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群质量的提高.ppt
3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部分,:,猪群质量的提高,,,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后备猪的培育要求和原则、猪的选种方法、猪的选育工作要点和繁育体系建设、学会猪群年龄结构与更新方法、猪的选择方法以及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掌握猪群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猪的一些重要经济性状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重点:,猪群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难点:,猪群年龄结构与更新和,,猪的选种方法,,,学时分配,:,本章理论学时,3,学,,时,实训,2,学时,,,,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第一节 猪群年龄结构与更,,,一、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母猪的繁殖高峰期为,3-8,胎,,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渐减少,仔猪存活率也逐渐下降所以应保持的一般年龄结构为:母猪,初产母猪,15—17,%,,2—6,胎,65—70,%,,6,胎以上,13—15,%。
公猪群的组群结构以公母比例为,1,:,20—25,为宜,老、中、青三结合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更新,,公猪使用年限不超过,2.5,年,,,个别性能和遗传特别好的个体可适当延长到,3,年每年更新,20%-25%,,母猪的使用年限为,4-5,岁,每年更新,20%-25%,,对生产力提高的母猪可延长利用年限,对生产力低的母猪可提早淘汰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第二节 后备猪的培育,,,,1,、后备猪体重的增长规律,,猪的体重绝对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其相对增长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到成年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一、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猪体各组织生长规律,,随着后备猪的生长,骨骼从生后到,4,月龄生长最快,,4,月龄后开始下降肌肉在,4—6,月龄,体重在,30—70kg,时增长最快,于,6,月龄,体重,90kg,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脂肪生长速度一直在上升,,6—7,月龄,体重,90—100kg,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以后下降,但其绝对增重仍随体重的增加而直线上升,直到成年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3,、猪体各部位的生长规律,,仔猪生后头部四肢发育强烈,随后尤其是后备猪阶段,体躯骨骼发育强烈。
体躯先是向长度方向发展,后向粗宽发展4,、化学成分的变化,,化学成分的变化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相对含量降低,而脂肪相对含量则迅速增高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后备猪的培育要求和原则,,,(一)后备猪的培育要求,,,1,、使其正常发育2,、能保持肥瘦度适,,宜的种用体况,,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后备猪培育原则:,,采用中上等营养水平培育后备猪,,1,、掌握好适宜的营养水平,,一般在,3—5,月龄,母猪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期,给予丰富的饲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以能量的供给,使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的发育;,5,月龄以后的母猪,由于沉积脂肪的能力增强,为避免过肥,可适当减少精料给量,保持总营养水平不过多的降低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供给一定量的优质青粗饲料,,,尤其是品质优良的豆科牧草,基本上可以满足后备猪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葛藤,紫云英,大豆,,苜蓿,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3,、加强管理工作,(,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注意通风定期驱虫和预防接种2,)加强放牧运动,,运动对后备猪非常重要,既可得到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保证匀称结实的体型,防止过肥和肢蹄不良,有增强体质和促进性活动。
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第三节 种猪的选育,一、猪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与选择,,,(一)繁殖性状,,1,、产仔数产仔数有两个指标,:,,即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窝产仔数是包括木乃伊和死胎等在 出生时仔猪头数,;,而窝产活仔数是指出生时活的仔猪数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初生重是指仔猪在出生,12,小时内所称得的个体重初生窝重是指仔猪在出生,12,小时内所称得全窝重3,、泌乳力,,一般用,20,日龄的仔猪窝重来表示,其中也包括带养仔猪,不包括已寄养出去的仔猪4,、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是指断奶时仔猪的个体重断奶窝重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重量,包括寄养仔猪在内一般都在早晨空腹时称重5,、断奶仔猪数,,指仔猪断奶时成活的仔猪数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生长性状 也称肥育性状,,1,、生长速度,,对育肥期的划分,一般是从断奶后,15,天开始到,90kg,活重时结束;或者从,20—25kg,体重开始,达,90kg,体重时结束2,、饲料转化率或饲料效率,,一般是按生长肥育期或性能测检期每单位活重增长所消耗的饲料量来表示,即消耗饲料(,kg,),/,增长活重(,kg,)之比值。
平均日增重,=,(终重,—,始重),,/,育肥天数,,单位,:,克,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3,、采食量,在不限食条件下,猪的平均日采食饲料量称为饲料采食能力(,FIC,)或随意采食量(,VFI,),是近年来育种方案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性状,,,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三)酮体性状,1,、背膘厚度一般是指背部皮下脂肪的厚度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测量的部位有两种:,,一种是测量左侧酮体第六和第七胸椎结合处,垂直于背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和皮肤的厚度另一种测量方法是测平均膘厚,即以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输处和腰荐结合处三点平均膘厚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酮体长度,,酮体长度的测量有两种方法,:,(,1,)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斜长,国内一般称酮体斜长2,)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前缘的直长,国内称酮体直长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3,、眼肌面积眼肌面积指背最长肌的横截面积国内一般在最后肋骨处而国外在第,10,肋骨处测定酮体测定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眼肌的宽度和厚度,然后用公式求眼肌面积,4,、腿臀比例指腿臀部重量占酮体重量的百分率一般用左半酮体计算腿臀部分的切割方法,国外多在腰荐结合处垂直背线切下,我国是在最后一对腰椎间垂直于背线切开,。
