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实用的美术教案锦集六篇.doc
22页2021年实用的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图解1:形体与点线面 ① 图中A、B、; C、D; E、F、G、H均是立方体的点,它们既表现空间的位置,也表示轮廓线的转折处根据空间位置,我们自然能判断出基点、顶点、近点与远点了 ② ②立方体的所有竖线是垂直于基面且相互平行水平线相互平行于基面,斜线最后交于一点,这三组线是立方体造型的关键另外被遮住的线就成为辅助线了,你完全可以体会到辅助线对于画出这个立方体的作用 ③ 这个角度中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看上去均不是正方形,但是综合起来看,这个立方体的每个面给我们的感觉都应该是正方形 图解2:比例与分割 先确定AB,再根据AB确定A,B,,然后由AB分割C点, 由A,B,分割C,点 图解3:特征与基本形 立方体本身就是一个基本形体,因此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我们仍然可对它进行基本形概括这里选择了方形概括,甲乙两图都是根据立方体的外轮廓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点,用辅助线画出基本形,然后,甲图切去两角,乙图切去四角 图解4:轮廓与转折画准立方体 要处理好三组线的关系,即相互间的远近、轻重关系 每一组线中的三根线从前向后或者从上向下均要画出虚实轻重的变化,为了检验轮廓的准确性,可将相对的两个面对角线的交点连接起来。
图解5:结构与构成 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是在左图中,两种角度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为正方形这是视觉的局限性和透视现象所致因此,绘画中,要掌握对象结构关系与画面形象诸因素的构成关系正确画出立方体的结构关系,一要通过找中心点连线分析;二要对立方体所见面综合感觉,看看是否符合立方体的结构要求 图解6:空间与透视 甲立方体呈平行透视,有一组线消失到心点,其它两组线呈平行状态甲立方体的透视深度是经过A点与距点连线求得乙立方体是为了与甲立方体对比说明而附加的它只有一组线互相平行,其它两组线分别交于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它的透视深度分别由B、C两点与两测点连线而求得 图解7:光影与明暗 这是一个置于桌面且受左上角来光照射的立方体立方体的三个可见面甲、乙、丙分别呈黑、白、灰的变化,丙面自上而下, 自右而左呈由浅至深的变化乙面自前而后, 自左而右呈现由浅至深的变化甲面自右至左,自下至上由浅至深的变化背景的色调与立方体的色调,正好呈对比变化亮面背景因对比呈暗色调,暗面背景因对比呈亮色调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靠近形体边缘的调子密集,画时应仔细观察美术教案 篇2 》 教学时数: 一节课 课型: 单一(绘画) 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却容易被人忽视的事物——“草丛”为题材。
以“草丛中”为主题,通过观察作画,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写生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主观性创作,使学生体验观察性绘画和想象性绘画相结合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描绘,表现草类植物的特征 2、使学生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穿插、遮挡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学习 4、使学生学会思考,发挥想象力,进行主观性的想象作画 5、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事物的特征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观察作画,了解草的结构特征 3、草丛中的空间关系,前后关系和近大远小等关系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思维的扩散,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必须使学生联想起日常生活里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展开想象,多想多画 教学方法: 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展示,实物展示,讲解并演示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含图片)、示范用的图纸、工具(剪刀、笔、胶布)、剪贴画和实物(各种草类) 学生:绘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草的特征: 1、草的结构——叶子、枝干。
2、草叶的外形特征——细长或椭圆等 3、叶面的转折 二、草丛的特点: 1、许多草共同生长 2、草与草之间有高低起伏的关系 3、草与草之间有前后关系 4、草与草之间会相互穿插 三、改画: 把课本上的三片草叶改成有正反两面,有变化的草叶 四、对比: 欣赏画作,对比不同,找出差距,进行修改 五、描绘: 1、注意草丛中的疏密关系 2、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和草之间的前后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想象草丛中会发生的故事 2、把故事中的主角加到草丛中去 小知识点: 注意观察生活,记住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特征 教学反思: 通过批改这堂课的作业,发现有部分学生出现想画但不知道画什么的现象这说明学生未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之后的课程中应采用各种方法,如:看图、看视频、听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想敢画 还有些学生不会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或画出来的不象那个东西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观察力不够,在之后的课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记住它的特征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剪纸拉花,初步了解拉花制作的方法 2.学会能够剪制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拉花,并体验纸材的特性,学会使用剪刀剪出美丽的图案。
3.通过教学拓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同学的观察、考虑、想象、自主学习等欣赏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示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来美化教室、家里自身的房间等环境 教学难点: 对于剪刀的使用,小朋友们较难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和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和色彩的选择与排列 课前准备: 小朋友:多种彩色纸油光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多种彩色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问:你认识它吗? 生:橡皮筋 师:我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拉一拉橡皮筋出示半个课题:拉师生同拉,使之变长)你发现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筋变长了 师:老师这里又有一样东西,你说是什么? 生:纸 师:每组同学的桌上都放着这样的纸条,请你们拉一拉,它会变长吗? 生:(试验)不会变长! 师:你能想方法让它变长吗? (生表示疑惑) 师示范)你瞧,这样剪一刀就比原来的长了,你还能变长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让纸条变得更长 (生讨论、制作、比较) 师(小结):真好!经过同学们的一起努力,我们让一张纸条跟橡皮筋一样变长了,还想出了那么多使纸条变长的方法,你们可真厉害!同学们,你知道你自身做的东西叫什么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做的“剪拉花”(出示课题:《剪拉花》)。
2、欣赏拉花,激发兴趣: (1)欣赏课件中的范作 (2)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指导同学拉花的用途 六一儿童节、过年……等喜庆的日子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3、学做拉花: (1)提问:怎样表示拉花?用什么工具和资料? (2)同学考虑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 同学上台扮演,教师讲述并补充 (4) 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 (3)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褒扬创新小组 提示:对于个别不善于用剪刀和不善于观察考虑的同学,应多加鼓励,同时请同组能力较强的同学协助 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身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 (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同学自身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和装饰环境 (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资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和拉花的其他用途美术教案 篇4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画纸,玻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除了吹画的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拿出三个玻璃球,想一想,做一做 4、收拾与整理: 学生将作业放在通风的窗台或地面晾干,保持作业整洁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毛笔洗净 5、课后小结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名称:小鸭子游泳(棉签画) 教学思路:相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签字笔等幼儿园常用的绘画用具来说,棉签画更适用于小班幼儿因为,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小班幼儿更容易掌握而且,大块的鲜艳的颜色更能激发年龄较小幼儿的绘画欲望 教学目标: 1、学习圆和椭圆的基本画法,并能组成小鸭的基本形态 2、学习用棉签画鸭子,巩固用棉签作画的技能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每日红色、黄色、黑色、蓝色水彩颜料各一盘 2、棉签,毛巾若干 3、不同动态贴绒小鸭三只,字卡等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1)教师边出示贴绒小鸭边朗诵儿歌。
激发幼儿画小鸭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三只贴绒小鸭,说出小鸭的基本外形和生活习性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字卡 提问:小鸭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圆圆的) 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椭圆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它们喜欢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 那小鸭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两只小脚都看不见了,它的身体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儿回答困难,再补充问:想象一下它的身体像。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