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武备镇中心中学高二政治测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21175269
  • 上传时间:2021-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9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武备镇中心中学高二政治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对中华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有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据首位参考答案:D2. 右图反映出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求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反比 ③E和F没有任何相关性 ④E是高档耐用品曲线,F是生活必需品曲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3. 下图漫画说明了 A.文化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落后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消极作用 C.腐朽文化严重侵蚀我们的民族精神 D.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参考答案:B4.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从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A.“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D.“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参考答案:B5.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参考答案:B6. 2012年7月12,13日,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400多名中外嘉宾对如何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繁荣”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签署了一批诸如推进泛北区域城市发展合作等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  )A.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B.表明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D.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跨国垄断经营的竞争力参考答案:B7.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体现了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参考答案:D略8. 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贵,也不会超过最便宜的汽车原因在于 A.自行车的需求量超过汽车 B.自行车的用途比汽车小 C.生产自行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生产汽车 D.生产自行车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生产汽车参考答案:C9.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

      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博、脸书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该网站①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②融入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使中外文化趋于同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ks5u解析】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博、脸书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体现了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也体现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②与题意无关;④错误,错在促使中外文化趋于同一10. 王洛宾被誉为西部歌王当记者询问王洛宾,他那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阿拉木汗》、《大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等为何那么感人,他坦然表示这些歌曲并非他的原作,而是经过采风、改写以及艺术加工而成的 他谦逊地说:“真正的功劳应属于那些民间音乐家,假如没有他们写出那么美的旋律,我也无法把它们艺术加工、改编出来”王洛宾的这段话告诉我们:A、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人民群众B、文化创造者应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能否为人民大众所需要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参考答案:B11.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

      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12.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消费需求呈现几何式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购人数达到l.73亿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消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C13. 2011年10月以来,有关中国是否会出现营救欧洲(欧元)的相关报道占据世界媒体对此,中国政府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国救助欧元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出手相救也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这_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A、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宗旨C、相互尊重主权的基本原则 D、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参考答案:A14.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参考答案:A15. “你幸福吗”“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等,是2012年网络上的流行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16. 世界的无限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经过若干次两次飞跃才能达到对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正确看法是①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②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③第一次飞跃比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④两次飞跃都统一于社会实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17. 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A.国企利润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C.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参考答案:D18. 2010年12月7日,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山西13家文化企业找到合作伙伴,签订合作项目,签约总额达15亿元。

      这表明(  )A. 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 文化生产力在现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D.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参考答案:C19.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公民道德建设( )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B.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C.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D.决定着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参考答案:A20.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1. 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采诗与散文之长,使散文的自由和诗的素质天然成趣、熔为一炉,故它以自己独有的风采立于文坛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①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事物发展的  ②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③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④实现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A22. 2011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课《开学第一课:“幸福在哪里”》。

      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一系列新颖独特、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为孩子们搭建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分享幸福的传播平台,为他们的成长传递力量、关怀和希望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23.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都正确的认识到教育的文化力量,故①③符合题意;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故②错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故④错误。

      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认识24. 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这些有着浓烈地方色彩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