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现阶段企业共青团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
4页[关于现阶段企业共青团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现阶段企业共青团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一、主要特点 本次调查共抽查17家企业,涉及制药、冶金、矿业、纺织、商业、陶瓷等10余个行业,职工总数129200余人,35岁以下(含35岁)青工83900万余人,其中团员13455人,团青比例为16%;发放团干部调查问卷200份,团员青年问卷1000份,收回率分别为100%和97%通过调查,当前企业团的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团的工作分化趋势明显调查中发现,当前企业团的工作存在一定不平衡性,部分企业团的工作因领导重视、工作突出、团干部得力而生机勃勃,团组织凝聚力强,基层工作活跃,深得企业领导职工的重视和支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企业忽视了团的工作,团的作用在企业得不到有效发挥,团的地位日渐下降,特别是一部分新经济组织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另有部分企业,虽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传统,但受企业发展形势或团干部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工作徘徊不前,随时面临向上述两类情况分化的可能调查显示,目前以上三类情况的比例大致为4∶2∶42、工作对象流动趋势明显几乎所有被调查企业都反映了企业青工流动性增强的问题以淄矿集团为例,该企业35岁以下青工总数为10500人,其中60%是外来务工青年,由于企业本身对这部分青年缺乏有力的制约措施,团组织对他们的管理和工作更是乏力。
据统计,类似这种流动性较强的青年工人约占全市青工队伍的40%;这既成为当前企业团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成为企业团的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3、团青比例下降趋势明显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企业减少招工,团员缺乏来源,企业超龄退团人数逐年增加,却得不到适当的补给,致使团员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几年企业招工相对集中,青工年龄未能形成梯次,大多集中在28-35岁之间,企业青工总数虽没有明显下降,但团青比例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4、团的干部兼职趋势明显受企业改革影响,企业兼职团干部不断增加据统计,直属团市委的大企业、集团的兼职团干部占总数的40%,隶属区县团委的企业团干部兼职比例高达80%,其余各类企业团干部则基本全部是兼职5、青工思想务实趋势明显问卷显示,多数青工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改革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同时更加看重自己在企业的发展机会、工作报酬、工作条件,对下岗再就业、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问题也都给予一定关注,但对有劳无酬的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下降二、存在问题 1、组织建设亟需加强由于近年来企业改革力度较在,其所有制和人员变动都比较大,部分企业团组织存在组织涣散、班子不健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团组织的在企业地位和形象,特别是近年来近速崛起的一部分新兴经济组织存在较大面积的团建空白点,亟需对企业基层团组织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和建设。
2、干部队伍亟需培训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贯彻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的工作水平调查发现,由于企业团干部变动较快,上级团组织在团干部的任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致使企业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团务知识,长此以往势必不利基层开展工作,必须尽快完善团的培训机制,加大团的培训力度,对广大企业团干部进行一次规模培训3、团员管理亟需规范随着企业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及其管理机制的转换,团员管理难度加大,流动团员数量增加,企业团员数量减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在企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部分企业团组织对此仍没有足够认识,对团员的进出口管理不严,操作规程不够规范,致使部分团员人为流失,必须进一步规范严格团员管理办法,迅速遏止团员流失4、经费渠道亟需拓宽调查中发现,目前企业团的活动经费还是主要依靠团费和划拨两条途径,经费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正常活动需求,影响了工作开展,团的活动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团的工作全面活跃的瓶颈为此各级企业团组织应把如何有效地解决工作经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立足企业实际,开动脑筋,发挥优势,敢闯敢干,积极寻找新的经费来源,切实解决经费难题三、原因分析 1、工作环境变化加快。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确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都加速了企业的改革步伐企业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企业的工作中心更加突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成为一切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之企业团的工作环境势必相应变化而且随着企业改革步伐地加速其工作环境的变化也在加快就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团组织因未能及时洞察到其工作环境的快速变化,及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调整团的工作思路,使团的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实际,加上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团组织等群团组织在企业中的长远作用和潜在效益没有充分认识,忽视了团的工作,致使企业团的设置、人员配备、活动开展、经费筹集难度加大2、工作机制难以适应调查中发现,与几年前相比,目前企业团的工作机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适应程度已有很大改观,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团组织基本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团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重政治社会效益轻经济人才效益,重理论说教轻代表维权,过份强调团组织自身的特殊性而忽视了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特殊性另外,企业团组织就团论团、封团保守的思维模式,以指令为主的领导模式,以突击为主的活动模式,以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和狭窄、脆弱的经费来源,都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实际。
3、工作定位把握不准团组织在企业的职能定位,是其作用发挥的导向企业改制客观上要求团组织提高经济参与能力,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作为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团的每项工作都转化为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具体举措而调查中发现,企业团的这种职能作用的调整和转换还没有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团组织调整不够彻底,一部分还只表现在口头或思想上,未能充分体现到团的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则完全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团的行为观念中,致使团的工作长期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极大地影响了团的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四、工作对策 1、立足企业组织状况,切实加强团的建设要切实增强团组织在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团组织在企业份量和地位,改变团的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首先要具备一个广泛辐射青年、运转灵活高效的工作网络因此,首先要根据企业生产布局和团员青年的分布状况,合理调整设置团的组织,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彻底消灭组织设置上的空白点其次要积极成立各类青年科技协会、青年企业管理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岗位能手协等青年社团组织,最大限度团结、吸引、凝聚种类青年人才,以延伸团的手臂,扩大团的影响,促进团的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是要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企业团的各级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尤其要重视兼职团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帮助他们落实包括职务津贴在内的各种政治、生活待遇,调动和保护好各级企业团干部做好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2、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开展团的活动一是要创新活动内容突出质量和效益,贴近生产经营主题和青工需求,围绕企业发展和青工需求的重点、难点、空白点设计开展活动,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使之成为团的工作发展的新生长点二是要创新活动方式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全员集中与小型分散相结合,科技攻关与教育文体活动相结合,针对青年流向多元、流量多变、兴趣多样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既符合企业实际,又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三是要提高团的工作的科技含量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团的科技含量,使团的工作直接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体现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体现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创新创效等活动,使团的工作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3、立足企业改革发展,灵活筹措团的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级企业团组织必须树立“大经济观”,从各自企业的改革发展实际出发,通过“收、拨、提、创、联、办”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经费。
收,即收缴团费,管好用好团费拨,即通过争取企业领导支持,从企业非生产性开支中划拨部分经费提,即通过科技创新、五小攻关等活动,按规定提取经费创,即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和各类突击性任务自创活动经费联,即与企业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共同承担经费办,即大力兴办团属实体,经营创收4、立足企业现实情况,积极优化团的环境一是要探索成立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吸收企业党政工各方面人员加入,进一步争取企业对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优化团的工作环境二是要加强政策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从团的工作实际和需要出发,制定、修订青年工作的相关政策,把团的责权利、经费标准、干部待遇等事项以企业管理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纳入企业管理考核之中,为团组织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政策保证三是要规范工作规程通过进一步规范团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团员管理、团员生活、团会团课等日常工作规程,增强企业团的号召力,提高团组织在企业青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夯实团的工作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