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4月劳工关系与劳动法考试便条.doc
2页1劳动劳动关系与关系与劳动劳动法法 一一.单选单选 1.劳动劳动关系是指生关系是指生产产关系关系 中直接与(中直接与(劳动劳动)相关的)相关的 那部分那部分劳动劳动关系 2.企业劳动关系就其本质 而言是一种(经济利益关 系) 3.二战以前的资本主义国 家再爱企业劳动关系的 类型上大多属于(利益冲 突型) 4.管理者对某些劳动者采 取排斥的态度或拒绝雇 佣,这种手段是(排工) 5.又被称为“亚洲型”的企 业劳动关系类型是(利益 一致型) 6.在实践中,日本人使用 的劳动关系概念是(劳使 关系). 7.劳动者并不都去同时参 加,而是按照先后顺序一 次分批参加的罢工是(交 换罢工) 8.企业劳动关系的运作机 制有两种基本功能即:动 力功能和(约束功能) 9.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 动关系除管理者和劳动 者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外 还涉及到(政府) 10.马克思劳工运动理论 的基础是(劳动价值理论) 11.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的 渊源是(劳工运动理论) 12.霍克斯认为,公会中 大多数会员属于(自足自 乐分子) 13.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 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 员工的满足感提出这种 观点的学派是(人事管理 学派)。
14.目标较为简单和保守, 竭力改善工人经济状况 的公会类型是(商务工会) 15.强调加强企业人力资 源开发以代替公会作用 的劳动关系管理学派是 (人事管理学派) 16.经过双方当事人自愿 协商而形成的条款是(约 定条款) 17.企业劳动合同的基本 形式是(企业录用合同) 18.由劳动立法要求企业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 款是(必备条款) 19.企业劳动合同对确定 当事人阶段和签约阶段 的程序都作出规定的国 家是(中国) 20.主要适用于季节性和 临时性工作岗位的企业 劳动合同是(以完成一定 工作为期的企业劳动合 同) 21.避免“一锤定音”的劳 动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 形成的劳动合同形式为 (定期劳动合同) 22.以争议当事人之间的 争论、争吵、恶语相伤、 相互诋毁、殴打和相互破 坏活动等为手段的争议 为(民事争议) 23.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 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 的执法行为是(仲裁) 24.美国的工人劳动罢工 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和津 贴问题) 25.按国际惯例,涉及企 业整理的处理适用处理 原则和(本国法律) 26.企业调节委员会在收 到调节申请后,经过审查, 决定接受案件申请的过 程是指(案件受理)。
27.企业劳动合同的主要 表现形式是(工人参与管 理) 28.在西方,工人参与管 理最为典型也最为有效 的实验是(“工作生活质 量”实验) 29.在实现企业劳动合作 的第三方参与和帮助手 段中,最为普遍的手段是 (调解) 30.“工作生活质量”实验 诞生在(美国) 31.由工人管理企业、决 定企业意识的制度是(工 人管理制) 32.就国家或社会发展特 点的角度而言,集体谈判 结构倾向比较集中的是 (西欧国家) 33.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近期采用较为合适的谈 判结构是(行业谈判与企 业谈判两级结构) 34.选拔集体谈判小组组 长的关键因素是(能力与 基本风格) 35.与美国人逐个议题谈 判的方式截然相反的是 (法国人) 36.在美国的雇主组织形 式中,主要任务是联合雇 主,以保证员工会签订最 有利于资方的集体合同 的是(谈判性协会) 37.对任何事物都开诚布 公,正是存在问题,提出 积极建议,这种谈判人员 的谈判风格是(合作型) 38.企业集团合同的法律 效力在何时即行消失(终 止) 39.合同一方当事人和关 系人当中的各关系人只 履行按份由自己承担的 合同义务,而不履行合同 规定的全面义务的是(按 份履行)。
40.美国工会的建立和发 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 在全国性实体工会基本 建立以后形成的是(金字 塔的顶峰) 41.从广义工会的角度来 分析问题,就是所分析的 公会并不仅局限于(企业 内部) 42.工会的基本职能是代 表和维护哪类群体的合 法权益(劳动者) 43.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 岗率位居第一位的行业 是(木材采运业) 44.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 系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双 方主体自愿协商为主,政 府行政手段为辅) 45.股份制企业的基本特 征是(内部产权清晰、权力结构明晰) 46.我国乡镇企业最发达 的发展模式是(苏南模式) 47.在私营企业的劳动关 系中占支配地为的是(雇 主) 48.我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管理中,对企业劳动关系 双方主体的地位、权力结 构及及操作内容所进行 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控 制等方面的管理属于(体 制管理) 49.在我国三资企业中, 若雇主来自欧美,则其劳 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为(管 理上以“法治”见长) 二、多二、多选选 1.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是 企业的(劳动者、管理者)2.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的外部环境有(思想文化 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体制法制 环境)。
3.人事管理学派提出的旨 在促使企业目标和员工 需求相对一致的制度建 议有(企业内部信息交流 制度、一致的企业文化制 度、员工利润分成制度、 员工建议制度、员工业绩 考评制度) 4.企业劳动合同订立的基 本原则是(平等自愿的原 则、协调一致的原则、互 惠互利的原则、符合法律 的原则) 5.企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 件和原因主要包括(合同 期限届满、合同目的已经 实现、当事人死亡、合同 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 动者退休) 6.第三方参与的企业劳动 争议的案件处理原则主 要包括(调解原则、合法 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7.企业劳动争议的双方自 己处理的具体方法有(双 方协议制度、集体谈判制 度、员工抱怨处理制度)8.工人小组活动的主要步 骤包括(对小组活动干部 的培养、活动目标的选择、 活动计划的确定、活动时 间的选定) 9.工资集体谈判包括的内 容有(工资标准、工资水 平、工资别际、工资差别) 10.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弗雷德·菲德勒认为对领 导方式产生影响的环境 因素有(工作结构、职位 权力、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11.规定和协调企业劳动 关系的十分奏效的基本 手段和主要方法有(集体 谈判、集体合同)。
