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浅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3941830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云南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浅析 石群【摘 要】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 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知识财富地位的不断提升, 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无序开发利用现象已非常突出所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云南民族文化, 对于提高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水平, 防止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商业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商业意义关键词】云南省; 民族文化; 法律保护[C912.5]A1672-5158(2013)07-0345-01一、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汉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闻名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云南省是全国拥有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云南共有7个保护与开发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云南省的和谐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第二、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标志着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与落实;第三、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四、做好云南的民族文化法律保护工作还有利于云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云南。

      第五,保护云南省民族文化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二、云南省民族文化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局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因此,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具有紧迫性2.1 过度商业开发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近年来,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像少数民族歌舞、服饰、民族口碑、文史资料、风俗传承机制等单一少数民族的特性正在慢慢消失同时,一些地方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特性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如云南纳西族手工制造的东巴纸,其造纸技术已中断云南工艺独特的乌铜走银技术真工艺已经失传在金属工艺品中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云南会泽斑铜也面临失传危机云南禄劝县彝族的刺绣工艺后继无人一些传统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表演也因商业化演出而失去了原生态元素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频遭侵权从国际情况来看,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文化遗产资源赚取高额的利润因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综合性法律的缺失, 开发商业化使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经常遭到抢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花木兰被美国好莱坞拍摄成娱乐大片, 赚取了超过20 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也频遭侵权如云南省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随着社会知名度和市场效益的显现,国内有10 余家单位和个人抢注了不同类商品的“映象”商标、有人抢先注册了“云南映象”通用网址,表演形式也被模仿总之,民族文化遗产正被大量的商业化使用, 而所拥有者或发源地毫不知情,也没有受益三、云南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现状云南省是民族文化遗产的大省,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无论是从法律规定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0 年,云南省制定并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地方立法的先河, 这是继1997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来,国内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此外,云南省针对民族特殊的文化类型立法,如为了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制定了《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丽江市制定了《纳西族纳西古乐保护管理办法》,迪庆州出台了《建设迪庆香格里拉特色文化区的意见》等这些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都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四、云南省民族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的建议在立法方面,实现国家立法,制定适合云南省情况的法律法规。

      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保护立法进行积极的研究, 在现有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基础上, 大胆的进行制度创新, 制定和实施专门针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法规, 这样才能为云南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提供法律武器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全面考虑本省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具体情况健全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法规只有这样,相关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的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且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司法方面,把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方面的诉讼列为公益诉讼,完善相关诉讼程序在实际操作中要简化诉讼程序,对传统的诉讼程序进行改革,降低涉及到民族文化法律诉讼的难度在行政措施方面,第一,云南省政府应对本省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给予经济扶持,增加对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财政支出第二,通过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税收手段来促进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开发和利用征收各种税款,再将这些财税收入投入到云南省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去第三,通过对文化市场的行政干预来达到保护民族文化权利的目的第四,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促进少数民族成员、社会团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参考文献[1] 范生姣:《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2] 王薇.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0):1 20[3] 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0,(1):49[4]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陆景川: 《黔东南民族文化面临冲击失传的危机与抢救保护的对策》, 《黔东南日报》2002年12月3日[6] 刘小龙.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科学发展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布朗山乡和基诺山乡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7]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J].亚细亚民俗研究,2009,(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