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规定.docx
5页产房医院感染治理规定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3产 房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制 度一、布局与设备〔一〕四周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邻近〔二〕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三〕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外表光滑便于清洁、消毒〔四〕每张产床占地面积不少于 16m2〔五〕设置隔离产房,用于患传染病产妇的待产和分娩,感染和非感染产妇分室治理〔六〕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淌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每张产床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七〕配备清洁隔离衣、帽、口罩、鞋,以备入室之用二、人员治理〔一〕医务人员定期进展体检,承受预防接种当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应停顿工作,承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经预防保健科检查、医务科鉴定同意前方能恢复工作〔二〕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预防感染的理念,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血液、体液暴露危急时戴防护面罩、穿防水围裙和防护鞋〔三〕进出产房应进展洗手和/或手消毒及更衣、换鞋,离开产房要更换外出衣和鞋子〔四〕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要求,在以下状况应进展手卫生: 接触患者前;进展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四周环境 后;戴手套操作后,脱下手套马上洗手。
诊治特别感染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五〕接生或助产前按手术人员要求进展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接生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展〔六〕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七〕职业暴露防护:诊疗护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我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展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三、环境要求〔一〕空气质量要求1、空气持续消毒机消毒2、空气持续消毒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二〕物体外表清洁及消毒要求1、每天湿拭拖地 2 次,物体外表如监护仪面板、 听筒、鼠标、键盘、门把手、病历夹、桌面等每天用清水抹洗 2 次,被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1000mg/L-2023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每台分娩后应湿式擦试地面及产床四周的各种物体外表,有明显污染时用 1000mg/L-2023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3、室内鞋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4、空调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窗帘每月清洗一次5、制止在产房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四、医疗用品的治理〔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有序排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二〕接触患者的全部诊疗用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三〕用过的各类无菌包准时送供给室清洗灭菌。
〔四〕产床上的全部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生儿包被、衣物均高压灭菌〔五〕体温表一人一用,用后用流淌水冲净,再浸泡于 75%酒精内,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日更换酒精一次〔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 500mg/L 有效氯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时用 1000mg/L~2023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七〕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用后马上消毒〔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九〕严格按《医疗废物治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准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五、隔离产房感染治理〔一〕用于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隔离待产、隔离分娩〔二〕穿隔离衣入室,一用一换〔三〕室内物品专用〔四〕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六〕一切物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 1000mg/L~2023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 30 分钟后倒入厕所〔七〕一次性用品及胎盘用后分别放入室内双层医疗垃圾容器内,并注明“隔离”;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六、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展细菌学监测〔二〕监测超标工程准时查找缘由,并落实整改措施,重监测至合格〔三〕各项监测结果认真记录、存档,定期进展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