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电站场平工程施工方案及对策.doc
34页- - - 可修编辑-目目 录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13 主要工程量24 施工准备方案25 施工条件46 施工进度57 主要施工方案58 工艺要求119 施工质量标准1110 检验要求.1211 平安文明施工措施.1412 施工工程部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1513 施工方案附录.1914 工程防护要求.1915 雨季施工措施.22附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环境因素调查及评价表?土石方施工措施图? ?场地平整施工进度方案表?. -. . word.zl-1 编制依据1.1 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会议纪要;1.2 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变更单;1.3 者保 22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1.4 者保 22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概算文件;1.5 现行有关施工标准、规程、规等;1.5.1?电网公司施工工程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220kV 变电工程分册(2010版);1.5.2? 变电换流 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14;1.5.3?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13;1.5.4?工程测量规?GBJ500262007;1.5.5?电力建立平安工作规程?DL5009.12014;1.5.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1.6 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专题总结;1.7 有关的施工及平安会议纪要和有关正式文件;2 工程概况2.1 场平规模:本变电站占地 20812m2,即 31.218 亩。
2.2 场地地形地貌. -. . word.zl- 拟选站址区域位于 XX 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及向 XX 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总体地貌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区以低山少为丘陵地形为主,岩溶地形次之站址属岩溶地形,微地貌表现为山顶鞍部及两侧缓斜坡,鞍部呈近东西走向,整个场地呈南北两侧高、中间低的特征,场地南北两侧坡度一般 10-25,西部斜坡较陡,可达 30-40,鞍部坡度 5-10,场地主要为杂树及油茶种植地,局部为荒坡拟选场地高程在 1071-1099m,相对高差约 28m2.3 地层岩性场地位于山顶鞍部及其两侧斜坡,场地地层较复杂,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土Q4pd 、残坡积层Q4el+dl的混碎石粘土、碎石土及下伏的二叠系中统吴家坪组至长兴组P2w-c灰岩组成1-1 耕植土Q4pd ,灰褐色,稍湿,可塑,含 550%碎石及块石,粒块径 0.220cm 不等,表层植物根系发育,层厚 0.51.2m;全场地分布2-1 碎石土Q4dl:杂色,松散-稍密,含 5090%碎石及块石,成分主要为灰岩,棱角状,粒块径 0.230cm 不等,层厚01.9m;主要在场地北侧斜坡上分布。
2-2 混碎石粘土Q4el+dl:灰黄、棕黄色,稍湿,可塑,局部夹软塑,干强度、韧性均中等,层厚 07.2m;呈现厚度由斜坡至鞍部逐渐增厚的特征,场地大局部区域分布,局部区域钻孔未揭穿该层; 钻孔 1S44 在 5.47.2m、7.59.0m 为土洞2-3 混碎石粘土Q4el+dl:灰黄、棕黄色,湿,软塑,干强度、韧性均中等,层厚 07m;主要在溶沟、溶槽分布 -. . word.zl-2-4 碎石土Q4el:灰黄色,稍密,成分主要为灰岩场地南侧山坡成分为砂泥岩 ,棱角状,粒径多在 0.210cm 之间,少量粒径可达50cm,粘性土充填,含量占 2535%,场地南侧山坡及场地其他局部区域该层表现为碎块石,层厚 08.3m;场地局部钻孔揭露,局部区域钻孔未揭穿该层灰岩P2w-c:灰色、灰褐色,块状、碎裂构造,隐晶质构造,夹燧石灰岩及方解石条带,基岩局部区域裂隙较发育,浅层强风化基岩裂缝夹泥,埋深 018.6m,20m 围岩溶发育微弱,溶沟溶槽较发育,本次勘察中仅在钻孔 1C7 在 24m 以下发现高度约 2.7m 的溶洞,为粘土及碎石局部充填,在钻孔 1C919.020.3m 间发现高度约 1.3m 的溶洞,未充填;本次勘探未揭穿本层。
