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ppt
16页第3课“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唐玄宗简介,李隆基(685~762),唐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即位,恢复了唐国号,但政柄却旁落在皇后韦氏手中中宗去世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少帝被迫逊位,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李隆基以除韦后功,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八月睿宗传位太子,退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发动宫廷政变欲废玄宗,李隆基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于先天二年(713)先发制人,赐太平公主死,尽诛其余党改元开元唐代进入了开元至天宝长达40余年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阅读杜甫的两首诗:,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杜甫的《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节选),问题:唐玄宗继位后采取了那些治国措施?结果如何?,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结果: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问题1:第一首诗中反映了开元盛世的哪些景象?结合课本谈谈唐朝经济盛世景象的表现?,诗中反映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课本:具体表现:1、农业:兴修水利;农耕技术发展,南方水稻种植采取育秧移植栽培,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品种增多,从西域传入新品种;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全国盛行;改进生产工具,有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陶瓷业得到发展:著名的有越窑青瓷、刑窑的白瓷和唐三彩3、商业的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曲辕犁,刑窑的执壶,越窑的青瓷,唐三彩,中国唐代以黄、绿、蓝、褐、紫等多种颜色为主要釉色经焙烧而成的陶制品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俗称“唐三彩”问题2: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任用贤能姚崇、宋景等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地方官员提倡节俭"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盛世的出现,构筑了坚实的基础.,问题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重视人才有何作用及启示?作用: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因出现而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有“贞观遗风”唐玄宗时有“开元盛世”的景象。
重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在统治时期都出现了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问题4: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与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启示: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更要重要人才皇 城,宫 城,大明宫,,中央宫署,上朝、文武百官办公的地方,,皇帝、太子居住的地方,市:商业区;坊:住宅区,长安城的建筑特点及地位 ?,长安城宏伟富丽, 布局整齐(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何为“开元盛世”?唐玄宗通知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问题3:从杜甫的《无家别》中我们读出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与《忆昔》中不一样的景象?,唐玄宗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重用奸臣,政治十分腐败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史称“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