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米(人教版).doc
3页2 认识米课时目标导航认识米教材第4页例4、例5)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让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难点: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师准备:刻度尺、米尺、卷尺、课件学生准备:刻度尺、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一、情景引入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吗?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量程更大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时,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二、学习新课1.认识米注意:“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观察这把米尺(课件PPT出示图片),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①用米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②用米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③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④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⑤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2.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在米尺上看看1米有多少个1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1)一个格一个格地数,1米是100厘米2)从1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地数发现: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那就是说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5、9题第3题:大约5支长1米 大约4根长1米第5题:略第9题:鞋比10厘米长 门比1米宽 双臂伸开比1米长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认识米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m1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备课资料参考国际单位制——米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刻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