2.4 地下水条件2.4.1 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控制,站址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部灰岩的节理裂隙及溶隙孔洞之中,由于场地位于山顶、地势较高,地表水和地下水难以聚集,地下水埋藏深、水量贫乏,地下水对根底施工无影响;由于场地位于山顶鞍部,雨季施工时可能会有地表水临时聚集,建议施工时增加临时抽排水措施2.4.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场地岩土勘察资料,场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低小于 0.25 克/升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 2009 年版有关规定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构造具微腐. -. . word.zl-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5 场平特点:该平场工程由南北方向中部长度方向分别向东西方向按 0.5%坡度向外倾斜,形成一个平台东侧至场地中部标高由1083.57m1083.82m,西侧至场地中部标高由 1083.61m1083.82m;最高挖方高度 15m 左右,最高填方高度 7m 左右,挖填方深度大;石方含量大,石材坚硬3 主要工程量4 施工准备方案4.1 人员配备序号工种单位数量备注1管理人员位22技术员位23平安员位1序号 工程名称单位 工程量备 注一场地平整M220812根据现有设计图纸1土方开挖M312177暂按设计提供比例土石比 3:72土石方回填M317215根据现有设计图纸3石方M328413暂按设计提供比例土石比 3:74草皮、树根、耕植土、淤泥清理 M34162暂按表层 0.2m 计算. -. . word.zl-4材料员位25机械操作员位76驾驶员位67测量工位210电工位211修理工位212普工位104.2 机具配备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330 型台32挖掘机320 型台44轮式装载机ZL-50台25振动压路机YZ-16JA台16自卸汽车红岩辆97蛙式打夯机HW-150台38柴油发动机100kW台19柴油发动机10kW台110柴油发动机5kW台24.3 力能配备4.3.1 施工用电根据站区施工用电总体规划,由工程部统一布置二级配电箱,各施工区分别设置三级配电箱,做到三级配电保护,施工临时用电由三级配电箱采用移动式卷线盘引至临时用电点。
由于站区 10kV 箱式变压器未安. -. . word.zl-装,在未安装之前自行采用四台柴油发电机供电,解决用电问题电缆埋深 700800mm 穿越道路处加装钢制保护管,过道路处及地面将有重物堆放处电缆埋深不小于 0.8m在电缆的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直段每隔 100 米处和走向有变化的部位埋设标示牌直埋电缆与电杆根底边线、排水沟、油管道的平行间距大于 1m;与构建筑物根底边线间距大于 0.6m电源电缆采用带钢铠的五芯电力电缆,主要敷设方式为直埋供电盘柜采用统一形式、配置空气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等设备4.3.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点从总水管接入,引至施工区域,支管管径 48mm;再分别用塑料软管引至各个施工用水点由于站区没有地下水,者保乡的水池长期处于无水状态,当地村民都是靠收集雨水生活施工用水采用 2 台水泵、2 辆 4m3运水车从 18 公里外的江河购水,放入蓄水池,然后接到总水管4.3.3 施工用气 现场用的氧气、乙炔等用气都在外购置罐装气,用工棚分开堆放4.3.4 现场通讯常规通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通讯主要用、小灵通工程部领导、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联络同时在工程部办公室装有1 部直拨和 机,可满足外工作联系的需要。
