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docx
3页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的兴衰姓名:班级: 视频导入:“一带一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 是以贸易为主的交通贸易路线最初,仅指从中国长安出发,横贯中亚、西亚,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陆路通道,即“”其后又有了“”的提法,即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东南亚、南亚、西亚,从海上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如今内涵不断扩大,被视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重要载体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一)汉代: 1、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1)陆上丝路自张骞通西域开通,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的大秦即古罗马帝国丝绸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无尽想象,中国被称为“丝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陆上丝路为何会走向兴盛? 材料一当时,一个商队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走完这条通商之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沿途交易设想为三 段进行:在最东方的是中国人,他们一直到达蒲昌海(罗布泊),也可能只到达敦煌;在最西部的是希腊人, 叙利亚人和犹太人,他们从罗马帝国到叙利亚;从叙利亚到贵霜王国,甚至一直到达帕米尔一段,则是波 斯人;从波斯—印度边境穿过整个西域,一直到达甘肃边境的是贵霜人。
——[法]布尔努瓦《丝绸之路》 材料二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 ——[古罗马]阿米阿努斯·马塞利阿努斯 “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 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 ——[古罗马]普林尼 2、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 汉武帝还派遣使者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东南部,抵达今斯里兰卡后返航,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二)唐代: 1、陆上丝绸之路更加通畅:陆上丝路东起长安,经中亚,到达南亚、欧洲、非洲等地 2、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兴盛: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并设立“市舶使”加强管理直接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中亚波斯湾沿岸已经有了稳定的航线 (三)宋代: 1、陆上丝绸之路衰落; 2、海上丝绸之路鼎盛: (1)港口更多:主要港口包括广州、泉州、明州,其中泉州在南宋中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2)范围更广:中国商船可从印度南端直航波斯湾,还与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展开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 (3)地位更高:进出口贸易额继续增加,海外贸易税收在财政中的比重提升;政府也设立了更为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市舶司。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为何会以陆路为主转以海路为主? 材料三宋朝中期前,朝廷对华商出洋并不鼓励,甚至一度禁华商下海,属被动型国际贸易……之后宋朝廷 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 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印度的航运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四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 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 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 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