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补短板:一座特大城市的治理范式.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421125
  • 上传时间:2022-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9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补短板一座特大城市的治理范式    章友德单一的管控思维已经无法根本解决城市时代遇到的各种问题,创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才是中国城市治理的根本出路和路径,才能真正迎接城市时代各种问题的严峻挑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中国特大城市上海,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中问题的困扰其中对市民工作、生活影响最大的问题构成了民生的痛点,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但能否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需要政府对自己职能的准确定位,以及正确的认识和行动,这也考验着上海的现代治理理念和能力补短板,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从2016年伊始,就聚焦于长期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短板,试图在补短板方面有新的更大突破每个城市发展都有自己的短板,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人口超过2400万的超大型城市,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不断提升上海市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上海聚焦于交通、城市更新、人口调控管理与服务、养老、收入分配等问题,形成重点突破,并为其他短板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果不能聚焦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不断积累,构成对上海发展的严重制衡。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2016年上海将补短板主要聚焦于整治“五违”(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和从严加强综合交通管理两项任务这两项主要任务是市民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整治难度最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聚全市之力的全面、综合整治,就不能在这些城市顽症治理方面形成重点突破因此,在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依法加强交通秩序治理,就成为了以精细化管理著称的上海2016年工作的重点选择这是上海对自己立志成为全球性城市的发展新要求,要实现上海2040年的长远发展规划,最需要的就是充分认识到上海城市发展的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四个中心”的国际地位不断凸显与此同时,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困扰着这座特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更好认识和解决这些特大型城市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上海通过申办、筹办和主办世博会,试图为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经验和方法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目标,上海在推进特大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开始关注城市社区的重塑,努力通过加强都市治理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更加有序、多元社会文化融合的世界中心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中国开始进入城市发展的新时代进入城市时代的中国,不仅要重视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更要重视城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这样才能形成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显然,中国众多的城市还面临着各种城市问题的挑战特别是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更是面临着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挑战这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是全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特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急需上海的社会治理创新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要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重大转变为此,上海在2014年开始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号课题调研,在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要实现特大型城市的治理创新,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基层社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达成上海城市的治理目标上海特大型城市治理创新,关键还是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实现特大型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并以新体制、机制助推短板问题的解决五违”整治与关注民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流入,外来人口的迅速导入,加剧了上海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特别是上海的郊区,更是面临着外来人口迅速增加给城市原有秩序带来的冲击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城乡接合部,随着大量城市中心人口动迁和外来人口集聚于此,人口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15年,闵行户籍人口达100万人,外来人口高达160万人外来人口远超户籍人口,给闵行区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地处虹桥国际机场北侧的闵行区许浦村,本地村民约2000人,却集聚了3.5万外来人口、近300家企业、600多个违法、违章经营摊点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聚集,对出租房的需求迅速增加,村民家家都搭建了违法、违章建筑由于大量违法搭建出租房,“连猫穿过都得扭扭腰”,阳光成了这里的奢侈品这些违法搭建的出租房,年总收益在6000万元以上,户均10万元5个生产队,每队集体年收益达5300万元违法搭建是上海老城厢主要顽疾之一黄浦区聚奎新村建于20世纪60年代,地处老城区这一区域面积不大,但已认定的违法搭建有2056处,多是2-3平方米甚至0.5平方米违建,且年代久远、情况复杂,不少房屋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块短板问题,考验着黄浦区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地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普陀区红旗村,是一块典型的城中村它占地约586亩,近3万外来来沪人员聚集于此,环境极度脏乱差,各种安全隐患突出。

      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的“五违”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违法建筑被层层转租,千余租户长期在此经营该区域道路泥泞,没有排污设施体系,污水粪便随处可见沿途有废品回收站、垃圾堆场、废弃的铁路工棚、无证照的印刷厂连成一片可谓是废品成堆、垃圾如山,各种无证无照餐饮小店混杂其间……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面对这些长期存在的城市顽症,上海下大决心全面启动环境整治行动努力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补好城市发展的短板,还世界和中国一个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的全球城市2015年9月,上海开始了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安全隐患的城市环境大整治行动一年多来,上海直面违法搭建、环境污染等城市发展中久治难愈、矛盾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最大的决心和智慧解决城市顽疾各种违法搭建之所以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就是因为这些违法搭建涉及到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老城区的违法搭建主要是解决居民房屋紧张等问题,郊区群众违法搭建,主要是为了用于出租,出租房也成为郊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过去拆违之所以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担心会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这是多年环境整治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为了真正解决这些城市治理中的顽疾,上海市从市委、市政府到基层社区,实现治理总动员。

