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德州市夏津县事业单位优秀青人才引进40人模拟卷(第3版).docx
117页山东德州市夏津县事业单位优秀青人才引进40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煤的消耗情况和供应情况(包括重点电厂和主要港口),可以推测和2011年6月份相比,同年7月份煤的价格:_____A: 将有所下降B: 将有所上升C: 将保持不变D: 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7月份,尽管处于用煤高峰期,但由于供应力度加大,电厂和主要港口存煤水平较髙,供应形势相对平稳,市场动力煤价格高位回落,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就是政府要_____A: 坚持依法行政,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行为B: 坚持依法行政,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C: 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D: 加强行政法规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建设依法执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就是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制度建设,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行为3.关于个人所有的外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必须存入银行B: 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C: 可以自行持有D: 可以自由携带出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属于个人所有的外汇,可以自行持有,也可以存入银行或者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个人因私用汇,在规定的限额内购汇,超出规定限额的个人因私用汇,应当向外汇管理机关提出申请;个人携带外汇进出境,应当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持有的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形式的外汇资产,未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不得携带或者邮寄出境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_____A: 费尔巴哈B: 黑格尔C: 列宁D: 马克思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列宁对物质的经典性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____A: 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B: 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C: 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D: 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解题重点在第二句话变革微观物质”是和“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相对应的;而“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应的是“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它们”指小粒子由此可知C项是对二者的正确理解根据文段可知应该是微观物质构成微观结构,A项不正确;B项将微观物质的含义分割开来,理解错误;D项内容仅是微观物质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C6.审理“民告官”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_____A: 民事诉讼法B: 刑事诉讼法C: 行政诉讼法D: 民法通则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行政案件适用行政诉讼法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1929年,_____确定了星系红移和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宇宙膨胀的理论。
A: 沃克和克里克B: 孟德尔和巴甫洛夫C: 施旺和施莱登D: 达尔文和赖尔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__A: 地理环境B: 人口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 阶级斗争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的一个重大原则修改是_____A: 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的规定B: 改“抽肥补瘦”为“抽多补少”C: 把土地所有权归政府改为归农民D: 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土地经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等《兴国土地法》是红四军1929年颁布的,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田地以乡为单位,按原耕形势,抽多补少平均分配”。
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或建筑,常常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功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并非要紧跟潮流,也无需趋向同一化,而是要将建筑与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环境等相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主导性的城市美学追求,城市因而处于种种不必要的求新求变中,城市建筑特色模糊,有时沦为“换装比赛”的牺牲品,久而久之,使得城市的文化内涵始终难以形成和延续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A: 城市建筑缺乏整体设计会使城市失去人文特色B: 城市的文化内涵无法形成和延续的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C: 城市建设的求新求变会导致城市的模式化D: 历史和人文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元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指出大型公共设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求新求变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求新求变破坏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醒我们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所承载的人文内涵,D表意与之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11.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以南渡为界,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其名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_____A: 一剪梅B: 如梦令C: 声声慢D: 醉花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这句词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故本题应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根据2013年1月发布施行的《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拘留所应当安装并使用监控录像等技术防范设备对被拘留人进行实时全方位安全监控,监控录像资料至少保存_____A: 15天B: 10天C: 20天D: 30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于2013年1月开始发布施行,根据《办法》,拘留所应当安装并使用监控录像等技术防范设备对被拘留人进行实时全方位安全监控,监控录像资料至少保存15天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死亡、身体受到伤害,可能提起国家赔偿要求的,拘留所应当将相关监控录像资料予以刻录留存因此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保护耕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意义是_____。
A: 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B: 保证我国粮食生产能力C: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D: 增加农民收入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用排除法很容易排除ACD三项耕地面积多少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并没有必然联系,农业基础地位并非仅由耕地面积来保障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_____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 按劳分配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价值规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历史事件?_____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A: ②③④⑥B: ④②④C: ②③④⑤⑥D: ④⑤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一1901年间;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对象为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_____A: 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补充B: 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C: 适当缩小按劳分配范围,逐步扩大其他分配方式D: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甲欠乙1000元钱.同时甲为乙修理机器没备.应得报酬1000元,这两笔债务同时到期,则甲、乙之问的债务可以_____A: 混合B: 抵消C: 提存D: 清偿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合同法》第99条规定,抵消的要件包括:(1)须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2)须双方债务均至清偿期;(3)双方债的标的种类相同;(4)债务依其性质或法律规定属于可抵消的范围本题中甲乙之间的债务符合抵消的条件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Wearing a seat belt in a vehicle_____.A: reduces road accidents by more than halfB: saves lives while driving at a speed up to 30 miles per hourC: reduces the d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