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贷款中的隐含V形期权与潜在的信贷风险.docx
3页论文发表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形式下,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朝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尽管如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贷款业务仍然占据很高比重,银行的收入构成中利息仍然是主要的部分,占总营业收入的 70%以上,其中大公司、中小企业的贷款资产占绝大部分 在此形势下,银行的资产质量对于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计量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而中国金融环境具有很多西方国家所不具有的特点,例如社会诚信体系缺失、征信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于公司的财务帐务难以监管、政府和银行的信息分散,使得在中国准确计量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存在困难 后危机时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有必要研发多种风险计量方法,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展开计量,发现未来的风险隐患从而尽早采取措施,以便及时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有效地采取措施来遏制和规避金融风险和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二、公司贷款中的隐含 V 形期权 上世纪 70 年代,默顿(Robert C. Merton)提出将贷款看作期权,从而进行量化分析。
在这之后实物期权被穆迪(Moody)公司用来计量上市公司风险(KMV模型) ,以及被风险投资领域所采用在对公司贷款进行风险量化的实务分析中,本文发现在当前中国信贷环境下,商业银行贷款的一些隐含风险因素可以用实物期权模型来定量描述,经过分析发现,须使用一种接近“V”形的异型期权曲线,才能描述一些重要的风险特征,本文称之为 V 形期权以下分一般情况和包含“其他债务”两种情况分别讨论 (一)一般 V 形期权 本文将一些财务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将公司可转移的资产从财务报表中去掉,(满足权责发生制条件下)做出如下定义; 1.资产=负债+违约代价+(收入-费用) 2.违约代价=公司重建代价+ 除抵(质)押物外不可转移资产价值 3.公司重建代价:指公司为逃废债务等责任,转移资金和资产,放弃现有公司(以破产或者非破产的方式) ,重新注册并更换公司形象,但完全不更换关键人员、论文发表 设备、渠道、地区、行业优势等核心竞争力所附着的资源,改头换面继续经营,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代价 4.资产=抵(质)押物市场价值+ 未来净利润 则一般的 V 形期权模型图形描述如下: 在借款人“ 资产” 大于“银行负债”加“违约代价” 的情况下,可以偿还银行贷款,并有正的收益;在“ 资产” 小于 “银行负债”减“违约代价 ”的情况下,借款人可以从银行套利,仍然有正的收益,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银行负债”减“违约代价”的最大套利空间。
V 形期权是“多头买权”和“多头卖权” 的一种组合,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可能不会表现出这种对银行十分不利的情况,但如果放款后其资产可以不受银行约束任意转移,则可能出现,具有隐含性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的公司资金流难以监管、诚信和征信体系不健全、银行信息不对称、担保行业运行不规范,公司如果决定违约,即使债务没有到期,借款人也会出现 V 形选择权,给商业银行带来信用风险隐患二)包含“ 其他债务”的 V 形期权 如果不仅考虑借款人的银行负债,还考虑借款人的“其他负债”,则由于杠杆作用,V 形期权可能发生形变这里所说的“其他负债”为借款人的广义负债,包括: 1.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税金、应付福利 2.保险费、其他承诺、企业债券、其他债务 3.担保成本、未决诉讼、环境负债(可能由于其他企业引起的环境恶化导致) 4.资本金、红利、关联企业资金 以下是对借款人的“ 其他负债”V 形期权的图形化描述,在借款人选择违约时,“其他负债”也发生违约,由于其他负债水平和违约代价对比关系的不同,模型可能出现风险程度的变化,这也是其潜在性和隐含性的一种表现见图 2) 图 2 为银行贷款到期日的借款人资产价值和收益的期权关系,符号含义如下: 1. St:资产价值;St1:借款人在到期日的抵押物市场价值;St2:收入-费用; 2. R:借款人在到期日决定放弃公司或者继续经营所获得的收益; 3. D:到期日的债务账面余额; 4. P:违约代价 V 形期权是在默顿提出的将贷款看作期权,从而进行量化分析的原理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演变而来。
在“b” 点趋向于“e”点(“ab” 垂直向下平移) , “e”点趋向于“f”点( “be”垂直向下平移)的情况下,回归到一般意义上的买方多头期权模型 之所以存在“e”点和“f”点的分离,是由于在违约后“ 其他负债”成为借款人收益论文发表 在债务到期日公司没有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或者应收帐款大于应付帐款的情形,V 形期权演变成下图所示“V”形 由于“违约代价 ”的底线(具有类似于有限责任制对出资人保护作用)保护了公司不会承受超违约代价的损失, “f”点在纵轴上不会低于“e” 点这种情形曲线仍具有“V”形,风险相对小一些,同样具有隐含性,并且不改变图 2 的隐含性,所以下面仍以图 2 的隐含 V 形期权为主来讨论借款人违约和逆向选择 V 形期权模型能够刻画借款人随经济环境、经营能力、市场环境的变化,所呈现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因果性结果,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进行客户风险分析、贷款定价分析的一种工具,使得商业银行对未来风险变化有更强的预见能力和量化能力三、V 形期权下的套利空间分析 借款人违约可能由于还款能力不足造成,也可能由于出现非合法、但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导致借款人逆向选择,还款意愿消失。
本文利用 V 形期权所刻画的中国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资产价值与收益的期权关系,来分析公司借款人的违约套利空间 债务到期时,借款人资产价值的所有可能(st)构成了 V 形期权曲线,如上图对于曲线上的点,Xf 代表 f 点在资产价值维(横轴)的投影,Yf 代表 f 点在收益维(纵轴)的投影资产价值包括押品现值和未来净利润,即 st= st1+ st2,分以下四种情况讨论: 1.当资产价值中的抵押品现值 st1>Xf 时,借款人不存在套利空间,也不会违约;此时的收益是 Yst; 2.当 X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