      他们并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而是将民生关注和补短板更好结合起来如黄浦区提出了“重塑老城厢”,着眼于“老而不破、旧而不脏、小而不乱”,在“补短板、治顽症、惠民生”三方面发力面对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拆除“五违”难题,闵行区、普陀区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率先示范在治理的过程中,严格依法依规,全程公示,做到程序规范正是有了这种全力整治的决心和方法,严格依法依规的强力推进,才使得上海这次拆除“五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效果城市多年存在的顽疾因此被攻克,这也成为上海着力“补短板”的缩影经过努力,随着上海中心城区综合整治步伐的加快,像嘉定等城市近郊、远郊的环境污染、环境整治的社会管理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标本兼治,真正解决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短板问题,还需要上海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大型城市的治理模式,才能提升特大型城市可持续的治理效果交通大整治,重拳治理典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规模急剧扩张,2016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6%随着人们购买水平的提高,小汽车需求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1986年到2015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分别增长了3.75倍、33倍、26倍截至2016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亿辆,其中汽车为1.9亿辆,驾驶人达到3.5亿人。

      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汽车增速、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在这一历史性发展的进程中,不仅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就连一般的中小城市也面临交通拥堵等严重发展问题的挑战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上海面临着更加面广量大的交通违法行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2016年3月24日起,上海启动了道路违法整治行动这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通大整治,重点集中整治包括: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乱鸣号等10类违法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常态长效治理,努力实现突出违法行为显著减少;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显著改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优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尊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这样的交通治理目标为了达到理想的整治效果,上海改变了传统的单纯靠“人海战术”来维持交通秩序的习惯做法,把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作为大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乱鸣号、乱停车、乱变道等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持续精准发力,来攻克特大型城市的交通管理顽疾秉持“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整治理念,2016年的上海交通大整治,坚持全覆盖整治、零容忍执法,不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全市无论什么区域、无论什么违法行为,努力做到见违必纠、有违必处、处罚必严。

      为了防止虎头蛇尾,2016年全年保持同样的整治的力度在整治过程中,首先是充分发挥有执法权的公安主力军作用全市民警把交通大整治作为中心工作、实行每日调度讲评、每日通报、每日专项督察的制度保障正是由于交通执法者始终按照“思想不松、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声势不弱”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整治措施,才使上海的交通大整治取得了空前的效果交通大整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据统计,自上海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4%、13.6%、41.6%,全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大整治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同,97%的市民对开展本次大整治表示支持,80%的市民认为整治卓有成效为配合2016年的交通大整治,上海交警部门还充分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如投入了针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识别、跟踪、拍摄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视频监控系统,全市路面新增18000多套“电子警察”通过该系统实施的电子警察视频巡逻,在大幅降低交警人员投入及工作强度的前提下,基本实现了巡逻的全覆盖,使监控盲点大幅度减少为了充分整合治理资源,上海还把基层派出所的治安监控设备纳入交通管理体系,在全市3300辆警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并动员公务车、公交车、社会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

      甚至还推出“快处易赔”公众号、“上海交警”App、交通违法信息短信告知系统等,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以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交通大整治的新格局大整治开始以后,上海市交警部门设立的举报平台,接受来自普通市民的举报,创造性地实施多部门、多领域联动,将市民的交通违法记录与其个人的诚信记录挂钩等措施这些举措对习惯违反交通法规者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依法治理,回应民众关切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之所以将2016年重点工作聚焦到拆除“五违”和交通违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短板”,是因为上海承担了国家实行两个百年目标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而“短板制约,既是影响上海协调发展的难点,也是引发特大型城市重大风险隐患的薄弱环节”聚焦区域环境脏、乱、差、危和交通环境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是城市市民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就成了特大型城市非补不可的“短板”2016年7月26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生态空间、总量控制等4大类21项具体指标,其中15项为约束性指标,要求严格落实,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各项指标任务一一分解落实、跟踪评估,用法规固化环境整治成果,继续推动扩大战果。

      正是因为全市前所未有的决心,并严格依法治理,才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整治效果像上海这样的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