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原理习题增加两套题2022 9.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自控原理习题增加两套题2022 9 自控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06.09.20) (自己用) 一填空: 1.自动操纵装置的任务是使受控对象的 被控量 按 给定值 变化 2. 受控对象 和 操纵装置 的总体称自动操纵系统 3.自动操纵的根本方式有三种,分别为 按给定值操纵 、 按干扰补偿 的开式操纵 以及 按偏差调理 的闭式(反应)操纵 4.分析操纵系统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时域法 、 频域法 和 根轨迹法 5.描述操纵系统的常用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和 动态布局图 6.操纵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主要有 峰值时间 tp 、 超调量 δ℅ 、 调理时间ts 、 稳态误差ess 7.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表示系统在阶跃输入下的稳态精度,定义为 KP=limG(S)H(S)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表示系统在斜坡输入的稳态精度,定 s?0义为KV= limSG(S)H(S)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表示系统在等加速度 s?0信号输入的稳态精度定义为Ka= limSG(S)H(S) 。
s?028.仅靠调整各元件参数无法保证稳定的系统,称 布局 不稳定系统 9.单位负反应二阶系统开环传函为G(S)?1S(S?1),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 KP= ∞ ,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稳态误差是 0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Kv= 1 ,单位速度输入下的稳态误差是 1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Ka= 0 ,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的稳态误差是 ∞ 10.按校正元件在系统中连接方式的不同,校正可分为 串联 校正、 反应 校正、 前馈 校正和 干扰补偿 四种 11.某一阶系统具有单位负反应形式,其开环传函为 1?e?11?S,那么其单位阶跃响应C(t)= ?t 2S12.阶跃函数f(t)=2的拉氏变换为 , 13.函数F(S)= SS2?4S?31的拉氏反变换为 ?12e?t?32e?3t 。
14.函数 F(S)= S?3的拉氏反变换为 eTS?1?3t 1??1??15.超前网络GC(S)???TS?1(0???1)所供给的最大超前角为 arcsin 1 16.某单位负反应系统开环传函G(S)?10S(0.1S?1),该系统的阻尼比ζ= 0.5 ,自然 振荡角频率ωn= 10 ,单位阶跃响应的δ%= 16.3 % 17. 稳态误差 是衡量操纵系统最终精度的重要指标 18.系统布局如图1所示那么其闭环传函φ(S)= G(S)1?G(S)H(S) R G- H C 图1 19.应用梅逊公式,可不经任何布局变换一下写出系统的总传函 n?P梅逊公式为G(S)? K?1K?K? 25S?S?25220.二阶系统的闭环传函?(S)?,那么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δ%= 73 % ,调理时间ts? 6 sec(对应5%误差带)。
121.若使图2所示系统闭环传函?(S)?G(j?)H(j?)>> 1 ,那么G(S)与H(S)应得志的条件是 H(S)G- R H C 图2 22.工程上常从 稳 、 快 、 准 三个方面总体评价操纵系统的性能 23.某系统的动态布局图如图3所示,那么其闭环传函?(S)?1RC1RCS?11 ,其单位阶跃1CS响应uc(t)? 1?e ?t ur-Ruc图3 24.干扰补偿校正系统布局如题4图所示,实现系统对干扰具有不变性的充要NGC(S)?1G1(S) 。
-GC(S) R2 -G1(S)G2(S)C 图4 25.操纵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主要有峰值时间tp、 调理时间ts 、 超调量δ% 和稳态精度 26.某单位负反应系统开环传函G(S)?自然振荡角频率ωn= 20 27.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完全由系统自身的 布局 、 参数 抉择 28.频率法是运用 开环 频率特性研究 闭环 动态响应的一套完整的图解分析计算法 29.频率特性是线性系统在 正 弦 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30.稳定裕度是衡量闭环系统 稳定程度 的指标 31.稳定裕度指标常用的有 相稳定裕度 和模稳定裕度 32.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常称之为 偶极子 33.为保证系统稳定,全体闭环极点务必位于S平面的 左半平面 200S(0.5S?1),该系统的阻尼比ζ= 0.05 , 34.离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对系统影响最大,称为 主导极点 。
35.一般高稳定高精度的系统常采用 滞后 校正 36.当系统参数不够稳定或干扰成份较大时,采用 反应 校正或符合操纵更为适合 二、选择题 1.以下函数中( D )的拉氏变换为1 A.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斜波函数 C. 等加速度函数 D. 单位脉冲函数 2.以下函数中( A )的拉氏变换为S1 A.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斜波函数 C. 等加速度函数 D. 单位脉冲函数 3.以下函数中( B )的拉氏变换为S1 2 A.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斜波函数 C. 等加速度函数 D. 单位脉冲函数 4.以下函数中( C )的拉氏变换为S1 3 A.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斜波函数 C. 等加速度函数 D. 单位脉冲函数 5.F(S)= 1S2?4S?31t1?3t1?t1?3t A. f(t)=e?e B. f(t)=e?e 22221?t1?3t1?t13t C. f(t)= e?e D. f(t)=e?e 2222的拉氏反变换为( C )。
6.F(S)= 1(S?1)(S?2)t?2t的拉氏反变换为( D ) A. f(t)=e?2e B. f(t)=e3 ?t?e?2t C. f(t)=2e?t?e?2t D. f(t)=e?t?e?2t 7.具有单位负反应的一阶系统其开环传递为 ?1Tt1TS1Tt,那么其单位斜波响应C(t)为(B ) 1T?1Tt?1TtA. 1 -e B t-T+Te? C e D. t-e 8.图5各曲线对应二阶系统不同阻尼处境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C ) A.曲线1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B.曲线1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图5 C.曲线2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1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 响应 曲线3为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D. 曲线1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9.图6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B )。
R(S)??E(S)?n2C(S)nS(S?2??) 图6 A.临界阻尼(ξ=1)时,C(t)?1??nte??nt B.欠阻尼(0<ξ<1 )时,C(t)?1?e???nt C.过阻尼(ξ>1)时, C(t)?1??nte??ntD.无阻尼(ξ=0)时,C(t)?1?sin?nt 10.典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函形式为GB(S)??e??nt sin(?n1??t?arccos?)211??2 ?e??nt ?nS222?2??nS??nS2 16?n为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为阻尼比,若GB(S)??4S?16 那么系统的单 位阶跃响应y(t)为( A ) 4 A.1- 2332e?tsin(23t??3)( t?0) B.1+ 23e?tsin(23t??3) ( t?0) C.1?e?tsin(23t??3)(t?0) D.1?32e?tsin(23t??3) (t?0) 11.图7所示RC电路中的闭环传函 GB (S)= U2(S)U1(S)1?( A ),其中T=RC TS?111RA. 图7 1TS?1 B. u1 S?T C. D. TS?T Cu212.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