眼肌面积,=,宽度(,cm,),×,厚度(,cm,),×0.7,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5,、酮体瘦肉率,,,指瘦肉(肌肉组织)占所有酮体组成成分重量的百分率这是反映酮体产肉量高低的关键性状瘦肉率测定方法是左侧酮体去除板油和肾脏后,将剖析为骨、皮、肉、脂四种成分,然后求算肌肉重量占四种成分总量的百分率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猪的选种方法,(一)个体表型选择,,,根据猪本身性状的表型值进行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个体表型选择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二)系谱选择,,,系谱是一个体各代祖先的记录资料系谱选择就是根据个体的双亲以及其他有亲缘关系的祖先的表型值进行选择 系谱选择的效率不太高在实际选种中,一般不单独使用系谱选择,而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三)同胞选择,,根据同胞或半同胞的表型值进行选种称之为同胞选择同胞选择,是在鉴定时间上可以大大缩短,这样可以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种效率,所以同胞选择在猪的选种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四)后裔测定,根据后代表型值进行选种的方法称为后裔测定它是准确性较高的选种方法1,、特点,:,,历史悠久;改良速度慢;投资大;利用后代数量少。
2,、在以下情况下采用:,,①被选性状的遗传力低或是一些限性性状;,,②被测公猪所涉及的母猪的数量非常大,为采用人工受精的公猪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五)综合指数选择法,,猪常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即把几个性状表型值综合成一个使个体间可以相互比较的选择指数,然后根据选择指数进行选种的方法此选种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选种方法的每次只能,,针对一个性状进行选种的不足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三、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一)后备猪的选留,,,以自身表现为主,亲代成绩为辅二)以参加繁殖种母猪的选留,,主要根据其繁殖成绩,结合同胞表现,参考亲代和后裔的表现等决定取舍三)以参加繁殖种公猪的选留,,一般以该公猪的生长速度为主,繁殖成绩为主的原则,结合活体测膘材料,进行选留,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四、猪的选配方法,1,、同质选配:性能或外形相似的优秀公母猪配种,要求在下一代获得与公、母猪相似的后代2,、异质选配:异质选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性状不同的优秀公母猪配种,以获得兼得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另一种是选则同一性状或同一品质而表现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猪配种(一般是公猪优于母猪),希望把后代性能进一步提高一)表型选配 根据表型性状、不考虑其是否有血缘关系而进行选配方法,,,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亲缘选配,,亲缘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的亲缘关系远近程度进行选配的方法。
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五、猪的选育工作要点,(一)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的选育要点,,,,首要任务要保留其优良种质特征1,、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种质特征1,)适应性强,,,(,2,)繁殖能力高,,,(,3,)肉质好,,,(,4,)母性强,,,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选育要点,应划定选育区域,建立健全选育组织,,,拟订选育目标和计划,加强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工作,保持和提高我国地方优良,,种质的特性;划分地方猪种的某种区域,,进行必要的保种工作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二)国外引进品种猪的选育,,对国外品种,要避免盲目引进,不能唯新是好要加强检疫,严防一些新病的引入应建立原种场和种猪的测定站,加强选育提高工作 对国外品种,要避免盲目引进,不能唯新是好要加强检疫,严防一些新病的引入应建立原种场和种猪的测定站,加强选育提高工作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六、猪的繁育体系建设,完整的繁育体系是指以育种场为核心,繁殖场为中介和商品场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繁育体系1,、育种场,,育种场在金子塔式繁殖体系中处于塔尖的位置,称这部分猪群为核心群,在专门化品系的配套繁育体系中又把核心群拥有的曾祖代猪群称为原种猪群。
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2,、繁殖场,繁殖场在金子塔繁育体系中处于中间阶层,以提供商品场补充猪群所需要的后备幼母猪 根据育种方案将繁殖群划分为纯种繁殖群和杂种繁殖群两部分 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3,、商品场,,,商品场处于金字塔体系的底层,是组织好父母代的杂交与生产有计划杂交的商品世代肉猪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作业题,,1,、复述下列概念:产仔数 初生窝数 泌乳力 断奶窝重 日增重 饲料转化率 一点腰厚 三点腰厚 酮体直长 酮体斜长 眼肌面积 腿臀比例 酮体瘦肉率2,、结合校内生产基地实际,拟定出后备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3,、在猪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各种选种方法?,,4,、以你所处地区的本地猪为例,总结一下我国本地猪的优良种质特性,如何保持和利用这些优良特性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讨论题,,1,、根据猪体骨、皮、肉、脂的生长发育规律,谈谈如何调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日粮营养水平?,,2,、谈谈选择瘦肉率高的种公猪的程序和依据思考题,,一群基础母猪,有它们的个体及同胞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等有关资料,手头有活体测膘仪利用什么程序,依据些什么办法,选出其中的高产母猪?,,,,第四章 猪群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