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ocx
6页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门诊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研究在2020年5月开始,在2021年5月结束,研究对象主要是门诊治疗的70例患者,患者能自由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进一步增强护理质量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人性化服务门诊在医院当中承担着窗口的作用,门诊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高低,所以为了让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提高门诊医疗服务水平医院门诊每日需接待的患者比较多,门诊内的人员流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大,不同患者的疾病、病因都有所不同,这致使门诊护理管理的难度加大[1]为了让门诊患者取得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门诊需对护理服务方式进行改进,本次研究给予门诊患者人性化服务,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在2020年5月开始,在2021年5月结束,研究对象主要是门诊治疗的70例患者,患者能自由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患者数量均表现为35例。
观察组包含有18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患者年龄集中在22-86岁区间,年龄平均区间是(45.35±1.38)岁对照组包含有19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患者年龄集中在23-84岁区间,年龄平均区间是(46.15±1.76)岁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p>0.05纳入标准:(1)患者无精神疾病;(2)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3)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患者无法全程参与研究;(2)患者不愿意与医护人员沟通;(3)患者存在心、肺、脑等严重疾病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流程导诊、输液等护理操作,提醒患者治疗与护理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为(1)制定行为规范:门诊护理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与形象会影响到患者对医院整体的印象,所以医院需为门诊护理人员制定行为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在门诊为患者服务时,需要保持关爱、真诚的态度,护理人员需用热情的态度、温柔的语气来解答患者的疑惑,且护理人员需始终保持衣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需有效配合医生,不可擅自行事2)优化挂号流程: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就医前需要先进行挂号,普通的排队挂号需较多时间,这致使医院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患者也会因长时间排队而出现不安、焦虑等情绪,容易引发护患矛盾。
为此医院可根据门诊的患者数量,对挂号流程进行有效优化,若患者数量较少时,患者可免挂号;若患者数量较多,可引导患者在医院官网、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提前挂号,避免患者在现场需长时间排队挂号3)增强便利措施:门诊患者在等待或治疗时,容易发生口渴、乏力等状况,为了让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医院可在走廊、大厅等位置设置座椅,并在走廊、大厅等位置配备一定数量的饮水机与一次性纸杯,增强患者的舒适度4)合理安排候诊与就诊:开诊前,护理人员检查候诊、就诊环境,备齐各种检查器械及用物等开诊后,护理人员按挂号先后顺序安排就诊,收集整理初诊、复诊病案和检验报告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记录于门诊病案上必要时应协助医生进行诊察护理人员随时观察候诊患者的病情,如遇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对病情较严重者、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5)提供人性化协助:护理人员能够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如果患者年纪比较大,且存在腿脚不方便的情况,护理人员则全程带领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等完成检查后再陪同患者回到诊室护理人员需要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周围环境,减少患者的环境陌生感。
护理人员更需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情况,大致为患者讲解医院的各方面情况,促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对医院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1.3观察指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含有医生配合度、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2]1.4统计学方法研究运用SPSS 26.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t值作为检验值,以p<0.05作为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依据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具体数据见下表1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x±s,分)组别例数医生配合度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责任心观察组对照组tp3535----98.65±1.2089.25±1.348.3690.00198.25±1.3890.12±1.419.3600.00197.57±1.4889.37±1.559.3260.00197.88±1.5188.19±1.609.1270.0013.讨论门诊主要接诊病情表症较轻的患者,给予不住院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3]按门诊的就诊者的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以及健康状况,可以分为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门诊三种。
目前门诊护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举例说部分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不足,护理人员秉承老旧的服务观念同时门诊工作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主要是门诊的就诊环节多、患者候诊时间多、每日接诊的患者数量多而导致的,所以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不确定性、繁杂性与分散性等特征,护理管理的难度较大[4]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的护理管理,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很多护理管理中的不足都没有得到解决,患者对护理管理的认可度不高[5]人性化服务的根本理念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门诊运用人性化服务可取得较好效果首先制定行为规范可以让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优化挂号流程能够让患者的等待时间得到减少,提高治疗效率;增强便利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需求得到满足;合理安排候诊与就诊,能够让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患者井然有序的接受治疗;提供人性化协助,可以减轻患者的无助感,使得患者信任护理人员[6]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所以人性化服务的效果优于普通护理管理总而言之,门诊在护理管理当中有效运用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门诊的整体护理质量,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
参考文献:[1]李建荣.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04.[2]柴卫卫.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2):111+114.[3]赵义满.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1):33-34.[4]司凌士.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3):161-162.[5]徐晓宏.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238-239.[6]魏延玲.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名医,2018,7(12):25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