12.企业集体合同的解除 主要包括(协商解除、裁 决解除、有条件单方解除、 无条件单方解除、判决解 除) 13.工人入会的原因有(对工作条件的不满、向社会 发泄的需要、希望获得领 导权力、被迫和来自同事 的压力) 14.非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管理的关键环节有(观念 理念、法制管理、体制管 理) 三、填空三、填空 1.企业劳动关系的运作有 两种基本形式,企业劳动 关系的冲突与(企业劳动 关系的合作) 2.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的体制环境主要是指(政 治体制) 3.劳动关系只是(产业)关 系的一部分,或是其核心 内容 4.一般来说,机制是指事 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其(调解)工能 5.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开展 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劳动 合同) 6.就世界发达国家而言, 与劳动相关的法律主要 是指(劳动法) 7.马克思将(劳工运动)看 作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最 初表现形式 8.最早开展劳工运动理论 研究的是英国人(亚 当·斯密) 9.提高工会具有理想主义 色彩,热衷于同时提高其 会员的经济状况和(文化 水平) 10.韦布夫妇主要在(工会 运动的历史)和(产业民 主)两本著作中研究了工 会和劳工运动问题。
11.欧洲最早的体系完整 的劳工运动理论是(马克 思)的劳工运动理论 12.正是因为重视(人力资 源开发和管理)的特点, 人事管理学派又被称为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派 13.经过双方当事人自愿 协商而形成的条款属于 企业劳动合同内容中的 (约定条款) 14.企业劳动合同的形式 主要有两种,即(口头形 式)和(书面形式) 15.企业劳动合同的履行 可以分为全部履行和(不 适当履行)两种 16.企业劳动合同订立的 程序主要有确定当事人 阶段和(签约阶段) 17.实际履行的原则要求 合同双方的当事人按照 合同规定的(实际标的) 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实 现自己的权利 18.劳动者接触合同的条 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预告解除)和(即时解 除) 19.涉外企业劳动争议是 指具有外国国籍或(无国 籍)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 之间的企业劳动争议 20.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 两种类型是双方自己处 理和(第三方参与)处理 21.企业劳动争议产生的 (组织)原因是工会组织 程度及其态度22.企业劳动争议产生的 基本原因要应归于(企业 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之间 的利益差别) 2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 组织机构的组建要贯彻 所谓的(“三方”)原则。
24.一般来说,员工抱怨 可分为个别抱怨和(一般 抱怨)两种 25.企业劳动争议产生的 组织原因是(工会组织程 度及其态度) 26.企业劳动争议产生的 根本原因,主要归因于企 业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之 间的(利益差别) 27.企业劳动关系的合作 有三种表现形式:工人参 与管理、双方协议制度和 (集体谈判制度) 28 从总体上来看,工人 小组活动主要是围绕(质 量管理)这个基本目标开 展的 29 实现企业劳动关系合 作的第三方参与和帮助 手段中(调解)是最为普 遍的 30.(工作场所)决定劳动 关系的性质和质量 31.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 团体为了维持和改善(劳 动条件)等而与管理者或 其团体所进行的交涉活 动 32.企业集体谈判主要涉 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工会);另一方面是企业 管理者或其组织 33.在西方国家,缩短工 作时间是工会组织多年 来一直奋斗的目标,工会 组织主要通过(工时)集 体谈判来达到这一目标 34.任何一个实行企业集 体谈判制度的国家首先 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主体资格) 35.一般情况下,企业集 体谈判主要涉及工会和 企业管理者或其组织,这 就是所谓的(主体资格) 问题。
36.德国人的谈判文化与 美国人的完全不同,其特 点是(把准备工作做得完 美无缺) 37.与劳动者关系最为密 切也最受劳动者关注的 问题是(工资) 38.就我国企业集体谈判 结构而言, (行业谈判)适 合于国有企业,企业谈判 较适合于非国有企业 39.在德国,有关集体谈 判的现行法律是 1949 年 4 月 9 日由英、美、法三 国在联合经济区颁布的 (集体合同法) 40.从法律效力上来说: (企业劳动法规)大于企 业集体合同,企业集体合 同大于企业劳动合同 41.原联邦德国于集体合 同的标准条款主要可分 为和平义务和(履行合同) 的义务 42.工会或职工一方(可以) 与企业或企业行政方面 签订企业集体合同,属于选择性条款 43.履行企业集体合同, 既是合同约定的义务又 是(法律规定义务) 44. 工会是劳动者自己的 组织,因此,工会的基本 职能在于维护和(代表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 45.工会组织运作主要指 工会组织(日常)工作的 运转及其支持系统 46.美国工会的金字塔顶 峰的典型形式是(全国工 会联合会) 47.美国最重要的工会联 盟是(劳联—产连) 48.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 直接目的是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49.下岗职工的(中等)以 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是下 岗职工的主流 5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 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 包括:企业劳动关系的确 立正由行正式手段变为 (契约)手段 51.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所 具有的(复杂)性状况和 特征决定于其过渡性状 况和特征 52.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 复杂性表现在历史遗留 问题上是,一些(“老大难” )问题给劳动者的保障带 来更为复杂的局面 53.劳动者的非理性行为 在企业劳动关系限于僵 局或矛盾较深时,往往表 现为劳动者行为的(失范) 54.非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管理中面临的最为严重 的问题是劳动者的(劳动 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