网络通讯:. -. . word.zl-通过线缆与业主、监理公司、各施工单位计算机网络连结外部接入宽带,保持与总公司及与外部的网络畅通工程部各部门、施工队至少配备一台计算机终端5 施工条件5.1 材料进货要求 施工所需的油料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进场;其它消耗性材料及时在附近市场购置,满足需要5.2 穿插配合作业要求5.2.1 场平回填区边沿预留 510m 暂时不填,待挡土墙修好后再回填;5.2.2 场平挖方区边沿预留 300mm 暂时不开挖,待护坡施工时再进展精细处理;5.2.3 根据来图情况,先平整图纸已到的区域,以便尽快提供施工作业面5.3 对上道工序要求5.3.1 进场前及时提交征地红线;5.3.2 进场前及时落实土地及青苗赔偿、落实场地坟墓的拆迁和赔偿;5.4 对场地、道路要求5.4.1 落实租用弃土场地并修建运土道路4000m2 以上;5.4.2 场临时道路用石渣料铺筑,碾压密实;5.4.3 随时保证场地和道路的排水坡度,防止积水;5.4.4 施工过程中,各开挖和回填台面保持根本平整,不得随意堆放余土;5.4.5 场地、道路边设置 600*600 排水沟 -. . word.zl-5.5 对消防设施要求5.5.1 在每个库房边显眼处配备 1 组干粉灭火器,在油库区还需配备 5m3砂池;爆炸物品区消防设施配置按爆破施工方案要求确定。
5.5.2 对消防设施由专人负责,经常检查,随时保证完好5.4 对环境气候要求5.4.1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噪声污染,防止水污染,防止粉尘及施工、生活垃圾污染;5.4.2 加强与地方的协调,与地方和睦友好相处,减少人为影响;5.4.3 防止高温和寒冷天气,防止雨水和冰雪天气5.5 技术交底要求5.5.1 及时进展施工图纸设计交底;5.5.2 测量控制点交接并复测;5.5.3 平场区域方格网复测5.5.4 及时进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5.5.5 施工前对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全员进展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齐全,记录完整5.6 其它要求5.6.1 施工人员不要踩踏农民庄稼,菜摘农民果木、蔬菜;5.6.2 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防止因施工带来过大危害和影响;5.6.3 遵守法律法规和地方的各项管理规定,遵守电网公司、公司和工程部的各项管理规定6 施工进度除施工准备外,方案工期为 1.5 个月,具体开工日期以甲方书面通. -. . word.zl-知为准详见?场地平整施工进度方案表?7 主要施工方案7.1 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区域控制桩、线测设、场地方格网复测去除、转运挖填方区表层根植土、淤泥及杂物至现场指定地点集中堆放挖方区石方破碎头机械破碎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分层回填摊平第一层回填前先将底层碾压密实振动碾压取样及质检。
中括号各工序依次循环进展直至完成7.2 工程施工平面、高程控制测量:7.2.1XX 工程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及时联系监理、业主单位与XX 进展现场测量控制网点的交接工作,办理有关的书面签证记录,并保存好有效的复测成果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将按有关测量规进展桩位的保护工作7.2.2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根据者保 220kV 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建立的控制网作为平场工程平面和高层的测设控制7.2.3 施工测量II 级施工控制网建立以后,即可按照施工的需要进展放样工作场平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程序:测定开挖边界限测定原始地貌高程 控制高程7.2.3.1 施工平面测设根据设计图纸,将需要的平面角点或线条转点 坐标测设. -. . word.zl-到地面上;采用SET5F 全站仪进展,具体步骤如下:仪器支设 于平面控制点上方 对中 整平 准确对中 准确整平 后视另一平面控制点上的接收靶归零 根据已计算的需测设点参数平面角度、高程、距离 读数指挥布点人员移动接收靶至测设位置定位 用木桩、铁钉、红油漆等标注清晰继续测设下一角点直至所有点位后视闭合先置接收靶的控制点读数记录 测量允许偏差应遵照 ?工程测量规 ?GB50026-2007的有关规定,如超出允许偏差应重新测设 将测设的点位用白灰连线加密标识边线 复测 重复上述各项工作,两次测量误差复合有关规定,该测设工作即可完成。
7.2.3.2 场地方格网测量场地方格网测量采用DS3 水准仪、 5m 塔尺、 50m 钢卷尺进展先将场地按纵横方向10m 间距分格,依次测量各交点高程如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