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地缘外交思想探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321668400
  • 上传时间:2022-07-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国地缘外交思想探析  摘 要:地缘环境是影响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中国建国以来的各时期外交政策,均表达出当时领导人对同时期地缘格局的分析和考虑进入新世纪,如何面对新的地缘环境也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地缘环境 地缘外交    每一个国家制定其外交政策,都必然要考虑其地缘因素,由于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是根本不变的,将长期制约其对外交往的发展地缘环境的特点在各国的外交政策中均有明显表达,地缘外交已成为国际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如麦金德的“陆权论〞、马汉的“海权论〞、杜黑将军的“空权论〞,均是颇有影响的地缘政治理论,对好多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1.中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杂的地缘环境  中国是传统的东亚大国,地处欧亚大陆东侧,东临太平洋,西北部深居于欧亚大陆腹地,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历来被地缘政治学家们视为“海陆争霸进程中的战略要塞〞英国的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在提出其“大陆枢纽理论〞时,就强调过中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是属于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内新月形地带〞国家,是陆上强国与海上强国操纵“心脏地带〞的必争之地①因而,中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中国的疆域面积很大,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好多国家均与中国陆地接壤或海疆相连,中国邻国众多,有26个国家与中国相邻同时,中国邻国中大国较多,北面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东边有世界上其次大经济强国日本,西南是南亚强国印度,而美国虽然与中国隔洋相望,但其在东亚影响力很大众多的周边大国和邻国,决定了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极其繁杂,面对的现实和潜在的不稳定性和冲突问题较多,开展对外交往需考虑和处理的问题也好多,因而要推行有效的外交政策来维护稳定的周边环境,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建国以来的地缘思想与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任领导人根据各个时期的国际形势特点,不断摸索和推行着适合的外交政策路线,但任何时期所推行的外交战略和政策中均表达出地缘思想,“地缘〞因素与外交政策始终密切相关  2.1“两大阵营〞地缘思想与“一边倒〞政策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后来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标志的两极世界格局之间的尖锐对立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 “一边倒〞外交政策,主要即缘于战后国际社会形成“两大阵营〞这一地缘格局。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处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任何英雄豪杰们,要就是站在帝国主义战线方面,变为世界反革命力气的一部分;要就是站在反帝国主义战线方面,变为世界革命力气的一部分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②〞在当时的地缘背景下,中国要在两在阵营之间采取中间路线是特别困难的,而且美国在当时的种种做法实际上已表示其无法与中国维持正值关系一边倒〞的地缘战略,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国,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帝国主义对我们的要挟,而且来自苏联的各方面援助,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2“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地缘思想与“一条线〞政策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除美国和苏联之外的国家都是中间地带,其中一部分是亚非拉宏大经济落后国家,一部分是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与美苏有矛盾,并日益成为相对独立于美苏的力气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实施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方针提供了基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团结“中间地带〞,实行“两个拳头出击〞,同时反对美苏霸权70年代,国际格局出现大的分化和重组,美苏争霸浮现美攻苏守的新态势。

      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将之总结为“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其次世界③〞“三个世界〞理论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和单纯的阶级分析方法,相对更符合当时国际地缘政治的现实,十分是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对当时制定务实的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上述理论为依据,中国开头形成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即要依靠属于革命力气的第三世界,联合具有两重性的其次世界,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苏美之间又要利用矛盾,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苏联霸权主义④在“一条线〞政策思想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关系不断改善,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也得以不断提升  2.3“国际格局多元化〞理论与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格局开头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十分是苏东剧变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我国面临的地缘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终止后,原先在两大阵营对垒状况下掩盖的各类国际矛盾和地区冲突纷纷暴露,中国的对外安全环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谋求同有关国家改善关系、缓和矛盾、塑造稳定安全的有利国际环境,成为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在此新的国际形势下,邓小平提出了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即“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问题的是非曲直来决定我们的态度和政策〞,要真正独立自主地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在概括做法上是要坚持同所有国家的交往,十分是周边国家和大国的交往,也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这也包括既要继续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也要改善与前苏联地区国家的关系,一切听从于如何更好地维护好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  3.新世纪中国地缘外交的前景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周边地缘环境也不断变化,“9.11〞后美国加大在中亚和亚太地区的军事投入和渗透,朝鲜半岛局势反复多变,中日关系时冷时热,周边国家政局动乱时有发生我国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稳定的周边环境,必需深入研究地缘外交的新特点,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首先,是要努力建立睦邻互信的周边环境周边是地缘外交思想的核心,能否搞好周边外交,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外部环境要维护良好而稳定的周边环境,一是要处理好周边热点问题,二是要有效推动周边地区合作我国周边热点问题好多,均涉及不同国家,包括一些大国,因此要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协商,增进相互了解,照料彼此关切,尽力合理处理周边热点问题。

      中国可以在朝核六方会谈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努力维持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在南海争端上,中国可继续与有关国家加强沟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求同存异,弱化矛盾,推进合作;在其他热点问题上,中国可适当发挥作用,推动形势向积极方向发展,尽力营造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此外,努力深化周边合作关系,将成为稳定周边环境的良好纽带一方面,要努力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合作,密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各个地区合作平台,如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10+1〞机制、大湄公河合作机制、东北亚合作机制等渠道,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  其次,是要不断深化与大国的合作大国在地缘格局中地位突出,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地区形势和地区合作的发展走向,因而中国也要慎重处理大国关系一方面,要重点处理好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众多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全力维持其全球和地区霸权,并始终将中国视为其未来最主要的潜在对手之一而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冲突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不成避免性中国的对美外交政策,将在合作与斗争之中发展,要保持政策的生动性,该合作的领域要深化合作,该斗争的地方要寸步不让,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深化与欧盟的合作,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俄罗斯希望与中国加强在更多领域的合作,但在某些问题上也与中国存在相互制衡,中国要充分利用双方的积极合作意愿,弱化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中日关系长期“政冷经热〞,深受历史和领土敏感问题困扰,但两国合作基础广泛,双边关系总体稳定,可以徐图经营,逐步改善◆    注 释:  ① 参见程雪峰《21世纪初东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地缘战略》,《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第74页  ②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1页  ③ 参见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十分会议上的发言》,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页  ④ 参见王存福《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地缘战略思想及其实践效应》,《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第5页    其他参阅材料:  1.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杨勇《地缘政治与中国的大战略》,《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3.冯绍雷《新世纪以来的地缘政治变迁与中国的外交选择》,《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4.陆俊元《冷战后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安全利益》,《人文地理》2022年第6期。

          简介:姜妍慧,女,1983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汉族,神华集团工作,中级职称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