个人这里包含了佛的大才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打算着自己的命运,没有人能提拨你上天堂,也没有人能推你下地狱,在这一因果相续的世界吧,你的修行打算了你的命运!  佛就是一个“觉悟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人格、地位上的不同,从有“觉“上的差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释迦牟尼说法州年,谈经300余会,无非灶为众生指出一条“成佛之道“枣自已制造最彻底圆满的才智与人格  在成佛的困难修行征途上,先要经过菩萨这一阶段,这是--个发心发愿,勉力修持的过程,佛教通过一套严密的理论论证构架了一部完整的修证阶梯,通过这一级级的修证,完成从凡人到圣人的脱胎换骨,最终跳出轮回,成就佛果  因此,佛教是不信任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假如信任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徒,而是“神我外道“  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和全部的物质一样,在永恒的流转中,可以转变为其他存在方式,一个低级的生命方式可以进展为高级的生命方式,一个高级的生命方式也可以退化为低级的生命方式,转变并不意味着断灭,这就是佛教入道轮回学说的理论根底。

        在六道轮回里,神和鬼是两人流类,佛教所说的神是凡世界的众生鬼、神和人、天、阿修罗等实则是指受不同欲望支配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种类都可能因“缘“而转化、轮回  这个意义上的佛教,是无神论的,是人类自身不假手神灵为自己拯救自己创立的一套信仰体系现代宗教思想家蒂里希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佛教的这一套理论,深深地反映了释迦牟尼对人类博大深透的终极关切  明显,这是典型的马克斯·韦伯所指的“专家宗教“是高度理性化、哲理化的佛教文化  现存的、广泛流布的具有深厚的民间根底和群众信仰气氛的佛教则是属于韦伯所称的“通俗宗教“通俗宗教是以世俗化为根底,以纯粹的有用性、功利性的祈求为动力的神灵信仰世俗的佛教以宣扬佛菩萨的无边威力,以宣称神灵膜拜的实际效用构筑了一套悖于佛陀本意的佛教的神祗系统这其实也是佛教传播和进展的必定结果佛教的这一套神祗系统的产生是以佛教的宇宙背景为根底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