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期末简答题.docx
3页动物学期末简答题 ; 脊索动物门的根本特征1具有脊索脊索外有二层鞘膜组成脊索鞘里层:纤维组织鞘外层:弹力纤维鞘在高等脊索动物脊索被骨质脊柱所取代2具背神经管是位于脊索上方的中空的管状神经索管内腔为神经腔由外胚层下陷形成前部膨大成脑,神经腔形成脑室后部为脊髓,神经腔形成中央管3 具咽鳃裂在咽的两侧壁上有成对的裂缝,即咽鳃裂,通过咽鳃裂与外界相通 在咽鳃裂上有许多毛细血管,有呼吸作用4具有尾,为肛后尾为后口动物5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腹面,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6脊索动物还有一些特征在高等无脊椎动物中也具有如三胚层、后口、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圆口纲在脊椎动物中的原始性以及半寄生生活有关的特化特征:原始性特征:1 没有上、下颌,故称无颌类无真正的牙齿,只有表皮演化而来的角质齿2 无成对附肢,无偶鳍,只有奇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无成对附肢的动物 3 终生保存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软骨小片,是脊椎的雏形 4 脑的兴旺程度低,内耳只有1-2个规管 5 生殖腺单一,无生殖导管 6 肌节分化少,按节排列特化特征:1具吸附性的、不能开闭的口漏斗,内有角质齿2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鳃囊,鳃位于其中,有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3具有唾液腺,可分泌抗凝血剂4单鼻孔,嗅囊单个,鼻孔开在头顶的中线上软骨鱼、硬骨鱼心脏的区别:软骨鱼: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具动脉圆锥,基部有半月瓣,可活动,瓣膜可避免血液倒流 硬骨鱼: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具动脉球,是腹大动脉基部膨大,无搏动力,基部无瓣膜 鱼类适应水生的原因:1 鱼类体型多样,有纺锤型、平扁型、侧扁型、棍棒型,可减小运动时水的阻力 2 具有奇鳍、偶鳍,能保持身体平衡,推动身体前进,控制运动方向 3 具有皮肤衍生物〔鳞片等〕,其爱护作用 4 用鳃呼吸,鳔进行辅助呼吸 5 循环系统是简单的单循环6 消化系统较完善,无唾液腺,有肝脏、胰脏,软骨鱼具有胃 7 具侧线系统,能感觉水压、水流方向及周围物体,便于规避 鱼类的渗透压调节作用:A、淡水硬骨鱼:淡水鱼体内盐分〔0.7%〕大于水环境〔0.3%下列〕,肾脏可排出大量清水样尿液,盐分冲吸收B、海水硬骨鱼:海水盐分略高于体液浓度,脱水,通过吞饮海水及减少尿液排出以平衡水分,肾脏退化,盐分那么通过鳃上的泌盐细胞加以排除 C、海水软骨鱼: 通过肾小管的特殊节段回收尿素,使血液中尿素含量高达2-2.5%,增加了含盐浓度, 通过正常的肾脏排出多余的水分,而进入体内盐分那么通过直肠腺排出体外。
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别A、湿度:陆地湿度小,且变异大B、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比水中大20倍C、水的密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大100倍D、水温的恒定性E、陆地环境的多样性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A、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B、呼吸空气中的氧C、避免体内水分的蒸发D、在陆地繁殖E、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需的温度条件F、适应于陆生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五趾型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鱼类:1在水中生活,仅借助尾和躯干的摆动即可完成水中的运动2平衡器官鳍结构简单,肩带悬挂在头骨后缘 两栖类:1需要强大的四肢将身体撑持起来抵制重力,而须能驱动躯体在地面上移动,需有强有力的附肢和关节 2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持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1具有陆上繁殖的能力体内受精和产大型的羊膜卵雄性具有交配器,对提高卵的受精率具有重大意义 2皮肤角质化,有效地避免体内水分蒸发,结束了皮肤呼吸,开始完全用肺呼吸3有机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完善颈部出现,环椎和数椎的分化,头骨具有单一的枕骨髁,使头部能灵活运动新脑皮的唇线,后肾的增强都是对外界环境的进一步适应。
羊膜卵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的意义:1羊膜卵可以在在陆地上产出并在陆地上孵化2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可无需借助外界的水作为介质3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稳定,即防止了陆地枯燥的威胁,又减少了振动,以避免机械损伤鸟类与爬行动物的相似特征以及鸟类比爬行动物相比进化的特征? 相似特征:1皮肤枯燥,不足腺体;2都具有皮肤衍生物〔羽毛/角质鳞片〕; 3头骨单一枕骨髁; 4排泄物为尿酸进步特征:1高而恒定的体温〔约37度--44.6度〕;2迅速飞翔的能力,能主动迁徙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3心脏分为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4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营巢、孵卵、育雏〕,保证后辈的成活率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1促进酶的活性加快催化和发酵过程,提高了新陈代谢2机体细胞反馈迅速肌肉粘滞性下降,因而提高了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3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了夜间和高寒地区生活的能力 鸟类有哪些合适于飞行的特征《 1身体外形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2前肢特化为翼3骨骼轻而坚固,骨骼内具有充气的腔隙4使翼扬起和下降的胸小肌和胸大肌十分兴旺,背部肌肉退化,后肢具有合适于栖树握枝的肌肉。
5直肠短、不贮存粪便,有利减轻体重 6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时氧的供给7排泄物为尿酸,不具膀胱,有利于减轻体重 8小脑兴旺,有利于飞行中的平衡9视觉兴旺,具双重调节,眼球内有特殊的巩膜骨 哺乳动物有哪些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度兴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辈有较高的成活率胎生、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有什么意义《1绝大多数哺乳类均为胎生,它们的胎儿借一种特殊的结构---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它为发育的发育提供了爱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整成进行的有力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哺乳类在生存斗争中优于其他动物类群的一个重要方面2哺乳使后辈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的有利适应,加上哺乳类对幼仔有完善的爱护行为,因而具有远比其他脊椎动物类群高得多的成活率与之相关的是哺乳类所产的幼仔比其他脊椎动物显着减少3胎生、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成器斗争的产物。
高等动物哺乳类胎生方式复杂,哺育幼仔行为各异这表明现存种类是各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途径与生存条件作斗争,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进展而保留下来的后裔哺乳动物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经肾小球的过滤,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水以及大局部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肾小囊,此时尿液为原尿原尿经肾小球和汇合管时大局部水、盐及几乎全部葡萄糖被重吸收,而形成终尿〔原尿中只有1%水分从终尿排出〕 。












