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北京与巴黎的中轴线区别.docx
3页明清xx与xx的中轴线区别明清北京中轴线(永定两重门—正阳两重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大殿—景山—钟鼓楼)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巴黎的中轴线(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卢浮宫)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相同点主要有;1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规模宏大,轴线清晰3 .轴线上都有建筑群,空间有序,高潮迭起4 .轴线上都有皇家建筑5 .都经过人工规划设计,而不是自然形成的6 .轴线上都有政治经济中心不同点表现在:1 .巴黎城市轴线相对北京的来的开敞丰富,北京的轴线为突出其威严显得较封闭2 .轴线的走向不同,北京是南北走向,皇宫坐南朝北,显示天子的权威巴黎的轴线则塞纳河平行,顺应自然地形3 .构成轴线的主体不同北极主要是建筑,而巴黎是以街道和广场4 .城市的路网与轴线的关系不同北京主要的中轴线只有一条,街道路网或垂直或平行这条中轴线,成方格网状巴黎则有好几条轴线,道路则是放射性的为主,随意性大,显得有些杂乱5 .整个轴线的形成方式不同北京的轴线是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统一建成,在明朝时基本形成了轴线及规模,以后的各朝代没有较大的改变。
而巴黎这是经过了好几百年不断的修建设计才逐步形成的轴线6 .北京轴线有明显的高潮中心和全城的中心紫禁城(太和殿)而巴黎没有7 .轴线上绿化的不同巴黎轴线上有星罗棋布的城市绿地,而北京则无,8 .中轴线上建筑的色彩,北京的轴线上金碧辉煌,与四周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别,巴黎轴线上的建筑与整体色彩的区别不大,主要使用的是材料的本色(如石材)9 .轴线的作用比较而言,巴黎的轴线交通功能比较强,商业味也更浓,方便市民是直接参与和使用,而北京的轴线比较强调空间次序,统领全城10 .北京轴线上有重重的城墙围合,还有环绕的护城河,防卫功能较强11 .主要的建筑分布,北京在轴线中部,巴黎在端上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