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融合运用PDCA的效果观察.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2005363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4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融合运用PDCA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并评估结果方法 对急诊科某一阶段接受的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实验选入的样本住院时间在2019年10月-2021年9月,盲选符合要求的急诊科患者100例,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期间分别应用PDCA循环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最终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96.00%)/护理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88.00%)结论 PDCA循环模式支持下的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和传统护理管理阶段比较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减少,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更满意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管理;PDCA 急诊科作为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急诊救治的工作任务繁重,科室接受的患者病情危及、进展迅速,一旦救治和护理干预不到位,患者极易死亡而急诊科的医疗和护理工作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院整体的医疗实力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在安全性、系统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传统的急诊护理活动中风险因素较多,不利于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展。

      寻找能够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的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成为当前急诊科工作中的第一要务PDCA 循环模式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活动中,可以精准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集中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为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保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活动选择的急诊患者共计100例,盲选原则分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值(52.0±6.7)岁、最大值82岁、最小值26岁;男女比例为23:27;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13例、16例护理组:患者年龄平均值(49.5±7.2)岁、最大值79岁、最小值23岁;男女比例为19:31;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20例、15例临床资料确定无统计学差别(P>0.05)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活动护理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P(计划),护士长牵头选择急诊科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整体评估科室患者的病情进展、身心状态;查找文献资料、结合护理工作经验,对于科室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展开评估,找出典型的护理质量问题,制定预见性应对计划,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监督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展情况[1]。

      2)D(实施),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之前,护理管理小组的成员需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PDCA执行要求、护理安全管理知识,保障全部组员掌握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实践工作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开展以一对一宣讲的方式宣教健康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有关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注意事项;护理管理小组要实时追踪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了解护理进程,全面参考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意见.(3)C(检查),护士长牵头整个护理管理小组,定期到病房巡查、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考核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水平,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2]4)A(处理),对上述三个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环节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任务执行质量、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对于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优异表现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奖励,对于工作中消极怠慢或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的护理人员,组织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针对工作态度不良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科室内部定期组织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全员参与,全面评估护理工作情况,分类处理各类信息,为制定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计划提供参考。

      2结果2.1护理质量评估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比较统计学差异性确定P<0.05表1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 ±s,分)组别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熟练程度环境卫生健康宣教护理组94.2±3.695.3±1.896.4±2.398.2±1.197.8±1.3对照组86.9±5.091.0±2.492.8±3.294.6±1.889.6±6.02.2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6.00%)比对照组(88.00%)高,确定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表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n(%)]组别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护理组41(82.00)7(14.00)2(4.00)96.00%对照组31(62.00)13(23.00)6(12.00)88.00%3讨论PDCA循环管理的质控手段,在各种管理活动中适用性都较强,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步骤开展循环的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活动质量循环提升,这种管理模式本身具有周期性特点[3]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活动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群体对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参与度,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发现和处理问题,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护理质控模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本次实验数据按照小组单位进行对比,应用PDCA循环模式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明显护理工作质量更高,医护关系更加和谐参考文献:[1]黄桂华,方雪梅.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57-5258.[2]王荣,费亚众,郭全荣,等.急诊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结合公众号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2):117-119.[3]吴兰青.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72,17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